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传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1章 暴君刘伥

第41章 暴君刘伥

却说南汉后主刘伥,为刘晟长子。继位时年仅十六岁,不知理政,惟知游乐,国政由宦官龚澄枢、陈延寿及宫嫔卢琼仙等人掌管。刘伥的奢侈程度超过了其父、祖,新建的万政殿仅装饰一根柱子就花费了白金三千两,又用白银及云母作为地面,奢华程度令人咋舌。当时南汉第一权臣龚澄枢对他说:“陛下,群臣皆有家室,所以会为了顾及子孙不肯尽忠;唯有宦官无牵无挂,干净利落,所以能为陛下效力”。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伥暗自点了点头,说:“有了,就这么做!”

不久,刘伥就命人颁布了新的任官铨选条法。其中第一条第一款是:

自今而后,凡有由进士及第而欲登朝臣之列者先必自阉,倘自阉无着,而又极欲得官者,由朝廷代为阉之。

诏书颁布之后,舆论为之大哗。有许多朝臣极力反对这一空前绝后的任官创举。

一位言官在奏章中写道:自从盘古开天劈地,三皇五帝至如今,未闻有如此铨选条例,倘此令一出,定会使可为朝廷所用之材望魏阙而止步矣!请为祖宗社稷计,三思而后行,收回成命。

刘伥见了奏章,颇不以为然。他轻蔑地说:“可恶!言官可恶!只要有官做,像前朝武则天那样以杀头相警尚有人踊跃前往,区区阉割,而竟得执笏板,登庙堂,做高官,何乐而不为?又何苦之有?”

说完便将那些反对此举的奏章统统付之一炬。

据说,诏令颁行之后,适逢进士考试结束,名居榜首的状元郎闻阉而走。刘伥从宦官口中得知此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因此必欲用之而后快。见状元郎惧阉而逃,大怒。手下人奏报,该人可能逃回家中,因其已经娶妻生子。刘伥听后,立即命人快马加鞭赶至状元府第。到了那里,果然一找一个准,状元郎以不愿做官,只求不做阉人相求。如狼似虎的差人听了之后呵斥道:

“真是读书读得昏了头。是命重要还是你那个玩意儿重要?你已娶妻生子了,该尝的滋味已经尝过了,皇帝不过是要割掉你的“那话儿”,然后就赏你一个大大的官做。你不谢主隆恩,反倒婉辞不就,难道你真的是活得不耐烦了吗?”

状元郎一看别无他法,为了保住性命,只得答应下来。不过状元郎叩头顿首,恳求钦差宽限几日,以便他能够与妻妾再享受一下正常人的乐趣。差役们做好做歹地答应了,但只给了他三日的宽限。

三天三夜过去了。第四日一大早,一直奉命守侯的状元府第旁边的官差们搭起了一座“蚕室”,把那个才华横溢的状元郎给阉割了。

这事后来传到南唐,说有兄弟俩去参加科举。哥哥中了,弟弟却名落孙山。弟弟郁闷地先回家了,嫂子听说老公中了,欢喜无限。弟弟说:“你高兴啥?中了的那话儿都要去了!”嫂子听了以后如遭霹雳,一下子蔫了。等哥哥兴冲冲地回来,看到老婆在哭,就问为什么。老婆把弟弟的话告诉他,哥哥哈哈大笑,声称当今圣明,哪里会有南汉的弊政呢?当下验明正身,老婆才破涕为笑。哥哥感慨说:“我这进士,难道比不得那话儿值钱!”

于是南汉宦官高达二万多人,其中加三公、三师等名号者不计其数。 由于刘伥重用阉人,事事惟内宫之言是从,有的太监便趁势作乱。太监陈延寿原是个无赖之徒,后来因奸淫妇女被下了蚕室。因他性情灵巧,善于趋承,慢慢获得了刘伥的信任。陈延寿想邀取刘伥的宠幸,便将女巫樊胡子举荐进宫。樊胡子头戴远游冠,身穿紫霞裾,腰束锦裙,足登朱红履,打扮得不僧不俗,不男不女。她自称奉了玉皇大帝的使命,特来辅佐刘伥削平四海统一天下,还说她和卢琼仙、龚澄枢、陈延寿四个人都是天上神圣,偶然不慎犯了什么过失,太子皇帝也不得加以惩治。刘伥一听忙俯伏在地,诚惶诚恐地不住磕头。从此宫中都称刘伥为太子皇帝。

刘伥也自以为是玉皇大帝的太子降凡,因此有恃无恐,愈加暴虐起来。刘伥经常出外微行,有时带一二个内侍,有时独自一人至街市中乱闯。酒店、饭馆、花街柳巷无处不到。倘若倒霉的百姓遇见了他,偶有一二句言语不谨慎,触犯了忌讳,或是得罪了他,顿时便命卫士捉进宫去,剥皮剔肠,斗虎抵象,活活地送了性命。当时南汉的百姓,偶然见到陌生人,便怀疑是皇帝来了,一齐张口结舌,连话也不敢多讲。

当时刘伥十分宠爱一名波斯女子,经常与之淫戏于后宫,叫她为“媚猪”,而自称“萧闲大夫”。这名波斯女子丰腴美艳曲尽房术,把刘伥弄得神魂颠倒大加宠爱。媚猪又选择宫中体态风骚的宫女九人,随自己一同服侍刘伥。以媚猪为首,总称为十媚女。

