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时装画的历史与现状
1.3.1 我国的时装画历史与现状
(1)我国古代绘画中的服装形象
女性一直以来是绘画的主角,对女性及相关的服饰、生活状态、故事情节的描绘成为了历代画家永恒的表现题材。历朝历代的这些画作虽然在人物服饰上进行了精美绝伦的描绘,但还不能被称为时装画,因为它的出发点不是描绘服装,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看到当时的服装特色。如:我国东晋时期的画家顾恺之,他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传图》等都是以女性为主题,不仅描绘了女性的体态美、神采美,通过他的画作还能够非常明确地看出当时贵族女性的服饰特点。还有唐代的周昉,他的代表作《簪花仕女图》,虽然这张画的主旨是以华丽的色彩和流动的线条表现唐代宫廷妇女悠闲的生活,但是我们还是能通过画面中看到当时女性的发式造型——高耸饱满的发髻加上鲜花的装饰佩戴、服装造型——轻薄的长衫大袖外衣与宝相花图案内裙的搭配……向我们展示了开放、大气、包容的大唐女子着装。
到了宋代则有“宋画第一人”的李公麟为代表,他的人物画线条健拔却有粗细浓淡,构图坚实稳秀而又灵动自然,代表作《仕女梳妆图》人物造型生动、服装服饰质感表现细腻而逼真,是不可多得的仕女画精品。我们可以通过他的这幅画作看到当时流行的红底折枝菊花服饰纹样、女子簪花的习俗、黄金镶玉石的手镯样式、衣缘饰边的图案色彩搭配和人物面部柳眉、细眼、朱唇的妆容特点。
明清两代由于礼教苛制,人物画里的女子大体上也呈现病柳愁容之态,但服装依旧华丽精致,当时流行的样式有褙子、比甲、霞帔、襦裙、旗袍、云肩等款式。明清时期的代表画家有明代的唐寅和陈洪绶,清代的任熊、任薰、任颐、费丹旭和改琦。

(东晋)顾恺之作品《女史箴图》

(唐)周昉作品《簪花仕女图》

(宋)李公麟作品《仕女梳妆图》

(明)唐寅作品《王蜀宫妓图》局部

(清)任颐作品《梅花仕女图》局部
(2)20世纪前期民国时期时尚插画
我国真正意义上时装画的出现是在20世纪20年代的民国,这一时期被誉为中国时尚插画的开端,插画的主要载体为月份牌和生活类杂志。民国是一个“西风东渐”的时代,西方的思想文化与生活习俗通过各种方式传入东方,并与东方文化不断碰撞从而形成了兼具中西方文化特点的民国文化。这一时期人们的着装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中国的传统服饰慢慢呈现消退的状态,取而代之的是西装、长衫和改良的旗袍。
月份牌和生活类杂志成为这一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宣传媒介,由于当时摄影技术还不够发达,因此绘画在这二者传播中充当着无可替代的角色。这两类媒介画面均以“摩登”的女郎、新潮的服饰为主要表现对象,画面色彩艳丽,内容表现直白,能最大程度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成为人们竞相模仿的对象。因此无论是商品百货,还是期刊杂志,都大力启动这种“时尚美人儿”的宣传模式,通过美女和新潮时尚的吸引力来促销商品,可见月份牌和生活类杂志上的“美女绘画”成为了中国最早的时装画。在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插画家有:郑曼陀、关蕙农、杭穉英、金梅生、叶浅予、方雪鸪、张碧梧。
郑曼陀(1888-1961),名达,字菊如,笔名曼陀,安徽歙县人。中国近代广告擦笔绘画技法的创始人,民国时最杰出的广告画革新者。陆续创作了《杨妃出浴图》《四时娇影》《醉折花枝》《舞会》《在海轮上》《架上青松聊自娱》等描绘历史人物和摩登女性生活的、脂粉气极浓的作品。

郑曼陀(1888~1961)

郑曼陀绘月份牌作品
关蕙农(1878-?),名超卉,晚号觉止道人,南海人。有“月份牌画王”的美称。受聘《南华早报》,任美术印刷部主任。他笔下的月份牌美人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美,别样的旖旎,别样的娟秀,将高贵、时尚、知性、精致的民国女性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方雪鸪,又名方之庆。上海著名画家,肄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24年与陈秋草、潘思同等创办了有“上海最早之职工业余美术学校”之称的白鹅画会。1926年参加了中国第一个漫画家团体“漫画会”,同年与陈秋草合绘刊行(女性)《装束美》画册,1934年与陈秋草创刊主编《美术杂志》,为民国美术期刊出版物中之精致豪华本,由良友图书公司出版。曾与陈秋草创作合编《秋草雪鸪粉画集》。

关蕙农(1887~?)

