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传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2章 反间计

第42章 反间计

接着潘美就接到了行动的指令,他可以放开手脚随意进攻了。他的脸上隐约浮现出一丝坏笑,他说:“给番禺的内线带个信儿,就说可以行动了。”

一封大宋统帅写给南汉内常侍邵廷绢的信,“不知为何”落到刘伥的手里。

里通外国,这还了得?刘伥立即派人到屯洸口赐邵廷绢自尽。这位内常侍远见卓识,而且对刘伥忠心耿耿。他早就提醒刘伥要么及早向宋朝称臣纳贡,要么赶紧修墙练兵以备厮杀。 当时刘伥“默然不对”,直到公元964年以后,才任命他为招讨使,集结人马修兵演武。这些都被潘美看在眼里,不过没想到反间计这么容易。

可怜南汉朝廷硕果仅存的智将邵廷绢含冤而死,再也不能卫护他的父母之邦了。邵营士卒和当地百姓听闻邵廷绢的死讯,无不痛哭流涕,他们争相为邵廷绢立庙祭祀。我们不知潘美在邵廷绢之死中扮演了何种角色,但我们知道此后的潘美仍在等着另一个对手的消息。反正此时北宋也顾不上消灭南汉,有的是时间将反间计进行到底。

公元968年三月的一天,北宋的反间计让潘崇彻陷入了谋反的谣言之中。再次中计的蠢货刘伥派亲信宦官薛崇誉前往潘营之中探查虚实。临走时,刘伥授意薛公公一旦坐实潘崇彻有不轨之心,可以将其就地正法。此时的潘崇彻担任南汉西北面招讨使,驻军桂州,主要的任务就是防备潘美。此时的二潘谁也吃不掉谁,只能彼此展开暗战,这就给了潘美播撒谣言的大好机会。潘崇彻虽然驻军前线,但是也深知君上昏暴,因此守得一直很辛苦。听说钦使薛崇誉到来的消息后,潘崇彻立时预感到来者不善,眼前浮现出邵廷绢伟岸的身影。想到自己为国守疆问心无愧,潘崇彻站起身来整了整甲胄,然后带着一票儿威武雄壮的甲士出营迎接。看着眼前这些气势如虹的军人,再看看自己带来准备密裁潘崇彻的士兵,薛公公登时有了一种被吓着了的感觉。薛公公立刻春风拂面,热情地与潘崇彻寒暄起来。之后薛公公就回宫交差了。不过薛公公对于潘大帅的军中礼遇颇有不同看法,他对刘伥汇报道:"潘崇彻不思报效国家,每天让八百多位伶人'衣锦绣,吹玉笛,为长夜之饮'"刘伥越想越不对劲,老潘军中怎么有那么多伶人,而且业余生活搞得那么好,万一有了异心怎么办?潘崇彻在广州也有朋友,听说了薛公公的造谣后就飞马报信。这下老潘坐不住了,于是将兵马留在桂州,自己一个人骑马到广州求见刘伥:"皇上啊,听说有人告我谋反,现在我自己一个人回来了,您看着办吧?"这下可唬住刘伥了,见过不怕死的,没见过这么不怕死的。看着光杆司令潘崇彻,刘伥如释重负地安慰道:"爱卿果然是忠诚之人,朕怎么会处罚你呢?爱卿这些年来带兵辛苦,也该好好歇歇了,不如就留在朕身边一起欣赏天边的晚霞吧。"

就这样,南汉最具威胁的两员上将被北宋不费一刀一枪就给拿下了。从此南汉的军队完全被宦官集团掌握,一群无卵的家伙窃取了军权,不得不说南汉的奇葩旷古绝今。

潘美得知潘崇彻被解除兵权的消息后,立即上表朝廷,请求南征灭汉。公元970年,赵匡胤批准了潘美的表章,下旨任命其为行营诸军都部署、朗州(今湖南常德)团练使,军政双优、行事谨厚的尹崇珂为其副手,率领五万厢军征伐南汉。

潘美按照既定战略,出其不意地攻取了富州(今广西昭平),南汉对抗北宋的战略支点贺州立即陷入了危机。

面对贺州的告急文书,南汉第一权臣加第一太监龚澄枢挺身而出,他决定亲自去一趟贺州,带着圣旨去宣劳慰问。

这个办法好,太好了!刘伥由衷地喜欢。这既不花他的钱,又不费他的力,他只需要写几个字,以往无所不能的龚澄枢就会把事情替他办好。于是他马上写好诏书,让龚澄枢立即起程。

龚澄枢日夜兼程,在贺州城里他受到空前热烈的欢迎。士兵们自发地把他围在中间,每个人都无比热切地望着他。这位钦差大臣被深深地感动了!

