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湿身
顾清回过头一看,开口道:“只是算一个历史爱好者罢了,随便写点东西玩下,目前偏爱明清,对于别的不太了解。”
后面的老人咳嗽了两声,一提到历史他苍老的眼神中似乎都多了一点光芒,“我看你桌上不仅摆着明代的交通图。”
“唐朝天宝年间,明永乐年间的最大版图,清康熙年间的之类的地图都有,像你这样努力的青年真是少见了。”
“同志稍等先等我把地图画完再说。”
顾清回应了一声将全部精神放在了眼前的地图,手中的铅笔都已经短了一大截,旁边的方盒里面已经装满了铅笔屑。
根据这记忆中的地图用全力恢复的时不时瞄一眼用来参考的图集,互相佐证将其中的一些瑕疵全部去除。
“你这个地图上面有一点小瑕疵,关于北方瓦剌部的领土似乎画少了一点,朱棣没去过这么远,只有朱祁镇去过。”
顾清喝了一口枸杞水,看了一眼发现刚才确实是因为画的太赶笔误了一点,不过差距并不是很大用肉眼都不好察觉。
身边现在懂历史的很少,如果能有一位朋友能够帮忙的话,一整个地图的自然都能提升不少。
“同志说的很对,我这里确实是有些不严谨,方便问一下同志的姓名是?”
“看你身上拿着一本《李自成》我就是他的作者,没想到竟然还遇到我的书友了。”
姚雪垠从口袋里面掏出一张名片,放在一张桌上,“新人作者总是需要一点帮助的,如果要是有不懂的地方尽管来问我。”
说完这句话姚雪垠便快步从新华书店里面离开了。
顾清赶紧把名片收了起来,面露一些喜色,如果说路遥还是有朱琳这根线在撑着那么遇见这位传奇作者可就是全凭运气了。
看来接下来写新的作品的时候,可以省不少的力气,都是质量的也能在网上提一提,毕竟初代茅盾文学奖的水平摆在那!
朱琳听到旁边传来的声音,也从卓别林的个人传记之中走出来,伸了一下懒腰,此时的天空已经变得阴沉了许多。
乌蒙蒙的云朵已经将一整个燕京城全部纳入范围中,一些小动物也开始不安分了起来。
“快下雨了,回招待所再画吧,要是再不买书的话,等会怕是没有机会买了,我只带了一把伞要实在太差的话,恐怕有点麻烦!”
顾清看着窗外的天气也是皱了皱眉,赶忙从桌上起身,开始在书架里面搜寻了起来。
现在已经被这场大雨逼得来不及细挑了,要是有车的话,他不至于被逼到这种境地,还好他早就备好了要买的书目。
《明史》中华书局出版的必须得买,繁体字本还得配大字典,不然根本读不懂。
稍微通俗一点的作品现代史学四大家的作品都得买尤其是吕思勉的《中国通史》,再加上一些现在刚发行的历史期刊。
顾清的步伐加快了几分,就像有人跟他抢似的将这些书从书架上面抓下来捧到手中,紧接着就前往了下一个书架。
“轰隆隆!”
天空之中闪过几道雷光,那架势仿佛就要燕京城的大山劈掉一半一样,附近房屋的灯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顾清拎着刚写好的地图就往袋子里面装,再把这些书买下以后就直接奔着最近的公交车站走去。
不过这雨来的很快,且下的很猛,几阵狂风从四周刮过以后,倾盆大雨便从空中落下。
朱琳只能撑起了伞,不过这伞并不是很大只有那么一小点空间,两个人难免有些吃力,便有不少风雨刮在了二人身上。
尽管顾清淋的雨更多,但朱琳同样也不在少数看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两个人的身躯已经贴的很死,这要放在往日是不可想象的尺度。
不过顾清可没时间思考这些,此时心里已经充满了心疼之色,自然也就对这下雨感到厌烦。
顾清将装着地图的袋子递了过去,“朱琳你拿着这袋子,我先赶紧去前面的公交车站等着,再这样下去,我们俩都得淋个半死。”
朱琳只是加快了一点步伐,并没有直接答应,问道:“这……下那么大雨,你不会给淋感冒吧,要不我们先去前面的国营饭店躲雨?”
“就先去前面躲,至于这点雨江南经常下雨,这都算小的,我根本都不当回事。”
顾清抄起一张报纸,往头上面一盖当作雨伞就直接冲到了国营饭店内这才松了一口气点了一碗姜汤。
一边等待朱琳一边开始打量起了饭店的环境。
到这个点国营饭店的人其实已经很多了,再加上门口站着的一些躲雨的人可以说是拥挤。
本来冬天就寒冷身上的冰凉更有一种刺骨的感觉,这让顾清有一些坐立不安。
这家饭店的名称叫做东来顺,在当时的燕京城有着全燕京最好吃的涮羊肉为名,今天就吃这道菜合适。
尽管这里的羊肉比较贵,但是想谈恋爱,哪有不请伴侣吃美食的道理,哪怕找富婆表面上也得搞得好看才行。
还得跑得快。
朱琳紧随其后一走进饭店把雨伞收了起来看着已经被淋成这副模样的顾清,忍不住问道:“你吃些什么?要不先暖暖身子。”
“直接去包厢里头吃吧,我刚才看到门口挂着的牌子,这家还是有不少热菜的,好像还不需要预定就能进包厢。”
顾清交了包厢费还有两个人的伙食费就直接奔着二楼去,二楼由于包厢比较多人影的数量就少了很多。
才刚一走进包厢顾清就迫不及待的将身上的那一层的确良放在了饭店的椅子上,露出里面的刚买的白衬衫。
顾清还没有等朱琳开口,又把里面还没有淋湿的那一层衣服披在了朱琳身上。
“还担心我呢,自己都给淋成啥样了,我在身子骨天天锻炼硬朗着呢,你的你的小姑娘可不可受不了动。”
包厢的门恰好被打开,服务员带着一脸羡慕的眼神将一碗刚做好的姜汤端在桌上。
“这是我刚才点的一碗姜汤,你都给喝了去去寒气,落下病根了可不好。”
朱琳也没有扭扭捏捏,端起姜汤就往嘴里面倒,喝到喉咙里面有一种辛辣味,喝多了还有一点回甘。
姜汤本就能去寒气,现在因为顾清的原因祛寒效果又添加了几分,在搭配上红枣的枣香让朱琳舒服了不少。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