关蕙农绘月份牌作品

方雪鸪代表作《初夏寝衣新设计》

方雪鸪代表作《春季新装设计》
民国时期,上海的服装设计工作多由画家兼任,方雪鸪是其中颇有影响力的一位。作为我国近代著名的画家兼服装设计师,他在服装画领域成果丰硕,并在《良友》《大众画报》《美术杂志》《妇人画报》《今代妇女》《白鹅艺术半月刊》与《新新画报》等报刊上发表过大量的服装画作品,表现性极强。
1.3.2 西方的时装画历史与现状
(1)西方最早的时装画出现在铜版画中
在西方出现最早的时装画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铜版画。这些铜版画与以往的绘画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纯粹是为了表现异国的人物着装。如1590年出版的《世界各地风情》(De gli habidi antichi di diverse parti delmondo)以420幅铜版画表现了欧洲各国以及东方国家的服装。1598年出版的第二本专辑又用了20页的篇幅介绍了非洲和亚洲国家的服装。
铜版画由于其可复制的特性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与流传,成为当时流行时尚的载体。最早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时尚版画家是17世纪中叶英国的温思劳斯·荷勒(Wenceslaus Hollar),他以服饰品为题材创作的作品非常精美,尤其善于用明暗关系刻画织物的质感。
随着“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出现,这位热爱服装、热爱艺术并一生致力于美的君主主宰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时尚,他身体力行地创造并推动着时尚的流行。并且,在他执政期间的1672年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时尚杂志《风雅信使》(Le Mercure Galant),这本刊物主要将法国的时尚推广到欧洲各国。其后,法国于1678年发行了《新风雅信使》(Nouveau Mercure Galant),1777年发行了《法国时尚画廊》(Galerie des Modes et des Costumes Frangais),1785年发行了《时尚衣橱》(Les du Cabinet des Modes),并在1775至1783年的8年间发行了一部贯穿18世纪法国女性日常生活的时尚插画册Le du Monument du Costume。随着时尚出版业的发展,时尚版画的水平也逐步提高,尤其是手工水彩上色和铜版画的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而鲜活。

温思劳斯·荷勒铜版画作品

路易十四画像
(2)19世纪新艺术运动风格影响下的时尚插画大师
19世纪,随着新艺术运动的到来,时尚插画历史中重要的一些人物出现了,他们分别是捷克斯洛伐克的阿尔丰斯·穆夏(Alfonse Maria Mucha)、美国的查尔斯·吉布森(Charles Dana Gibson)、法国的艾特雷(Etre)和保罗·波列(Paul Poiret),他们开创的绘画风格对当时时尚领域的影响都是前所未有的。
阿尔丰斯·穆夏(1860-1939)波西米亚人,出生在捷克,成名于巴黎。他是一个涉猎广泛并且多产的艺术家,在油画、插画、雕塑、珠宝设计、室内装饰设计等领域均有杰出的作品。穆夏一生当中创作了大量的商业插画,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画作古典而唯美,多用柔美而充满律动感的曲线来进行画面的组织与构成,是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通常以表现女性为主,人物的造型风格带有浓郁的古希腊雕塑的特点,脸庞端庄优雅而充满性感的气息,体态丰腴而纤长,多用衣裙褶皱和自然花卉来进行结构的表现和美化。画面的背景喜欢运用色彩明丽的自然风景与装饰图案纹样相结合,达到重叠交错而富有装饰性的目的,使画面中的女性犹如女神游历在仙境和人间。

阿尔丰斯·穆夏作品
查尔斯·吉布森(1867-1944)是美国19世纪最著名并且在商业上最成功的插画画家。他的插画作品题材很多,之所以把他和时尚联系起来是因为他创造了非常著名的“吉布森女郎”(Gibson Girl)形象。吉布森女郎是他以妻子为模特创作的经典形象,这一形象后来成为了美国新资产阶级女性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新女性不仅漂亮而且在教养方面绝不比欧洲女性差;她虽没有贵族头衔,也没有世袭的财产但她却有朝气蓬勃、独立自主的精神;她不受传统礼教的束缚,自由而勇敢,作为女人已不再是男人的附庸,而是具有独立人格的新时代个体。

