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中文测试:语言理论与测量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问卷的设计与实测

1.1 调查问卷设计

1.1.1 个人背景信息

此次调查采用清华大学中文国际教育研究所的“中文学习情况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调查被试的个人背景信息,涉及被试的母语、汉语学习和考试经历、性别、国籍、学历、年龄等方面。因为母语类型和学习第二语言的时间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普遍认同的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本文中,我们也重点对这两个要素进行了调查。此外,性别因素对语言习得的影响也存在争议。一般认为,女性更擅长语言的学习,因此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也特别考查了性别因素对被试汉语考试的看法和自身汉语能力的看法是否有影响。同时,我们也参考了被试学习汉语以及参加汉语考试的目的和动机以及是否具有其他第二语言学习经验等因素,具体见图3。

图3 个人背景信息调查的内容

1.1.2 被试对汉语考试的看法

第二部分主要是测量被试对最近一次参加的汉语考试的看法,这也是本文调查的重点。通过对这部分的分析,我们了解到被试对汉语考试的看法、态度、需求等,主要包括考试的难度是否合适、考试能否反映自己的真实汉语能力、考生偏爱的考试类型和方式、考试的后效等几方面的问题,具体见图4。这部分调查采用李克特四度量表,1代表“非常同意”,2代表“同意”,3代表“不同意”,4代表“非常不同意”。

图4 被试对汉语考试看法的调查内容

考试的类型分为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四大部分,这是大规模统一语言水平考试中经常采用的四类考试类型。我们要考查被试对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四大部分的态度。

考试的方式部分,我们主要考查被试对直接型口语考试和半直接型口语考试的态度,以及对纸笔测验和基于计算机的测验的态度。

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口语测试根据形式的大致分为两类:直接型口语考试(Direct Oral Test)和半直接型口语考试(Semi-direct Oral Test)。半直接型口语考试主要包括录音口语考试(Tape-mediated Oral Test)和机助口语考试(Computer-assisted Oral Test)两种形式。直接型口语考试以面试(interview)为典型代表,指考官直接面对考生进行交流以考查其口语能力并即时评分,可以较为真实地测试考生的交际能力。一般而言,半直接型口语考试更适用于信度要求较高的大规模标准化考试,而直接型口语考试更适用于分级考试和课程评估测试(Stansfield,1991)。

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基于计算机的测验(Computer Based Test,CBT)逐渐兴起。不同于传统的纸笔测验(Paper & Pencil Test,P&P),CBT的题目储存在服务器终端上,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到指定地点,被试在考试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答题。在这一部分,我们也考查了被试对纸笔测验和基于计算机的测验的态度。

在后效上,我们考查考生在通过汉语测验后,是否能顺利地用汉语完成课堂讨论、日常写作和论文写作等任务。

1.1.3 被试对自身的汉语能力的看法

为了考察造成考生对汉语考试形成某种态度的深层原因,我们同时还调查了被试对自身的汉语能力的看法。问卷的第三部分主要就是测量被试对自身的汉语能力的看法,同样采用李克特四度量表,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汉语能力能否满足日常学习、生活需要、用汉语完成不同任务的难易程度以及被试对不同的汉语学习任务的看法等几方面的问题,见图5。

图5 被试对自身汉语能力看法的调查内容

1.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次的问卷调查对象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以接受学历教育为目的来华进行学习的留学生。我们以193名2018年9月进入清华大学学习的留学生作为测试样本。参加测试时,这些留学生刚刚完成选课任务,还未进行正式的汉语学习。

问卷在课堂上集中发放,集中收回,发放问卷193份,回收193份,其中有效问卷19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