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音学报·第13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引言

根据汉语的语气研究,可将句子划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但是关于汉语语句之间的感知范畴,还没有人做过研究。前人对陈述句和疑问句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法层面,在语音层面主要进行陈述和疑问语调方面的研究。近年来,通过改变某个表征语调的声学特征进行陈述句和疑问句的感知研究越来越多。

音高变化模式无疑是语调感知的重要影响因素。一些学者认为,语调研究应着眼于整个语句。沈炯[21,22]认为汉语语调的有声性主要体现为全句声调音域高音线和低音线两方面的调节,语调是调冠、调头、调核、调尾四部分分段配合的整体变化。他还明确指出:“语势重音和节奏对边缘线的调节是相邻音节之间的事。语调是在它们基础上的全句性调节。”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应着眼于句末音节对语调表达的关键作用。林茂灿[17]通过调整边界调F0曲拱的斜率和音阶改变陈述语气和疑问语气。采用回声问句进行听辨实验,结果表明回声问句的疑问信息大多数存在于句子最后一个韵律词的末尾和(或)其前面一个重读音节。王韫佳[23]人工改变了句子中有关音节的音高参数,降低或抬高句中某些音节的高音点或者低音点,同时将句末音节进行替换。结果表明疑问句句末音节的音高、音质和音长特征是疑问语气的重要表达手段。胡项杰[11]以中美学生朗读的带疑问词、不带疑问词的是非疑问句和相对应的陈述句作为刺激样本,让汉语母语者进行听辨实验。听辨结果表明句末字调上升尾巴的有无、调阶、句末字调起点的高度等都是区别陈述句和疑问句的可能因素。

然而,在语调感知的研究中,除了音高,还有其他声学特征起作用[10][24]。蒋丹宁、蔡莲红[14]利用语音合成技术将疑问句的部分声学特征映射到对应的陈述句中,修改平均基频、基频曲线、平均能量、能量曲线、平均时长、时长曲线等声学参数。被试对听到句子的疑问程度进行打分。实验结果表明,在修改基频曲线包络的前提下,同时修改平均基频、能量和时长特征能够提升疑问语气的感知水平。朱瑶、顾文涛[28]研究了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对陈述和疑问语气的感知。文章分别以陈述句和疑问句的自然语料以及时长归一化后的合成语料为刺激样本,让健听儿童和分别处于单模和双模状态下植入人工耳蜗的儿童为被试,进行听辨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植入人工耳蜗的儿童在单模和双模状态下的语气感知能力均弱于健听儿童,而单模状态下的语气感知能力又弱于双模状态。健听儿童和双模儿童对时长规整后合成语音的辨识率显著低于自然语音。这说明感知陈述与疑问语气时,音高和时长的信息相容很重要。

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拟通过改变陈述句和疑问句中对应的基频、时长、能量等声学参数合成刺激样本进行听辨实验,来探索陈述句和疑问句之间的感知模式和句调的感知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