查尔斯·吉布森作品
吉普森的作品多是黑白两色,工具以钢笔为主。运笔直接而爽利,运用不同程度的疏密效果来进行画面氛围的营造,注重画面的光影效果与人物的立体感。蓬松的高发髻、紧身胸衣状态下的细腰和夸张的“S”型曲线成了吉普森女郎的标志造型。她们出现在酒会、餐厅、戏院、郊外,自由戏谑或趾高气扬地与男性在一起,都凸显了新时代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与新民主时代的来临。
艾特雷(1892-1990)出生在俄罗斯,成名于法国,是一位涉猎非常广泛的艺术家。其涉猎的范围包括时装、珠宝、服装、平面设计、电影、歌剧、室内装饰设计等门类。1915年,他开始了与时尚杂志《时尚芭莎》(Harper’s Bazaar)的合作,并由此开始了他辉煌的插画职业生涯。1915至1937这22年间,艾特雷为《时尚芭莎》杂志绘制了超过200期的封面插画,以此奠定了他在时尚插画界重要的地位。他的插画作品充满了奇幻色彩和神秘的异国风情,是装饰主义风格的代表人物。从他的画面来看,用线凝练、清晰没有多余的废线,用色华丽而明快主要以平涂的手法为主。他所绘制的插画人物不仅在画面效果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还在服装的结构、人物背景及道具上进行了巧妙的设计与安排。他设计的服装结构虽然复杂但是组合非常精巧,在细节和配饰上越能发现其巧思。他是一位综合能力极佳的插画大师!

艾特雷作品
保罗·波列(1879-1944)出生于巴黎,成名于巴黎,在巴黎度过了最辉煌的时光,也度过了最惨淡的时光。保罗·波列对于服装史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他废除了紧身胸衣,使妇女从长达上千年历史的紧身桎梏中解放出来,让女性能够自由地呼吸和活动。他把服装变得宽松、简洁,在服装中注入了多种文化的设计灵感如:古希腊风格、文艺复兴风格、俄罗斯风格、穆斯林服装风格、日本和服风格……使服装变得多元化、多样化。同时他还发明了肉色丝袜、霍步裙、灯笼裤等。这些具有革命性的设计创举引领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流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保罗·波列不仅是一位才华卓越的设计师,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有着极高的管理能力——他将优秀的年轻艺术家引入到自己的企业中,实现了时装界与艺术界的连接。1908年,波列考虑到自己全新的前卫设计需要一个更新的形式来进行展示推广,便找到了时尚插画家保罗·爱罗比(Paul Iribe)来绘制宣传手册《保罗·波列裙装设计集》。保罗·爱罗比采用了前所未见的表现手法,例如在黑白的背景上运用半侧面的方式来表现人物形象,或是人物背影来表现服装款式等,这一全新的形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11年波列又聘请了当时赫赫有名的时装插画师乔治·勒佩普(Georges Lepape)为自己第二本宣传手册《保罗·波列设计集》绘制插画。这两本设计集的出现不仅为波列的服装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推广了他的知名度,同时也为时装插画历史留下了美好的篇章。

保罗·波列作品
(3)20世纪前期装饰运动时期时尚插画及其代表画家
装饰艺术(Art Deco)运动一词出自于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一个大型的装饰展览,这个展览旨在展示一种“新艺术运动”之后的建筑与装饰风格。从思想和意识形态方面来看,“装饰艺术运动”是对矫饰的“新艺术运动”的一种批判,反对古典主义的、自然的、单纯手工艺的趋向,主张机械化的美。它结合手工艺和工业化的双重特点采取设计上的折中主义立场,设法把豪华的、奢侈的手工艺制作和代表未来的工业化特征合二为一,产生出一种可以发展的新风格来。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时尚插画家画风细腻带有明显的女性化气息,并受到日本绘画的影响,造型多用曲线。但是到了装饰运动时期时装画的风格变得越来越趋向于简约,强调色彩明快和构成感,线条清晰,大量采用折线、成棱角的面、产生高度的块面装饰效果。这一时期人物形象被夸张得更加修长,奠定了现代时装画8-12头身的身高标准。在这个时期主要的代表画家有爱德华多·贝尼托(Eduardo Garcia Benito)、乔治·沃尔夫·普兰克(George Wolf Plank)和乔治·巴比耶(George Barbier)等。

