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情冰雪,志愿相约——我的冬奥日记
王聆月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20级直博生
国家游泳中心 赛事服务助理

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奥会圆满收官,当天我们作为赛事服务C组志愿者,服务了“冰立方”最后一场比赛,回到学校同所有闭环外志愿者一起收看闭幕式。当紧张兴奋的心情逐渐归于平静,我开始回忆起这段充满责任与热爱的日子。
冬奥会的志愿者主题曲是《燃烧的雪花》,为冬奥服务的我们也乐于把自己称为“一朵朵热情洋溢的小雪花”。作为闭环外赛事服务领域志愿者,观众是我们的主要服务对象。工作中,大家“看得见”的服务包括引导观众检票入场,指引观众看台就座,维护观赛期间看台安全,协调解决观众诸如饮水、充电、购物等需求,欢送并确认观众离场。负责此类工作的时候,我们会比观众预计入场时间提前一小时到岗守候,每当第一位观众入场,便感到自己瞬间注入了动力。当我们给予每一位观众热情的问候“新年快乐,欢迎观赛”,观众也会主动回应、问好,关心我们“站在这里冷不冷”,跟我们愉快地交流,甚至谈起自己曾经的志愿经历。虽然大家素昧平生,但我们都曾感受过相似的志愿服务精神和对于体育赛事的热爱,这一“遥远的相似性”,让初次见面的我们相见恨晚。天气虽冷,但观众每一份热情的回馈都有如暖阳,让人倍感温暖。
赛事服务领域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工作,这些“看不见的”工作对于场馆的安全运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维护清洁场馆是我们所有岗位志愿者的职责;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防疫安全更是全体志愿者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闭环管理政策下,通行控制岗是保障双环运行的重要岗位。在负责通行控制工作期间,我们两人一班,严格检查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核酸检测、疫苗接种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具有入场权限,严禁闭环内车辆在闭环外工作区逗留。大雪中,我们戴着雷锋帽在雪中站岗坚守,在寒风中坚定守好闭环的大门,确保场馆内的比赛安全有序。时值元宵佳节,虽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但冬奥使我们聚在一起,给予彼此善意和关爱。
冬奥会期间,除了“冰立方”的志愿服务工作,老师和同学也为我带来许多暖心瞬间。今年的春节格外不同,不仅是因奥运圣火的点燃,而且是由于我们相聚在这里。春节期间,虽然上岗服务没有休息,但工作之余,写春联、包饺子等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让留守的我们感受到了十足的年味儿。除夕夜,志愿者小伙伴们围成一圈,吃着中队老师准备的热腾腾的火锅,一起看春晚,一起守岁倒计时,大年初一的早上六点半再一起集合上岗。不止春节,日常中也有很多温暖的细节,元宵节的灯谜,主管老师的徽章,雪夜归来的姜丝可乐,中队老师为志愿者准备的生日惊喜——蛋糕中心由活动时的照片拼成的“一起向未来”。有如此温暖的陪伴,虽离家千里,却也不觉得孤单。

赛事服务C组第二批通行控制岗志愿者的合影(第一排左二)

第一中队一起为志愿者庆生
很荣幸的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立方”的最后一场比赛,男子冰壶金牌赛,是由赛事服务C组志愿者负责。我们以最好的状态完成在冬奥会的最后一次志愿服务,为“冰立方”站好最后一班岗,为自己的冬奥之旅画上圆满的句号。我们合影留念,依依惜别,这段披星戴月的日子结束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你们参与其中,虽辛苦,但光荣、自豪而幸福。”
冬奥会志愿服务对我来说是责任,也是热爱。主动参与国之大事,做好志愿工作是每一个北大青年的责任。因为热爱所以选择,我们付出微笑和热情,却收获更多温暖和善意。我只是这场冬奥盛会的一片小雪花,它却给予我足以珍藏一生的青春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