
1.3 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在理论上,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二语阅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首先,本研究聚焦于形态意识影响阅读能力的内在工作机制,试图厘清形态意识的直接影响和以多个变量为中介、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的间接影响。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与阅读能力相关的多个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其次,作为一种元语言意识(metalinguistic awareness),形态意识在阅读能力发展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更加清楚地认识阅读的元语言特征。所谓元语言意识,是指学习者辨识、分析和操控语言形式的能力(Koda, 2005a)。再之,本研究的结果将为二语阅读中的自下而上加工提供实证数据,有助于更加清楚地认识低层信息加工在二语阅读中的作用。最后,本研究将把阅读能力细化为阅读流利性和理解准确性两个成分,相关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阅读能力的构成及其构成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将对同类课题的开展提供借鉴价值。本研究采取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方法。在定量部分,笔者使用了以SEM为主的多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SEM的优势在于其测量模型能够提高多指标变量的量化效度和信度,其结构模型能够把多个变量同时处于一个框架中,直观地展现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再则,在对效能变量(即以单位时间内正确率为指标的变量)单词识别和阅读流利性的测试中,我们将通过编程用电脑来自动记录时间,以克服大规模纸笔测试无法精准把控时间的不足。此外,考虑到目前学界对二语阅读流利性的关注较少,所以本研究对阅读流利性的量化将能够从工具上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便利,推动阅读流利性实证研究的发展。
从实践意义上讲,本研究的结果将对我国的英语教学特别是形态意识和阅读的教学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首先,本研究关注形态意识在阅读能力发展中的作用,这将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对语言知识和低层加工技能的重视。其次,我们将通过形态意识测试和与部分受试的访谈,调查我国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形态意识水平及其相关的学习经历。以此为基础和出发点,可以为形态意识教学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最后,本研究能够使我们认识到阅读流利性在阅读能力中的地位,推动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