贝尼托为Vanity Fair(《名利场》)和Vogue(《时尚》)杂志绘的插画作品
(4)20世纪中期时尚插画的繁盛时期及其代表画家
从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被称之为时尚插画的繁盛时期。因为在这个时期插图绘画还没有受到摄影的冲击,而时尚出版业却空前繁荣,当时在欧洲和美国除了有Vogue(《时尚》)、Harper’s Bazar(《时尚芭莎》)等这样全球发行的一流刊物外还有很多专业类的时尚期刊,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时尚品牌也需要大量精美的广告插图。这些都为时尚插画师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和平台。
在这一时期欧美现代主义思潮也在不断的推演之中,经过了“立体主义”“野兽派”“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流派。并且有很多的绘画艺术大师也偶尔参与到时尚绘画的行业中来,如毕加索(Picasso)、马蒂斯(Matisse)、莫迪里阿尼(Modigliani)、布朗库西(Brancusi),尤其是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都曾经帮欧洲的丝袜品牌、服装品牌、时尚杂志等进行过大量的插画创作,为时尚插画带来了很深远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时尚插画家,其中风格最明显、影响力最大的有马塞尔·沃赫雷(Marcel Vertès)和黑内·布歇(René Bouche)。
马塞尔·沃赫雷的作品十分富有魅力,他善于用松散而随意的笔触来表现人物的状态和表情。同时他的色彩运用也非常漂亮,组合搭配时尚感极强。当我们透过他的线条和色彩能够感受到一种时尚、唯美、高雅的气息。
黑内·布歇从15岁起就是时尚界的天才少年。30年代,他开始为康泰纳仕(Condé Nast)集团工作,并奉献那些风华绝代的时尚插画。天赋与艺术造诣,让他很快将人物画的技巧和时尚融合起来,成为杰出的插画大师。他的插画线条流畅,色调成熟,构图完整,甚至很多时候在表现时尚的同时还具有故事剧情和年代背景。

马塞尔·沃赫雷作品

黑内·布歇作品
(5)20世纪中后期时尚插画的衰落时期及其代表画家
1948年美国发明了无粉腐蚀法,照相制版开始获得广泛的使用,使得照片可以大量的出现在杂志当中。大众的审美喜好也因新技术的到来开始转变,更加偏爱于照片的写实、精细和清晰感。于是时尚插画走向了其将近40年的衰落期。然而在这段时间里仍然有一些令人尊敬的时尚插画家用他们的才华和坚持活跃在时尚领域。为时尚和我们带来了非常优秀的审美体验。这些大师包括黑内·戈胡(Rene Gruau)、埃德蒙德·齐拉兹(Edmond Kiraz)、安东尼奥·洛佩兹(Antonio Lopez)。

黑内·戈胡

安东尼奥·洛佩兹
黑内·戈胡(1909-2004)是20世纪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时尚插画大师之一。他出生于意大利,1948年曾经与Harper’s Bazar有过一段时期的合作。但是最著名的代表作是与迪奥品牌合作的“NEW LOOK”广告插画。并在其后的1950年间与迪奥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绘制了大量的精美而有创造力的插画。他同时也为巴伦夏加、夏帕瑞丽、纪梵希等著名高级时装品牌绘制了广告插画。除了与时尚界合作之外,他还为巴黎著名的“丽都”夜总会和“红磨坊”绘制了很多惊世骇俗的广告插画。黑内·戈胡拓宽了时尚插画的应用领域,使时尚插画不仅仅是一种表现、传达服装设计的手段,更让人觉得是一种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不仅出现在杂志的封面和内页中,它更是巨大时尚业中营销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让人们认识到没有插画的广告圈是不完整的。并且黑内·戈胡还向人们展示了手绘时尚插画是一种“视觉的奢侈品”。
黑内·戈胡的画风大胆奔放具有强烈的画面对比关系,尤其注重人物外轮廓线的强调与表达。并借鉴了伯纳尔和劳特莱克的绘画风格,其后又受到日本浮世绘大师歌川广重及中国水墨画的影响。“时光不淡浓墨,潮流不洗风格”,色彩运用浓郁而明快通常以大面积净色为背景来衬托主体人物,达到一种主次极为分明的强节奏美感。

