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交互内外饰设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内外饰智能交互场景设计流程

场景设计就是以场景的各要素为出发点,通过对目标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提炼,构建完整的使用场景,进而开展产品及其底层电气架构的设计。场景设计流程主要包括场景研究、需求分析和架构设计三个主要阶段。本节将通过某一类用户的某个场景实例来解释场景构建的方法。

一、场景研究

1.用户模型构建

用户是场景中的重要元素,通常情况下,对新产品定位的分析都会从目标用户的研究开始。汽车企业会根据总体目标和产品策略,结合行业形势提出新产品的主要目标人群,如中产以上人群、“90后”、上班族等。在进行汽车设计开发时,还会将目标用户细分为多个子用户群,确定其中的主要子用户群和次要子用户群,并分别建立用户角色模型。

用户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用户的需求点,其开展方式主要包括研究观察、用户访谈、焦点小组、问卷调研等。通过对调研信息的分析和提炼,构建用户模型,收集用户需求,同时研究场景的关键要素,包括时间、地点、意图和做法等。

1)时间可划分为用户在上车前、上车时、驾驶中、下车时、找车位时等。

2)地点可划分为用户在车内还是车外、前排还是后排等。

3)意图是指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如办公、娱乐等。

4)做法是指用户使用产品的具体方式,如打开导航、使用转向盘开关切换音乐、打开天窗等操作。

基于用户调研,工程师可以获取基于单一场景的用户需求,为全面的场景构建奠定基础。

2.情景剧本构建

根据用户模型,梳理调研中关于此类用户的生活轨迹,进而构建情景剧本,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通常,构建情景剧本时,要求以用户的视角和描述性的语言,客观真实地描述整个使用过程。如表2-2所示,以年龄为25~40岁的上班族作为主要子用户群构建其游玩的情景剧本。

表2-2 情景剧本——游玩

3.用户需求构建

通过对情景剧本的分析,提炼用户需求并挖掘体验提升点,然后进行场景分类,最终整理得到目标用户的需求列表。表2-3所示为基于情景剧本的案例,分析和整理获得以年龄为25~40岁的上班族作为主要子用户群的游玩需求列表。

表2-3 用户需求列表——游玩

二、需求分析

1.基于用户进行优先级确认

汽车使用群体非常广泛,用户需求的差异化也非常严重,因此在进行需求分析时,应根据主次用户进行优先级的排序。通常,当主要用户的需求与次要用户的需求发生矛盾时,以主要用户为主,确保主要用户需求的开发。对于次要用户的需求,应按照实际开发情况进行有选择性的开发,以实现一定开发周期内资源的高效利用。

2.基于需求进行优先级确认

在进行需求分析时,除了按照主次用户排序外,还应对需求本身进行优先级排序,以便进行项目的整体平衡,也能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此外,在这一阶段可初步确定各需求的潜在实现方式。

在KANO模型中将用户需求按照三个等级进行划分,具体分为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

1)基本型需求是指用户认为产品必须满足的属性或功能,否则会影响用户最基本的操作和体验。

2)期望型需求是指为更好的用户体验而设计的非必须性的功能服务,这样的需求来源可能是用户的明确需求,也可能是待挖掘用户的潜在性需求。

3)兴奋型需求是指提供给用户意想不到的惊喜属性或服务。此类需求若没有也不会对产品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若有,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用户的黏性。

因此在需求优先级排序时,通常按照从基本到期望再到兴奋的过程进行优先级排序。表2-4所示为基于用户需求的列表,按照需求类型进行分类整理,并初步确定潜在的实现方式。

表2-4 用户需求分类表——游玩

三、架构设计

1.关键场景构建

在需求分析阶段对满足用户需求的方式有了初步的设想后,应构建关键场景,其目的是在场景中定义用户与产品之间的关系,确认用户与产品之间最合理的交互方式。关键场景构建是基于用户角色模型、时间、地点、需求及其实现方式等要素,搭建一个完整的场景。在构建关键场景剧本时还要对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情绪变化进行追踪,剧本中应包含用户的情绪变化,用以帮助工程师理解用户期望,明确用户在场景中的态度。表2-5所示为以年龄为25~40岁的上班族作为主要子用户群构建游玩的关键场景。

表2-5 关键场景构建——游玩

2.基于场景的电气架构设计

在关键场景搭建完成后,需经过详细的工程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技术成熟度、开发周期可行性、空间布置可行性、造型可行性等。通过可行性分析选出合适的技术方案,然后基于场景进行底层电控架构设计,如图2-4所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图2-4 基于场景的控制架构设计

(1)功能拆解

对搭建的各个场景进行拆分,具体到各个子系统,并识别分析出核心电控功能,即整个控制执行的大脑,并对各个功能间的交互方式进行设计。

(2)子系统设计

拆分出子系统后,制定出各自系统的原理框图和控制原理图,并启动子系统设计规范的编制以及信号表的定义和完善。子系统设计规范中包含所有该子系统功能的详细描述,具体包括所要实现的场景、信号的处理逻辑等,细致到对每一种颜色和声音的选择以及要求。

(3)控制器的开发

控制器的开发分为软件开发和硬件开发,包括硬件选型设计、软件架构设计、软硬件联合调试、实车标定、电子系统的验收测试等。

(4)评审和优化

待软硬件设计工作完成后,开始进行子系统功能场景的评审,评估效果和控制功能逻辑是否合理有效,之后进行整车全场景评审,记录问题点并优化对应的控制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