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马海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乔治成了霞飞路德国书店的常客

1934年,卡茨走了,雷文森也走了,乔治留下来了,独自经营着九江路的私人诊所。他孤独、郁闷,内心为他在上海目睹的苦难社会而煎熬,他能诊治人的病痛,但不能治社会的病痛,这使他更为痛苦。去年从日内瓦大学医学院毕业前夕,希特勒纳粹以“国会纵火案”作祟,共产党和工会组织反法西斯罢工游行,军队开枪镇压。当他在学校医院抢救伤员,取出伤员身体里的子弹时,心中已经留下了强烈的震撼!他在上海已经一年了,父母亲来信希望他尽快回美国团聚,在美国就业。可是,他心中已经装下了中国的苦难社会,有苦难,就有斗争啊!

诊所下班了,他不是那种去大世界娱乐场所打发日子的洋人,他从小就爱看好莱坞电影,但此时内心的痛苦使他看不下去,他就去看书看报,想从中找出什么信息或者理论,使他打开心结。20世纪30年代,是执政的国民党政权疯狂镇压、“围剿”共产党的时期,在国民党政府的“文化围剿”下,上海的进步书籍被查禁,书店被查封,书店老板被治罪。

一天,一位在上海工作多年的法国人来诊所看病,两人用法语交流,乔治问病人,在哪儿可以看到多种外语报刊?病人说,在租界的外文书店,品种很多,霞飞路中段有家德国女店主开的“时代精神书店”。那天,诊所下班之后,乔治去了霞飞路(现淮海路),找到了那家德国书店。书店里不但售外文书籍,也经营外文报刊。乔治进店一看,德国的《世界报》《明镜周刊》,瑞士的《新苏黎世报》,英国的《卫报》《泰晤士报》,法国的《人道报》等,都是他在日内瓦大学医学院图书馆能看到的。该书店是荷兰裔德国人艾琳·魏德迈开办的。后来乔治才知道,艾琳是德国共产党党员,是奉命派来支持中国革命的,一些马列主义书籍、杂志就是通过这个渠道进入中国的。

店里还有一个美国店员,乔治与他交流起来,才知道这是一个好地方!上海的租界,真是一个独特的天地,无论是英美管理的公共租界,还是法国人的法租界,洋人在租界开办外文书店是有治外法权的,国民党当局管不了。“文化围剿”在租界不起作用。当时在上海的租界,外国人开办的书店真不少。其中有名的进步书店——由日本进步文人内山完造在山阴路上开办的内山书店,就是鲁迅、瞿秋白、冯雪峰等常去的地方,德国人艾琳·魏德迈在霞飞路开的这家德国书店,就是在沪的外国进步人士常去的地方。从1934年秋开始,乔治就成了这家德国书店的常客。

此后,乔治的休息时间,几乎都消磨在这家书店了。他每次来书店先翻阅近期的主要报纸,了解世界各地的动态,然后就去书架上看他感兴趣的书。

乔治和艾琳女士交流了对于震惊全世界的德国柏林国会大厦纵火案的看法。艾琳告诉他,书架上有一本《季米特洛夫在莱比锡法庭关于国会纵火案的辩护词》,是今年上半年的新书,他会感兴趣的。

乔治从书架上找到这本季米特洛夫辩护词的书,一打开就被强烈地吸引了,他聚精会神地看下去。1933年9月21日,德国法西斯在精心策划6个月后,在莱比锡开庭审讯。面对长达335页,附有105个“证人材料”的起诉书,季米特洛夫不愿接受官方指定的辩护人,但帝国法官不准他另找。于是,他决定不请辩护人,自己为自己进行政治辩护。出庭时,他既是被告人,又是辩护人。季米特洛夫在法庭上严厉驳斥了法西斯对共产党的诬蔑,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揭露了“国会纵火案”是法西斯精心策划的阴谋。法西斯头子戈林以“证人”身份出庭时,被季米特洛夫质问得连自己在法庭的身份都忘了,冲着季米特洛夫吼道:“只要你离开法庭,我就会把你抓起来。”素来被法西斯称为“最干练的宣传家”的戈培尔,不但同样被季米特洛夫驳得哑口无言,而且承认了纳粹党是“许多恐怖活动的组织者”。季米特洛夫在法庭上反驳中最后说,“历史的车轮在转动……它现在和将来都在转动,直到共产主义彻底胜利!”

店主艾琳注意到乔治聚精会神地读这本辩护词,对乔治说:“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什么英雄的话,季米特洛夫就是英雄。”季米特洛夫在法西斯法庭上揭穿了“国会纵火案”的大骗局,在世界各国反法西斯力量的强大压力下,德国法西斯政府被迫将季米特洛夫释放。

乔治读了这本辩护词感到心中热热的,但是,他没有告诉艾琳,在去年“国会纵火案”激起的反法西斯风暴中,他和他的同学为游行中因镇压而受伤的斗士做过抢救手术。

这个时期,乔治在这个进步书店认识了写中国革命的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