黑内·戈胡作品
他曾说:“线条就是我的风格。一条线,是所有艺术的基础。一条单线就可以勾画出大小、高贵与否的感觉。”无论从设计师的角度还是从画家的角度,黑内·戈胡都为后人提供了理解时尚艺术这一抽象事物的崭新视角。
埃德蒙德·齐拉兹于1923年出生在开罗,父母是美国人。二战后他移民到了法国巴黎,刚开始的职业是作为一个政治漫画家。1959年他开始为法国杂志Jours de France工作,于是他绘画的内容也从政治题材转向漫画人物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幽默揶揄风格开始稳定和成熟起来,并以此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标志性角色,他叫她“LES Parisiennes”巴黎女郎。“巴黎女郎”们通常身材修长纤细并拥有着标志性的大长腿、性感而妩媚,一个满不在乎的眼神,举手投足间自然流露的媚态,还有她们任性、自我的本能,总是徘徊在天真与狡猾之间,叫人忍俊不禁而爱不释手。齐拉兹说:“我的艺术灵感都来自于巴黎街头,看两个女子坐在露天的小咖啡馆里,一边喝咖啡,一边聊天,真是一件让人非常着迷的事情!”
60年来齐拉兹为《法兰西日报》(1964-1987)、Gala(1995-2000)、Vogue《魅力》《花花公子》等杂志绘制了大量精美的插画,还有妮维雅(Nivea)等知名时尚品牌。

埃德蒙德·齐拉兹作品
安东尼奥·洛佩兹(1943-1987)是在时尚插画整体上处于低谷的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这30年中,唯一一位没有被照片的潮流所淹没,反而大放异彩的插画家。安东尼奥·洛佩兹的插画作品准确捕捉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尚。他喜欢采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墨水、木炭、水彩、偏光膜、甚至是宝丽来胶片,都是他喜爱的工具。而他的作品的灵感风格同样丰富多彩,不论是古典主义、超现实主义还是迷幻主义,他都能用利落挥洒的笔触和浓墨重彩的色块轻松呈现。这种张力十足的创作方式为作品注入了非凡的生命力,也成为这一时期叛逆性服饰的象征。
安东尼奥·洛佩兹1943年出生于波多黎各,在他7岁的时候,全家移居纽约。这个每天帮助母亲刺绣,为父亲公司旗下模特化妆的小孩子一开始全力以赴地希望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家,却阴差阳错投向了绘画的怀抱。12岁的他获得了特拉普根时装学院(Traphagen Schoole of Fashion)服装设计专业针对青少年的奖学金,由此开启了他在时尚创作上无与伦比的精彩生涯。但真正让他在时装领域名声大噪并为人熟知的,是他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期间与他在纽约时装技术学院(FIT)认识的老朋友Juan Ramos合作的一系列时尚作品。二人通过摄影和绘画的完美结合为当时时尚界的Icon“偶像”们留下了独一无二的作品,那些被拍摄创作的潮流先锋们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Antonio’s girls”。

安东尼奥·洛佩兹作品
(6)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期时尚插画的复兴和多元化时期及其代表画家
在20世纪的后半叶,时装插画一直面临挣扎求生的境遇,直到80年代,迎来了自己的复兴。这一复兴可以从以下几个表象体现出来:一批新生代的艺术家通过La Mode en peinture(1982年)、《名利场》(Vanity,1981年)、《视觉大富翁》(Visionnaire,1991年)等杂志的平台而声名鹊起;纽约帕森斯学校、纽约时装技术学院、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伦敦时装学院开始开设时尚插画课程;并先后培养出一批著名的时装插画家,如格莱蒂斯·派林特·帕尔玛、玖·布洛克·勒赫斯特、克莱尔·斯莫利等;电脑辅助绘画软件的出现使多媒体绘画、手绘插画与摄影的结合变成了可能,电脑技术使时尚插画艺术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好地推动了时尚插画的发展。
时装画并没有被时尚摄影所取代,究其主要原因有:一方面,人们开始对写实的照片产生审美疲劳,而轻松愉悦富有创意的插画丰富了人们对时装的幻想,满足了人们对美好时尚生活的向往而出现的一种心理需求。另一方面,摄影和绘画本来就不相冲突,他们都属于艺术的范畴,只是在表现工具和技法上有所不同。在Photoshop、Illustrator等修图软件问世之前,摄影的主要特点就是纪实并且使用时间短。而绘画的特点从来都不是纪实,而是表现,表现艺术家眼中、心中的那个主观形象。因此安东尼奥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不完美、画才完美。”说明哪怕是世界上顶级的模特、美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而摄影的纪实性通常难以规避这种不完美,但是绘画可以做到。因为绘画可以自由地创造、自由地表现,以达到最完美的状态。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摄影技术和电脑技术这么发达的今天,仍无法取代绘画的根本原因。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不断地有新的时尚画家出现,比较有影响力的插画家有:大卫·当顿(David Dounton)、阿图罗·艾林纳(Arturo Elena)、劳拉·莱恩(Laura laine)、李察·基尔罗伊(Richard Kilroy)等。