刘伥这人做皇帝不称职,但他的手很巧,常用珍珠结为鞍勒,做戏龙的形状,精巧异常。他命人入海采珍珠,多至三千人。在宫里无事时,便以鱼脑骨做托子,镂椰子为壶,雕刻精工,细入毫芒。刘伥以珍珠装饰宫殿,一代之尊极尽奢侈,并在合浦置兵八千,专以采珠为事。珠民采珠时,将石头系在珠民的脚上,深入海里七百尺,珠民溺死者无数。

内侍监李托有二女,均美姿色,刘伥选他长女为贵妃,次为才人。进李托任内太师。自是南汉宫廷,第一个有权力的就是李托;第二个有权力的要算龚澄枢。

刘伥随意屠杀大臣及宗室,搞得国内人心惶惶,政事混乱。北宋建立后,开始了统一全国的军事行动,有人劝他加强兵备,也不被理睬。由于开支浩繁,国库空虚,遂发行乾亨铅钱,致使国内币制紊乱,物价飞涨。为了维持奢靡的生活,又加重对百姓的剥削,凡百姓入城者交税一文,琼州斗米征税五文。南汉的刑罚也非常残酷,制定了“烧煮剥剔、刀山剑树”等刑,用来对付百姓及政敌。他还动用罪犯与虎、象等猛兽相斗,自己从旁观看,场面血腥,刘伥却谈笑自若。

刘伥舅舅看不惯外甥胡作非为,有次入宫劝刘伥收敛一些,但他话还没说完,刘伥就气急败坏地命令宫廷武士凿穿他的头颅。在场的另外几个大臣急忙劝阻,说国舅是太后的弟弟,又是朝廷重臣,于情于理都不能处置过当。无奈刘伥一句也听不进去,一个劲催促武士快些动手。于是武士把国舅绑在殿柱上,用铁锤撬开他的脑壳。太后听说后又怕又怒,以绝食表示抗议,没过几天就撒手人寰了。

如果刘伥的心情不是那么坏,或许会赏赐犯事的人一个痛快;如果他心情比较糟糕,他就会慢慢折磨犯事的人,优哉游哉地看着他们慢慢咽气,比如有个太医因为说错了一句话,就被他剜了双眼。在心情特别好的情况下,刘伥会给大臣们举办一些另类而重口味的娱乐节目,比如把牲口牵到大殿上活活剥皮,听它们惨叫,或者剥下歌舞伎的脸皮,强迫她们起舞。刘伥本人对这种节目钟爱有加,但大臣们对他的恶趣味无疑是另一种观感。

有一次,他带着妃嫔登临城头远眺,一个妃子看见城下一个美男子经过,忍不住问了一下那人的姓名。刘伥见状对武士吩咐了几句,不大一会儿,武卫端着一个木盘匆匆返回,盘子里赫然是那个美男子的人头。刘伥冷笑着对妃子说,你不是喜欢他吗?以后你就能天天看到他了。妃子吓得要命,赶快下跪求饶,念在她姿色出众的份上,刘伥才勉强饶她一命。

另有一次,刘伥在城郊巡游,看见一对姿容姣好的年轻男女路过,于是命令武士把他们传到面前,说你们真是郎才女貌,成家了吗?那对年轻人说,我们是兄妹,不是夫妻。刘伥变态地兽欲大发,说那你们做夫妻吧,就在这里交合给我看。那对年轻人不从,刘伥心头火起,当场要了他们的性命。

这时候赵匡胤的目光飘过长江,越过南唐,直接射向了暴君刘伥。

此前,赵匡胤无论是出兵荆、湖,还是讨伐后蜀,都尽量地找借口挑毛病,生怕为人诟病;但这次攻打南汉,则完全是替天行道吊民伐罪,他说:“吾必救此一方黎民!”

剩下的问题就是要找一个合适的主帅。找谁呢?那些威名赫赫的宿将,都已经解甲归田了。曹彬?不……宽厚的将军应该留给风雅的敌人。赵匡胤的眼前浮现出了另一个人的影子。

那人步履轻捷,神情英悍,连笑容都像轻刀薄刃一样锐不可当。赵匡胤相信,这个人一定会把所有的噩梦还给刘禽兽,让饱受其害的两广人民看到,最凶残的往往就是最可怜的!

这个人就是北宋第一名将——潘美! 看官一定会问:潘美不就是潘仁美吗?《杨家将演义》中,他不是个奸臣吗?他之所以能呼风唤雨,完全是因为他的女儿是赵光义的西宫娘娘啊!

天可怜见,潘美哪有女儿嫁给太宗的啊?他的孙女是宋真宗的媳妇,也就是赵光义的儿媳妇,并且二十二岁就死了,死后才追封“章怀皇后”。 曹彬、潘美,这两位闪耀在宋初疆场上的双子星座,都是汉人的骄傲。只不过曹彬被当时推崇,被后世敬仰;潘美却日见零落,众口铄金,谣传成了一代奸邪。

但潘美对后来的演义一无所知,否则他一定会大呼冤枉,说不定与作者对簿公堂!他当时所做的事,就是等他的皇帝给他下达命令,赵匡胤指向哪里,他就打向哪里!

不过赵匡胤对南汉做的第一个动作,竟然不是给潘美下达进攻命令,而是对南唐的李煜提出了一个要求: 要李煜给刘伥写一封信,劝刘伥马上投降。

李煜还真的写了,他真的劝刘伥向赵匡胤投降。

信送到南汉,刘伥爆炸了。我们刘家人唯我独尊为所欲为的日子已经过了大半个世纪,从来没有人敢对我们这样!刘伥撕了李煜的信,扣留了南唐的使者,然后动笔也给李煜写了封回信,以刘伥的素质和当时的状态,肯定不会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或许会骂他蠢猪!李煜看了特别的委屈,于是把信原封转交开封,让赵匡胤也分担一些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