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维度:马扎诺教育研究实验室教学模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64/53494264/b_53494264.jpg)
感知到被教师和同学接纳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他人接纳。当感到被接纳时,我们心情舒畅,甚至能量满满。然而,当感到不被接纳时,我们心情低落、沮丧、心不在焉。上述情形在课堂上极其常见。感到被接纳的学生通常自我感觉更好,对学校信任度更高,学习会更加努力,学习成绩也更佳。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感知到被教师和同学接纳。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2. 与班内每位同学建立关系
我们都希望被人“了解”。一个最简单的动作,比如别人在打招呼的同时叫出我们的名字,会让我们感觉良好。学生亦是如此。与学生建立关系能够说明你尊重他们,并愿意为他们的有效学习提供支持。为与学生建立关系,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 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与学生非正式地聊聊他们的兴趣。
● 在课外主动与学生打招呼,比如课外活动时或在商店偶遇时。
● 每天找几个学生边吃午餐边聊聊天。
● 了解并讨论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比如参加运动会、戏剧表演或其他课外活动。
● 表扬学生在校内外取得的优异成绩。
● 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征求学生的意见并考虑他们的兴趣。
● 站在教室门口迎接来上课的学生,向他们一一问好,一定要叫对名字。
● 新学年伊始,让学生填写兴趣调查表,之后结合该调查表所提供的信息与学生进行交流。
● 学年开始前打电话给学生联络感情、建立联系。
● 打电话给家长,分享一些让家长或学生引以为豪的事情。
3. 监控并端正教师自己的态度
大部分教师都意识到,当自己对学生持有积极态度时,学生往往会表现得更好。然而,他们并不能意识到自己有时对某些学生有偏爱或更高的期待。因此,教师觉察、监控和端正自己的态度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感知到被接纳。要想改变自身的消极态度,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 每日课前,在脑海中回想一遍你的学生,尤其注意那些你预计在学业上或行为上有问题的学生(暂且称其为“问题学生”)。
● 试着想象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也可以积极参与课堂或完成课堂任务。换言之,教师把对学生的消极期待转化为积极期待。这是一种心理预演(mental rehearsal)。每次教学前反复设想学生的积极形象会大有益处。
● 与学生交流时,有意识地对他们保持积极期待。
4. 开展公平、积极的课堂行为
研究表明,即便那些非常关注师生互动模式的教师也常常会有成绩偏好或性别偏好。教师应采取必要措施以确保所有学生都受到积极关注,都能感知到被接纳。教师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 与教室里的每个学生都有眼神交流。为此,你可以在讲课时环视整间教室,也可以在教室里来回走动。
● 在上课过程中,有意地走近每个学生。座位安排应便于师生在教室内自由走动和互动交流。
● 将学生的名字与其观点联系起来。(比如你可能在一次讨论中说:“丹尼对玛丽的观点做了补充,他说……”)
● 允许并鼓励所有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除了那些常主动参与互动的学生之外,教师还应鼓励那些互动较少的学生参与进来。
● 无论学生既往成绩如何,也无论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能力,都要为他们提供适当的“等待时间”来思考和参与教学活动。
5. 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他们在同一个班级,但他们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知识和能力以及对世界的认知各不相同。研究和经验表明,学生的学习风格、思维方式、智力类型和水平、与认知和习俗相关的文化背景等方面都迥然不同。除此之外,家庭背景、身体或心理特征以及学习优劣势等也会造成学生的学习需求差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并因材施教,能使学生感知到被接纳,并进一步促进学习。教师可以参考以下因材施教的策略:
● 借助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和资料。
● 装饰教室以满足不同的身体需求。
● 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 当学生做研究项目时,允许学生选择不同的汇报方式,让他们充分结合自身兴趣、发挥自身优势。
● 在课程中引用成功人士的案例,分享他们如何认识并利用自身个体差异。
6. 当学生回答错误或不作答时也积极回应
当学生知道即使自己回答错误或者不作答也会被接纳时,他们才会积极参与并做出回应。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不作答行为的回应方式是影响学生安全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学生回答错误或者不作答时,教师可参考以下策略来积极回应:
● 强调正确之处。肯定学生错误回答中的正确部分及其正确思路。指出学生给出的错误答案其实回答了什么问题。
● 鼓励合作。给学生时间寻求同学帮助,这可以提高回答正确率、促进学生学习。
● 重述问题。再问一次问题并预留等待时间,让学生在回答问题前可进行充分思考。
● 改述问题。对问题进行解释或者从不同角度叙述问题,以保证学生更透彻地理解问题。
● 给出提示或线索。提供充分的指导,让学生能够自己逐步找到答案。
● 给出答案并让学生进行详细解释。如果学生自己想不出正确答案,那就把正确答案给他,然后要求他用自己的话进行解释或提供一个新的案例来说明。
● 适当的时候,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观点。
7. 当学生回答正确时以不同方式积极回应
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常常以表扬来鼓励学生。然而,表扬有时并不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对课堂教学的贡献,甚至有时会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学生可能会认为表扬是空洞的、敷衍的或者理所当然的,尤其是当学生频繁回答正确并已习惯被表扬时;热情表扬正确回答可能会让其他学生感觉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不需要再做进一步讨论;还有一些学生并不习惯被当众表扬。
以下是学生回答正确时加以回应的替代性策略,可以鼓励和认可学生:
● 改述、应用或总结学生的回答。(“如果……是否也是可以的?”)
