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辞职”了
2017年1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也是农历腊月初八。村里先前被黄风刮断的树枝还在摇摇晃晃,新来的寒风干脆把它们折断在地,飞舞的枯叶惊走了电线上落着的鸟,天空中飘零的雪花转出的不是美丽,而是一地的孤寂。我收了院子里晾晒的被褥,整个宿舍里只有风的咆哮怒吼声和自己急促的心跳声与咳嗽声。办公室桌前十几个档案盒终于整理好了,得送到乡政府审核。
常晓琴大姐是乌镇乡政府扶贫办的主任。她是我扶贫工作中的好老师。她工作一丝不苟,为人谦虚,除了生病时看不见她的笑容外,其余时间都是先微笑致意方才开口说话,是满面春风的女人。与常大姐相处的一年多时间里,工作中感受的是她安静且坚定的力量,生活中感知的是她给予我的理解和包容。我在她的关怀中被鼓舞着,即使是填写不完整的报表、修改不太完善的卡册都能被很好地完成。我们俩经常在乡政府的院子里交谈,都能说上一个小时的话,谈工作,教方法,聊驻村的趣事。
我抱着档案盒又去找她时,她的办公桌一如既往地堆满文件,旁边又新增了不少药盒,感冒药、消炎药,显然她又在带病上班。几个用过的纸杯还没来得及收拾,看样子是刚刚走了一拨人。她一看进门的人是我,赶紧接过我抱着的一摞档案盒,拉了凳子让我坐,又从暖水瓶里倒了杯热水递在我手里:“喘口气,喝杯热水暖一暖。”可是,被冻僵了的手,捧着滚烫的水杯,手指钻心地疼。伴着剧烈的咳嗽,手里的水杯被我震落在地,热水四溅。
她一边看档案一边给旁边的同事说:“你们看看人家这整理的档案,字迹工整,咱乌镇的工作队要都是像市公安局这支工作队一样的话,扶贫工作就没有问题了!”常大姐看我咳得厉害,合上档案,让我先回家休息,余下的她回头看完找人捎过去,省得我来回跑。本来打算等她看完档案后就回村里修改,这样一说,我决定给自己放假先回家。
我从乌镇乡政府走出来,开车行至神泉堡一段时,地面积了冰雪,我感觉车子打滑飘了起来。怎么办?驾考时仅有的知识,今天有了实践的机会,刹车不敢踩死,油门也不敢加,方向盘不敢猛打,但车子却不听我的使唤,顺着公路快速向前滑行,一头撞上前方拐弯处的大门。我跳下车来,顾不得寒气,双手撑在结冰的地面,半跪着趴着看我的车底,所幸只是左大灯外罩壳碰碎了。我鼓足勇气吞下嘴里嚼碎的脆弱,继续小心翼翼行驶在寒冷的公路上,我要快快回到妈妈身边。
2017年4月初,陕西省扶贫对象核实及数据清理工作全力展开。榆林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吹响了新号角,集结全市各单位及驻村工作队,在2016年度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基础上再次进行贫困户核实。
我的父亲有过农村生活的经历,即使后来在城市里工作,他也从未忘记乡村的人和乡间的路。当我取得一些小成绩,他奖我漂亮衣服,也送我细心叮嘱:精准识别是做好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工作,入户走访要勤,统计数据要准,登记在册要清;依靠村里队干,争取组织支持,不要错评、漏下一个贫困户……听老爸的话没错,从入户走访的第一天起,我们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就在建档立卡工作的稳、准、实方面达成了共识:现在统计得细一点、实一点,哪怕累一点、慢一点,都是为了避免将来的推倒重来,以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贫困户的识别过程中,我们会本着“户户不漏、凡贫必进、凡进必严”的原则,进行前期宣传、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做到了贫困户识别精准。
这条我们往返无数次的小路如今已不见
正在建设的刘家峁村村委会,小路消失,彩钢房也盖起来了
庆幸的是,我们的小小成绩被老百姓看到了,被局领导看到了,被各级党委、政府看到了。他们不仅看在眼里,还记在心上。正是梨花开时,好消息也不期而至。驻村工作队又来了两名得力干将李波和陈浪浪。两个小伙子长得精神,做事精干,文字功底也好。接到通知的第二天,就跟着我和党琴进村入户走访,熟悉村情。
陕北的黄土高原如同沧桑的老人,层叠曲折的梯田和深邃厚重的沟壑,如同老人额头的皱纹;窑洞里栖居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民,他们一张张被岁月包浆的脸和一双双被时光打磨的手,在我们的眼里都是淳朴与善良。风趣幽默的波弟时不时在行进中为我们唱歌儿来缓解工作的紧张枯燥,“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飞翔在辽阔的天空,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温文尔雅的浪浪会冒出诗词:“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和他们在一起,繁重的工作变得轻松、快乐起来。
张家沟的沟沟坎坎、刘家峁的山梁梁上、玉家沟的泥洼地里,都留下我们的深深浅浅的脚印和爽朗的笑声,我们变苦为乐,连太阳和月亮都为我们歌唱。4月26日,正在入户核对数据,我接到了市扶贫办社会扶贫科的电话:全市整合驻村联户单位,合并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市公安局保留一个帮扶村。我立即向市局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殿玺请示。经过领导小组办公室商议确定,保留刘家峁村。
美丽的刘家峁驻地全貌
扶贫路上,我没有后路可退,只能前进
虽然少了张家沟村与玉家沟村的帮扶任务我们轻松很多,但真正面对告别时,却心有不舍。那些与村民一起吃苦、一起快乐的往事如画卷般展开。两年多,贫困户们由原来的生分到慢慢地与我熟悉起来,只要看见我在村委办公室,都愿意过来与我聊天。他们知道我嗓子不好,端来南瓜汤、蒲公英水给我养嗓子。
村里的粉条厂、小广场,端着面汤的张家大姐、吼我们办残疾证的张家大叔,也成了甜蜜的负担。我开始想念村民们的争吵声,怀念与他们在微信朋友圈卖粉条的细节,想念镇上赶集时他们塞到我手里的红枣,怀念与村民们在办公室灯下聊家常不肯回家的场景。
离别是云散,相逢是云聚,云散云聚都不影响天空的美丽。2017年5月2日,驻村工作队迎来了第三次人员变动。因工作需要,重新组建驻村工作队。市局政治部副主任苗林暂时代为第一书记,队员由我、李波、陈浪浪组成(局党委考虑到扶贫工作的延续性,保留原工作队队员一名,党琴、李凝退出了工作队,我同意继续保留工作队队员职务,但因本人声带治疗原因,申请辞去队长职务)。次日上午,市局召开精准扶贫领导小组会议。下午,苗林副主任就带领我、李波、陈浪浪到驻村地开展工作。
我们大家期待的春暖花开,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