感动之中,他声情并茂地宣读了皇帝的慰问诏书,直到他读完,将士们仍然意犹未尽,围着他久久不愿离去。

龚澄枢读完诏书,没有人山呼万岁,有位胆大的军士问道:“钱呢?我们的军饷积压了那么久,你带来多少?”

龚澄枢傻了,他手里只有那张刚刚读过的诏书。大兵们一哄而散,只留下龚澄枢和贺州刺史陈守忠两个人孤零零地对着诏书发呆。国库里虽然有钱,但刘伥就是不给。历史证明,刘伥的钱不给任何人,就算到了国破家亡的时候,他的钱都没留给赵匡胤,何况这些混账大兵?

宋军的前锋已经到了芳林,马上就到贺州!龚澄枢立即出城,临行前告诉脸无人色的陈守忠:“你一定要守住,朝廷很快就会派救兵来!”

却说南汉大将伍彦柔自请率水师援助贺州。舟至城外,适当夜半,待至天明,伍彦柔“挟弹登岸,据胡床指挥”(王昭远第二)。胡床,其实就是一种可折叠,能躺能卧的大椅子,一些有派头并且习惯于抢风头的将军们都喜欢在战地使用。至于挟弹,似乎是伍将军的个人武器,不管实用价值怎样,但是应该比铁制的如意强得多。不意宋军预伏岸侧,突然杀出,把汉兵冲作数段。汉兵大乱,多半被杀。彦柔不及遁走,被宋军擒住,枭首悬竿,晓示城中。守卒惊愕失措,遂于次日城陷。

伍彦柔被杀,潘美的下一个目标就是韶州。此城一失,广州万不可守。

却说南汉宿将潘崇彻,当年平灭楚国,击败南唐,潘崇彻居功至伟。不过非常遗憾,一来他不是太监,二来南汉不需要军人,这时他已经提前退休,在家休闲好多年了。

突然间刘伥和龚澄枢都想到了他。马上派人去找,立即要他回来,十万火急,越快越好!

可是使者一个人回来,他只带回了潘崇彻的一句话:陛下,我老了,而且眼神不好,你找别人吧。

不知道这时待在家里的潘崇彻是什么心情,其实稍微懂点人情世故的人,都能听出来潘崇彻不过是一时牢骚,这些年被冷落弄出来一些怨气,只要刘伥稍微表示一下愧疚,再小小地抚慰一下,潘崇彻就会精神抖擞地冲出来,再给刘家卖命。

不过刘伥怎么会表示愧疚呢?这时一种无往不胜的作战方法在他的脑海里渐渐形成。

南汉得天独厚,有世界上最高最大最强的动物——大象。

南汉立国后,要面临同周边多个国家的不断战争。它的西边是楚国,北边则是当时诸侯国内势力仅次于中原大国的、强大的南唐。为抗衡邻国,南汉统治者煞费苦心扩充军队。其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组建以战象为主要作战工具的象阵。南汉地处南方,它的南方邻国大多处于亚热带地区,盛产大象。而且南方国家向来有捕捉、训练战象作战的传统。在这种情况下,南汉军队因地制宜地也组建了自己的象军。为建军,南汉当局不惜重金,从安南、大理等国购进大量战象,同时雇佣当地少数民族教授南汉军队如何驾驭战象以及使用战象的战术战法。到灭亡前夕,南汉共拥有战象近千头。南汉的战象是真正意义上的重甲战象,装备精良。战象周身披挂着厚重的铠甲。这种铠甲都是以厚牛皮为内衬。外面密集的加挂多层鱼鳞状或块装铁或钢制甲叶。除了挂甲以外,象体防御力最差的胸部和腹部被整块的厚度达2毫米的钢制板状胸、腹甲保护起来。象腿上也被带活动护膝的钢制甲胄保护起来。象头装有钢制护面,甚至连象鼻子上也包裹有锁子甲。而且作为主要武器的象牙上也被套上长达1.5的锐利钢制矛尖。战象背部是一座用厚木板制作、包裹有铁甲的塔楼。

塔楼分为三层,第一层是驭手。上面一层是4-6名弓箭手或弩手,最上面是了望员。以战象为核心,四周各有一名持大刀、长矛、盾牌,背负弓箭或强弩的的步兵。如此一来,构成一个以战象为核心的完整的作战单位。作战时,南汉象阵一般在远程弓弩的掩护下,列阵以冲锋的方式向对方发起集团冲击。发挥的作用类似今天的主战坦克。象阵冲击后,骑兵和步兵将在后面跟进冲锋。由于披挂重甲,具有强大的防护力和攻击力,南汉象阵在同周边邻国的历次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其统治者的“护国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