● 鼓励学生相互回应。(“你怎么想呢?你认可胡安的回答吗?”)
● 私下表扬学生,尤其是对于那些不习惯被当众表扬的学生。(“伊恩,今天我很高兴在课堂上看到你……”)
● 对学生的回答提出质疑或要求学生做出详细说明。(“德文,这似乎相互矛盾……”)
● 向学生说明表扬的标准,以使他们明白自己被表扬的原因。(“鲍勃,你的回答帮助我们找到了一种理解……的新视角。”)
● 帮助学生剖析自己的答案。(“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答案的?”)
● 通过语调的变化使学生明确你所强调的内容。
● 通过点头倾听、眼神交流等肢体语言来鼓励学生详细阐述自己的答案。
8. 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
精心组织面向共同学习目标的合作学习,这将帮助学生感知到被同学接纳。当然,首先要确保所建立的小组既能培养积极的同学关系,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以下是有利于提升小组合作效能的策略:
● 将小组互动所需的技能教给学生。
● 预先确定学习目标,并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学习目标。
● 监控小组学习,并在必要时提供补充信息、资源或给予鼓励。
● 组织合作学习过程,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为任务的完成做出贡献。
● 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达成学习目标。
9. 提供机会让学生彼此熟悉并相互接纳
有些学生善于交朋友,因此更容易被接纳,而另外一些学生常常难以接纳与自己个性不同的同学。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彼此了解的机会,让学生认识到尽管他们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但还有很多相似之处。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与其他同学或小组交流,而不是总跟好朋友在一起。学年伊始,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造彼此熟悉的机会,在其他时间教师也可以继续为学生创造彼此熟悉的机会,尤其是在学生明白这样做能促进大家的学习之后,更能产生积极的效果。下面是一些具体策略:
● 学年伊始,让每个学生主动结识一个同学,并将其介绍给班里其他同学。
● 让学生制作出介绍自己家庭背景和兴趣爱好的海报。海报中可以分享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然后让学生将海报张贴在教室里,或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展示。
● 鼓励所有学生分享他们的价值观和传统文化。如果班里有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和文化背景的学生,那将会非常有趣。
● 让每个学生在一张空白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在班里进行传递,每个学生都要在其他所有同学的纸上写一句赞美之词。鼓励学生避免重复,尽量写出别出心裁的赞美。完成后,每个学生都会拿到专属自己的“赞美列表”。
● 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姓名牌”,可以用拼贴画、照片或图画等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喜好。在开学的前几周,让学生将其放在课桌上。
● 整个学年定期举行“让我了解你”活动。
10. 帮助学生提高主动获得教师和同学接纳的能力
为获得教师和同学的接纳,学生应主动行动起来。当然,许多学生需要学习并练习获得接纳的方法。教师可以定期让学生学习并讨论可用的方法,然后及时更新并记录在公告板、幻灯片或笔记本上。一定提醒学生:使用以下这些方法来有效改善学习氛围。
![003.jpg](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D596D/319069590076126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3_fmt.jpg?sign=1739946181-ZCSUQMQKw1EfpQPoxF6rQwsRvdJ3BvwG-0-06a60601ab571733196058347a9ab190)
为使教师接纳自己,学生可采取以下策略:
● 如果你对某位教师产生了消极态度,不妨约他或她单独聊聊。通常来说,私下沟通更容易建立积极的关系。
● 尊重教师、以礼相待。与教师交谈时,保持眼神交流,使用恰当语言。
●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生气或急躁,别太介意。因为教师也是一个普通人,也会有情绪不好的时候。
● 努力学习。无论你的学习成绩如何,只要教师知道你在努力,你们的关系就会更积极融洽。
为使同学接纳自己,学生可采取以下策略:
● 学会真诚地关注他人。与同学初识之时,尽量多倾听、多询问、多了解对方,而不是自顾自地讲述自己。
● 称赞同学的优秀品质。
● 尽量避免提及同学的缺点或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坏事情。
● 礼貌待人。如对待贵宾般礼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