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与管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家庭医生的内涵与起源

第一节 家庭医生的内涵

一、家庭医生的含义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但目前对家庭医生仍尚无统一的定义。目前公认的家庭医生是指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人际沟通能力,并且与居民建立签约服务关系的注册全科医生(临床类别或中医类别)。

美国家庭医生学会将家庭医生定义为“经过家庭医疗这种范围宽广的医学专业教育训练的医生”。家庭医生具有独特的态度、技能和知识,向家庭的每个成员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的医疗照顾、健康维护和预防服务,无论其性别、年龄或者健康问题。由于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人们的心态、人际交往、疾病的来龙去脉,是初级医疗保健的专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以家庭医生或全科医生为主要提供载体,通过协议或者合同等方式,同社区居民建立契约服务关系,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以个性化需求为导向,以全面健康管理为目标,为签约居民提供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医疗保健服务,是具有基础性、综合性、连续性、可及性和协调性等特点的卫生服务模式和制度安排。

二、家庭医生的相关概念

1.社区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将“社区”一词首先用于社会学,由此成为社会学的一个专用名词。本书提及的社区是指社区卫生服务或家庭医生制度中默认的社区,如一个行政街道所划分的区域或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划分的服务辖区,以及区域内的所有居民。

2.家庭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血缘关系基础上,以及一定经济基础上,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社会群体。社会学对家庭的定义考虑的是家庭发挥功能的方式,家庭作为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始终在不断演化、发展。普遍的观点是将家庭视为一个具有面对面交往特点的初级群体。家庭具有初级群体的所有特点:第一,家庭成员在地理空间上充分地接近,他们的接触方式是面对面进行的;第二,家庭成员人数较少且相对稳定,他们之间互动的频率很高;第三,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控制和影响,主要通过非正式的形式;第四,家庭成员彼此利益相关目标一致,联系十分密切;第五,家庭群体关系在时间上最为长久,家庭这种初级群体又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使得家庭的影响十分明显。

3.社区健康与健康社区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但社区健康不仅仅是社区中的个人健康,而是整个社区都呈现健康的状态,不仅包括社区整体健康、社区个体和正式或非正式组织健康,还包括社区自然环境、机体、心智、精神、道德、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健康。

健康社区的术语应建立在自治、积极主动性、相互尊重和创造性的冲突解决等价值之上。可将健康社区定义为:其内部和外部所有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组织和个体都能协同性地共同生活和工作,不仅有效地提高社区所有个体的身体、心智、精神、道德、自然和社会的健康水平,也提高了社区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组织以及社区整体的健康水平。这一定义表明,社区健康应该包括以上所强调的6个方面,不仅关注个体,也关注各种社区组织和社区整体的健康,应依赖于社区内外部行动者的协作性努力。

21世纪初期我国开始实施健康城市、健康社区的工作,制定相关工作细则和考核指标。经过近年的发展,健康城市和健康社区建设卓有成效,考核指标越来越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发展家庭医生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庭医生关注的是整个社区的健康,家庭医生应该利用社区的一切资源,如政府、民政、慈善机构、企业社团组织、居委会等,帮助解决病人及社区人群的具体困难。

4.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是指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生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对象,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功能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5.社区、家庭与家庭医生的关系

社区是家庭医生管辖的范围,社区内部的各个系统均应作为家庭医生的后台支撑和可调配资源,家庭医生通过调动社区资源促进社区健康,达到健康社区的目标。家庭是社区的组成单位,家庭的健康需要社区的支持。家庭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以家庭为基础的卫生保健遵循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的是生理因素、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健康的影响。

6.家庭医生制度

家庭医生制度是各国政府或卫生行政部门为规范家庭医生工作、保障社会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统称,通过制度的实施,约束规范指导家庭医生服务行为,促进家庭医生工作的开展。家庭医生制度是指通过签约方式,具备家庭医生资质的全科医生与签约家庭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以此建立对签约家庭的健康进行全过程维护的服务制度。

7.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家庭医生与社区居民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以契约方式,在双方之间建立起一种固定联系,根据居民的健康照护需求确定具体的服务内容,并界定签约期限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概念可知,家庭医生通过签约的形式提供服务,以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为支撑,通过调动区域卫生资源为居民提供初级卫生保健为主要内容的健康管理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制度导向是促进全科医生制度的建立,进而促进“以人为中心”的健康服务模式的建立。

8.家庭医生团队

家庭医生团队是为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载体与形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台上整合配置各类资源,根据签约居民的健康状况与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和有序的基本医疗服务。家庭医生团队由家庭医生、社区护士与其他辅助人员组成,其中其他辅助人员包括公共卫生医生、非医学类的助理、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原则上一个家庭医生团队配置一名家庭医生和一名以上社区护士;其他辅助人员应按照实际需要合理配置,可由若干个团队共享。

家庭医生团队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抓手,通过检查发现健康问题、评估认识健康问题、干预解决健康问题这一途径,由家庭医生为居民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计划,实施个体化健康干预,开展有效互动的健康指导。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由家庭医生团队承担,并逐步过渡到以健康管理为目标的无缝式全过程管理,对签约居民开展包括健康人群管理、亚健康人群管理和疾病人群管理等服务,充分调动居民健康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健康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