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L学习者英语派生形态意识与阅读能力关系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阅读是一项复杂的认知活动,读者通过与文本交互获取信息。在此过程中,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并行发生。近十几年来,在简单阅读观和技能构成研究法的启发和指导下,随着认知科学和心理语言学对儿童读写技能习得和发展的研究逐渐深入,形态意识这一低层加工技能成为阅读研究关注的一个热点。

形态意识指学习者对语言中最小的意义单位语素以及单词中语素的组合模式进行反思和操控的能力。已有的研究表明:形态意识与阅读理解正相关;词汇广度是形态意识影响阅读理解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之上,最新的研究开始探究形态意识如何影响阅读能力。但是因为这些研究刚刚起步,在受试的广泛性、变量测试的效度和信度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的适切性等方面都存在不足,特别是在研究设计上,因为缺少一个统一的概念框架,变量的选择和界定过于随意,从而降低了研究结果的可比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改进和完善前人的研究,我们决定以我国某大学一年级新生为受试,考察他们在英语方面的派生形态意识 沿用常规的做法,以下用“形态意识”指称“派生形态意识”。与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调查我国大学一年级新生的英语形态意识,二是揭示形态意识影响阅读能力的内在机制。其中,第二个目的是本研究的重点,具体地讲,我们试图回答:形态意识是否以单词识别、词汇广度、词汇深度和语法知识为中介间接地影响阅读流利性和理解准确性?在控制这些间接的影响之后,形态意识对阅读流利性和理解准确性是否有直接的影响?以上影响路径的相对权重大小如何?

本研究采取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方法。定量研究指对形态意识、单词识别、词汇广度、词汇深度、语法知识、阅读流利性和理解准确性七个变量通过测试的形式进行量化,然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工具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构建形态意识影响阅读能力的模型。定性研究指对部分受试进行访谈,旨在更好地解释定量研究的结果并针对我国的英语教学实践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通过分析形态意识测试的结果,同时结合受试在访谈中的发言,我们发现我国大学一年级新生已经具备基本的形态意识,能够较好地辨识语音和拼写透明派生词的语素构成,但不足的是,他们对词缀句法功能的掌握稍弱,并且在分析不透明派生词的形态结构时有捉襟见肘之感。我们建议在英语教学中,对形态知识讲授的深度和系统性应予以特别的关注。

关于形态意识促进阅读能力的方式和途径,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

第一,形态意识分别以单词识别、词汇广度和语法知识为中介间接地影响阅读流利性,三条路径的中介效应大小相近。

第二,形态意识影响理解准确性的路径有五条,分别是:①形态意识→词汇广度→理解准确性;②形态意识→语法知识→理解准确性;③形态意识→单词识别→阅读流利性→理解准确性;④形态意识→词汇广度→阅读流利性→理解准确性;⑤形态意识→语法知识→阅读流利性→理解准确性。就单词识别、词汇广度、语法知识和阅读流利性的中介效应大小而言,从大至小依次是词汇广度、语法知识、阅读流利性和单词识别,其中单词识别的中介效应远小于其他三个变量。

第三,以阅读能力为潜在变量,以阅读流利性和理解准确性为其观察变量,形态意识分别以单词识别、词汇广度和语法知识为中介间接地影响阅读能力,三个中介变量的效应从大至小依次是词汇广度、语法知识和单词识别。

本书以实证数据为支撑,构建出揭示形态意识影响阅读能力内在机制的模型,拓展和深化了已有的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二语阅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上对同类课题的开展有借鉴价值,在实践上对我国的英语教学特别是形态意识和阅读教学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本书是在笔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和润色而成。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 沿用常规的做法,以下用“形态意识”指称“派生形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