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音学报·第13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陈述—疑问语句的声学分析

2.1 语料设计

本实验设计的语料为不带疑问词的主谓结构是非句,同一组陈述句和疑问句韵律特征相同。为了避免句子结构不同对语气造成影响,句子是三音节简单句,没有歧义;句末字形成了包含普通话四个声调的对照组。实验语料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语料

2.2 实验方法

发音人为某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师,男,30岁,普通话一级甲等,对字音、语气把握精准。录音设备为联想小新AIR电脑,RODE NT-USB电容话筒,录音软件为Adobe Audition,采样频率为22050Hz,量化精度16位。录音环境为安静的室内。

2.3 声学分析

2.3.1 基频

采用北京大学语音乐律实验室编写的脚本,用Praat软件提取基频,对时长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句中每个字等距提出11个基频值,从而得到每句话的基频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四组句子的基频值

从图1可以看出,疑问句的平均基频均高于对应的陈述句,与前人研究一致[13,18,23]。主语“他”在陈述句中,基频平缓下降;在疑问句中,保留了平调特征。否定副词“不”,在陈述句中调型呈现平缓下降。但在“他不去(陈)”中,“不”变调为升调,但由于时长过短,调型呈现为平调。而“不”在疑问句中,保持单字调的调型。在四个陈述句中,阴平句末字“吃”保持了单字调的调型;阳平句末字“来”,声调先下降再回升,呈现为曲折调。上声句末字“走”,单字调是降升调,在陈述句末变为低降调,上声拐点消失,不再上扬;去声句末字“去”保持高降调调型不变为半上。在四个疑问句中,句末字调都完整保持了单字调的调型,这和林焘和王理嘉[18]提出的疑问句的句末音节保持本调调型的观点一致。

2.3.2 时长

从句子时长来看,不论句末字调是几声,陈述句的句长短于对应的疑问句,句末音节时长也短于对应疑问句的句末音节,如表2所示。从句末字长占句长比重来看,除了句末字调为阴平的情况,其他疑问句的句末字长占比均高于陈述句。这也说明了疑问句中非句末音节的长度被压缩,句末音节的长度被延长[14]。在前人研究中已知,单独改变句子时长几乎对陈述—疑问句感知没有影响。在实验中,依然将时长作为一个有用的参数,主要目的是增强合成刺激样本的自然度。

表2 四组句子的句长及句末字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