大卫·当顿

阿图罗·艾林纳

劳拉·莱恩

李察·基尔罗伊

大卫·当顿时尚插画作品
大卫·当顿1959年出生于英国,刚开始学习的是平面设计,毕业之后为小说、食谱等创作插画。在经历了一段默默无闻的时光后,大卫·当顿终于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折点。1996年,受聘于《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为巴黎高级定制服装画插画,从此以后,他在时尚界迅速蹿红。
大卫·当顿绘画风格的最大特点在于造型元素的对比,有点与中国的写意画类似。他喜欢运用黑色线条与纯色块面进行对比、粗重的轮廓线与细节线进行对比、有色与无色进行对比,使整个画面呈现实实虚虚、强强弱弱的节奏感。并且他善于抓住模特的面部特征,进行局部写实、整体写意的效果,寥寥几笔就可以很生动地勾勒出人物的神情,他被称为时尚插画界的写意大师!
阿图罗·艾林纳1958年出生于西班牙,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天才插画家。作为当今西方首屈一指的风格主义大师,雄霸了Vogue杂志二十多年的时间。
从他的插画风格来看具有以下几点:①把人体拉长到极为夸张的程度,强化女性身高比例和胸、腰、臀之差,使模特性感妖娆的同时还略带有一种邪魅的感觉,让人想仔细看其究竟但又心生胆怯,这无疑从他的绘画语言里展现了高级时装的一种冷艳、高贵、极致性感但是又让人难以靠近的感觉。②他喜欢在画面中强化人物姿态的动势,使画面充满视觉的张力。③对人物头部、服装及配饰都进行了写实而细致的刻画,以突出人物的质感和画面的精彩部分。细腻的笔触、写实的功底、独特的造型都展现了画家良好的绘画表现能力和对时尚的理解。

阿图罗·艾林纳时尚插画作品
劳拉·莱恩是近些年来国际上炙手可热的时尚插画师,她来自于芬兰赫尔辛基。她的画风总是被冠以“鬼魅妖冶”“神秘魅惑”等词。她的作品风格独特能让人第一眼就留下深刻的影响,人物形象妖娆而神秘,都拥有着一头丰盈的长发,长发时而飘散随风又时而拧聚成团,时而柔美如水也可能铸成一座雕塑……总之在她的画面里最引人注意也是最有张力的部分就是人物的头发造型。为了强调发型和身体的扭动之势她弱化了人物手、脚的部分,这样使视觉焦点更加集中,画面效果更加突出。她还钟爱黑白的强烈对比,笔下的绘画多以黑白为主,或是以黑白为基底而辅以淡淡的颜色。

劳拉·莱恩时尚插画作品
劳拉·莱恩喜欢将插画与摄影相结合来进行时尚品牌插画创作。在插画人设与产品的组合与互动之间,向消费者讲述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并能完美地阐述产品的细节和设计亮点。她插画中的女子犹如一个个鬼魅精灵游走嬉戏在各种女性钟爱的事物——鞋子、包包、香水……上。这种有意味的组合使得原来静态的产品也变得鲜活了起来,仿佛在童话故事中一般。
李察·基尔罗伊也是近些年时尚插画界出现的一位青年才俊。他出生于英国,毕业于利兹艺术设计学院。他首次作为时尚插画师被业界认可是在2010年。在这一年他被迪奥品牌和萨默塞特府邀请为展览René Gruau And The Line Of Beauty创作插画作品。在这一次展览之后他得到了多个品牌的邀约和订单,逐步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可。在2013年的4月,他的一系列作品成为了维多利亚和艾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永久的珍藏。2015年他出版了一本关于男装的时装插画集Menswear Illustration,在这本书里李察·基尔罗伊以自己的视角审视艺术,表达了内心对时尚的理解,书里有多幅与各大品牌合作的插画,也有纯粹表达自己的个性想法的画作。我们从他的画作中看到了插画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
简洁的色块与写意的画法是李察·基尔罗伊的绘画风格。极简主义的概括用笔与写实主义的细腻刻画都在他的画面里得以融合与体现。这种极重、极轻的画面强对比组合则变成了他的绘画特点,一种如重金属音乐般的节奏感。

李察·基尔罗伊时尚插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