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笺茶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贯休 静衲禅袍煮香茗

只是危吟坐翠层,门前歧路自崩腾。

青云名士时相访,茶煮西峰瀑布冰。

五代·贯休《题兰江言上人院》(其二)

说起五代高僧贯休,名气大得如雷贯耳。佛家公案中有不少他的故事。关键是他的诗作得好,贯休绝对是以诗成名。《全唐诗》共选了他七百一十八首诗。

贯休,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从小记性特别好,每天诵《法华经》一千字,过目不忘。弱冠即诗名大震。贯休年轻时,不甘平庸,为寻求发展平台,到处递诗求职。但他为人清高执拗,不为人所接受。钱镠自称为吴越国王,贯休向其投诗,以示才华。钱镠拿过来一看,诗曰:

贵逼身来不自由,几年勤苦蹈林丘。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莱子衣裳宫锦窄,谢公篇咏绮霞羞。

他年名上凌烟阁,岂羡当时万户侯。

钱镠一看,诗不错,可是诗中说到“十四州”,那不行。钱传谕给贯休说,如果改成“四十州”才可以晋见。贯休一听,长叹一声曰:“州亦难添,诗亦难改。闲云孤鹤,何不可飞!”贯休辗转来到四川,同样给当地官员王建投了一首诗(此王建非诗人王建。因为诗人王建在贯休出生前许多年就去世了)。诗曰:

河北河南处处灾,惟闻全蜀少尘埃。

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

秦苑幽栖多胜景,巴歈陈贡愧非才。

自惭林薮龙钟者,亦得亲登郭隗台。

王建一看,写到他心里了,即将贯休留在府中,奉为上宾。

我们知道贯休有一首禅诗《书石壁禅居屋壁》最为脍炙人口,诗曰:

赤旃檀塔六七级,

白菡萏花三四枝。

禅客相逢只弹指,

此心能有几人知?

说起此诗还有一段公案。贯休对自己的这首诗非常满意,他觉得自己离开悟不远。便将诗呈给石霜禅师。石霜看后默默地把诗放在一边,问他:“如何是此心?”贯休答不上来。石霜说:“你问我答。”贯休随即反问。石霜说:“能有几人知。”贯休听罢,恍然明白,自己还没有到开悟境界,只是从作诗的角度写了一首好诗而已。就我等凡夫俗子来看,其中禅意已经很深了。

⊙ 五代·贯休-禅月心缘

说起来,茶和僧人渊源极深,最早种茶、制茶、饮茶还是寺庙中的僧人所为。他们将茶作为诵经功课之余提神安心、清涤身体的绝好饮品,并将禅茶互为影响,出现了与茶有关的佛家公案。最为著名的就是赵州禅师的一句偈语:“吃茶去!”棒喝出多少佛门内外的痴迷者。贯休写有《山居诗》,共二十四首。其中有:“好鸟声长睡眼开,好茶擎乳坐莓苔。”“闲担茶器缘清障,静衲禅袍坐绿崖。”“石垆金鼎红蕖嫩,香阁茶棚绿巘齐。”隐居山中的贯休,远离红尘,静心念佛,吃茶就成了一件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

贯休性孤傲,却喜欢交友。他特别喜欢游览名山大川,拜访高僧禅师,常常以诗会友,以茶待友。他写的《赠灵鹫山道润禅师院》诗,还提到了茶:

常恨烟波隔,闻名二十年。

结为清气引,来到法堂前。

薪拾纷纷叶,茶烹点点泉。

莫嫌来又去,天道本泠然。

二十年前就知道灵鹫山道润禅师院大名,今天终于来到堂前。现拾柴薪点火炉,即汲泉水煮香茗,不要嫌我来了又要走,天道就是这样,来去也自然。贯休有一诗友,名齐己。齐己也是一位高僧,诗的名气很大,写了很多茶诗,最有名的是《咏茶十二韵》。陆羽去世一百年后,齐己来到陆羽故居游览,留下了《过陆鸿渐旧居》诗:

楚客西来过旧居,读碑寻传见终初。

佯狂未必轻儒业,高尚何妨诵佛书。

种竹岸香连菡萏,煮茶泉影落蟾蜍。

如今若更生来此,知有何人赠白驴。

可见齐己也是个茶痴。齐贯两人以诗齐名,曾合著有《西岳集》十卷,吴融为之作序。后贯休在四川去世,享年六十一岁。他死后,齐己痛心不已,以笔沾泪写了一首《闻贯休下世》诗悼念贯休。诗曰:

吾师诗匠者,真个碧云流。

争得梁太子,重为文选楼。

锦江新塚树,婺女旧山秋。

欲去焚香礼,啼猿峡阻修。

贯休在天之灵,也被感动。他一定给齐己托梦,两人就着诗吃茶,茶越煮越香,诗也越读越耐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