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美国好战的基因:美国是如何成为兵民一体的尚武社会的?
相比于欧洲社会,美国社会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男子汉气概。尽管这个国家在LGBT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是相比于东亚社会搔首弄姿的“小鲜肉”,好莱坞的男明星们仍然充满了男人味与牛仔味。美国社会具有一种迥然不同于其他发达社会的暴力属性,这一点让人很难不拿它与罗马做联想。罗马人长期以来被当作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可实际上罗马人拥有完全不同于希腊的文化基因。罗马人对荣耀、暴力的迷恋,以及通过公民军队传统塑造的暴力传统,是与希腊人截然不同的。尤其是当罗马逐渐成为全球帝国,当公民军队逐渐成为帝国军队的时候,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就更大了。希腊人也许在前期是罗马人的老师,但在后期不过是罗马人的俘虏。
当然,言归正传,我们继续谈美国。其实看看北美殖民地初期的地图,会很容易发现,美国原本是一个不大的国家,它也曾经历过剧烈的领土扩张时期,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美国会在建国初期如此具有扩张性?
答案在于,美国社会是一个尚武的、兵民一体的民兵社会。北美殖民地表现出了极强的扩张性。它在发展壮大的过程当中,无情地吞噬了曾经与之为邻的印第安人的家园以及周边法国、西班牙、荷兰控制的大片殖民地,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英军固然出力甚多,但作为一个在陆军上有先天不足的国家,它其实很难长时间驻留在北美大陆,事实上这片大陆也对英军任何长期的驻留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那么支撑殖民地不断扩大的主要力量是何方神圣呢?那就是北美民兵。虽然在战斗技艺上来说,他们远不能和古代希腊、罗马的公民军队相提并论,但在机动灵活、野蛮好斗上却绝不逊色。北美的殖民者中虽然不乏贵格教派那样的和平主义者,但是总体而言却具有强烈的武装属性。这种属性来自三个方面:
其一,殖民者始终在与敌对势力对抗,而且敌人力量不强,殖民者可以依靠自己战而胜之。一方面,早期的英国移民所到之处充满冲突与危险,他们要面对形形色色的美洲印第安部落、欧洲敌国及敌国移民的威胁,还要面临各色海盗、土匪的掠夺与侵扰。虽然英国君主准许他们到北美定居,但并不准备派军队保护他们。因此,为了自保,民兵制成为必然选择,而英国当局其实也在有意识地推动这一制度,以弥补自己的兵力不足。在弗吉尼亚的第一批移民中就有军人对移民进行军事训练。直到18世纪60年代,民兵制度一直是殖民地唯一的军事制度。另一方面,其竞争对手的军事水平还不够强,北美殖民者依靠民兵已经足够碾压。北美殖民者最主要的对手是印第安人与其他欧洲列强的殖民者,但印第安人在火器水平上明显落后,虽然初期凭借游击战术让殖民者吃尽苦头,但随着白人在防御中学会了游击战,白人在火炮、骑兵与火器上的优势就让他们占据了绝对优势。而其他法、西、荷移民不仅在人数上明显不足,而且在民兵组织与训练上水平不够,主要依靠少量的正规军来防卫自身,这让英国移民可以通过从印第安人那里学来的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来战而胜之。
其二,民兵虽然在正规战中不如职业军队,但它更便宜,更适合地域广大、交通不便、战争强度不大、殖民地财政困难的现实情况。欧洲的军事革命是建立在政府财政能力增强、政府官僚体系成熟、战争长期化规模化的基础之上的。任何试图以庞大的正规军去驻守北美大陆的企图都会带来政府财政的破产。事实上,不仅北美殖民地政府无法承担这一费用,英国人之所以让美国人赢下了独立战争,也是因为后勤的困难和巨大的财政负担。其实人类社会大多数殖民地解放的原因,都不是殖民者打不过了,而是殖民者打不起了。
这种全民皆兵的民兵体制成了塑造美国民族的重要力量。每到操练日,散落在各个村落的民兵集中训练,本身就是一个将一盘散沙凝聚起来的过程。由于经常参与欧洲各帝国北美殖民地之间的战争,这对形成北美洲的共同体意识极为重要。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如果没有英法七年战争催生了美利坚民族,就不会有美国的独立战争。更重要的是,民兵的地方性与新教属性,让他们对英国天然具有警惕与抗拒。当英国人试图用常规军控制北美殖民地的时候,双方的兵戎相见也就不可避免。
民兵加上新教,结合商业的动机和对土地的贪婪,让英国移民成了北美大陆上最有战斗力的武装集团,从而可以不断开疆辟土,但它也让美国社会具备了暴力的DNA,一方面,直到今天,美国的民兵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民间武装力量,美国预备役仍是以民兵制为基础,包括国民警卫队和联邦后备队两大部分,是常备军的蓄水池;另一方面,民兵制度所要求的“壁炉旁边一杆枪”,也形成了美国无法禁绝的平民持枪传统。
英国的民兵传统 “手握武器、应召服役”是英国的军事传统。到11世纪初,英格兰民兵已发展成为选民军(select fyrd)和大民军(great fyrd)两类。前者比较精锐,是国王在海内外征战的主要兵源,后者则类似于治安军,主要用于本土防御、镇压叛乱。和用职业雇佣军人替代民兵的欧陆国家不同,英国的军队专业化进程相对滞后,这不仅是因为英国人口少、国家穷,很难维持规模巨大的职业军队,而且也是因为英国最出色的兵种是来自乡绅阶层的长弓手与轻骑兵,直到内战和克伦威尔时期,英国的民兵才基本让位于半职业化军队。到光荣革命之后,英国的正规军才真正完全替代了英国的民兵。
其三,在北美殖民地时期乃至建国初期,美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土地,尤其是可耕作的土地是这个国家所要争取的最重要利益。其实美国独立战争的一大根源就是在英法七年战争结束以后,英国人根据与法国人和印第安人的和平协议,放弃了在北美大陆西进的企图,而这让希望西进获得土地的北美殖民者们深感被英帝国所背叛。在美国建国初期,无论是北部的自由民、西部的民兵还是南部的蓄奴种植园主,他们的共同诉求就是不断获得土地,所以美国表现出了一种自下而上的强烈的扩张性。然而,当美国在内战之后通过战争彻底解决了东北部工商业集团与南方种植园阶层的矛盾,并奠定了工商业集团的重要地位之后,美国对于吞并领土的热情就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因为它将注意力主要转移到了促进贸易之上。它开始担心吞并领土尤其是加拿大的领土,会恶化它与英国的关系,从而严重影响它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