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景:女警扶贫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我是驻村工作队队长

日子晃呀晃呀,就来到了2016年。

3月的陕北依然寒冷。宿舍里洗完头不敢出门,头发会结冰,易感冒。来村里一年半了,生活条件艰苦、饮食习惯差异都能慢慢适应,就是上厕所和洗澡,实在难以忍受。农村厕所简陋,多为院外露天旱厕。冬天还能将就,一到夏天,粪水暴露,蚊蝇蛆虫滋生。我找过就近的田地解决“紧急情况”,时间久了,手纸没地儿扔,加上女人家的月事,让人发现了该多难为情。于是,我从家里拿了好多黑色的大塑料袋,小心翼翼地二次包装,然后集中起来,周末回城的路上扔进垃圾筒。

人就是这样,有些东西不用它时,确实想不到。比如农村夜里的路灯。村民们习惯了没有路灯,每日地里的农活儿,都自然集中放在了白天,他们和太阳赛跑,把白天的分秒握在冻裂的双手中,抓在额头的汗水里。周而复始他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勤俭节约,不多亮一分钟的灯泡,不舍得多用一滴水。农村的夜晚比城里来得早,见不到几家亮灯的农户,静悄悄的,连风吹树叶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刚来村里的时候,还真以为没通电。村民每日洗漱的次数比城里人少,很多人并不刷牙。如果不是去镇上赶集,他们不怎么梳洗打扮。环境真是改变人,我竟然也早晨起床只刷牙漱口,不洗脸了。如果不是迎接检查,或者入户走访,我甚至到中午都不洗脸。洗澡的问题,也好凑合,冬天出汗少,一周回一趟家洗一次就行。到了夏天,接盆水,拿毛巾擦一擦算完事。

旱厕里的蚊蝇蛆,造成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高发,部分村民卫生意识差,牙龈、牙周疾病不在少数;村民们眼病知识普及率不高,不太注意用眼卫生,儿童在发育期间不重视眼睛的养护,老年人则认为眼病不会危及生命,眼疾在我们的贫困村里也多见。

驻村工作队的成员、人数没增,但多了个玉家沟村需要帮扶,多一村人就多了一份责任和压力。可喜的是党琴妹妹怀上小宝宝了,祝福声中琴妹妹也像之前我患病时那样说:“姐,你们外面多跑,我家里多干点活儿!”我是女人,我怀过孩子也生过孩子,山路崎岖,舟车劳顿,我可不想让她受这苦。我们的任务是帮扶刘家峁25户、张家沟44户、玉家沟15户,共计84户的贫困人口。我们需要对接的人也多了起来,有张家沟村书记张锦宝、村主任张连东,玉家沟村主任刘生彪,刘家峁村书记刘锦春、村主任刘希东,还有乡镇帮扶干部魏旭烨,第一书记张耀瑞、张冠军。有时我和凝妹妹会张冠李戴,他们丝毫不介意。

一年多的走访帮扶、入户调研,我们基本弄清了贫困原因:患病、身残、供学生、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等。怎么办?夜静时,我对着桌前那盏灯发呆。天亮时,我望着眼前这些人心疼。

作为工作队队长,如何带着他们走出贫困?我在镜前第一次发现了白发,右边那么一撮,十几根。我赶紧再扒拉左边,发现也有。

来乡村工作和生活,让我变得愈发感性,一句话,一个眼神会让我热泪盈眶。我去县城办事,到组织部领取新下发的脱贫工作日志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辅导资料,这是要给村民讲党课的资料。佳县县委组织部的高向东是从我们公安口调过去的,第一次见到他时就觉得亲近,他教了我一些如何组织村委班子讲党课的方法。每个给予我帮助的人我都记得,哪怕是句鼓励加油的话,都让我心存感激。

换了新的宿舍,有书相伴的长夜少了孤独

翻新的村委会和驻地办公室

四月春暖,杏花、桃花和梨花次第开放。讲党课的那天,阳光明媚,我折了几枝花放在会议室的水瓶里,三个村委班子成员到齐了,部分党员村民代表也来开会学习了。之前,是不太能请动他们的,现在一天天地熟悉起来,他们有时也拿我说笑:“花花插瓶瓶里是好看,你把树枝枝折了,昂米(方言,我们)的杏子怎能结上树梢梢呀!”我明白,他们不是太想听什么课,他们关心粮食,关心农事,顶多是与我聊聊天。我赶紧撤掉插了花的小水瓶,他们笑得更厉害了:“看人家城里娃娃,就是懂规矩。”我把马尾辫整理了下:“大叔大妈,我不是娃娃了,我是娃娃的妈妈了……”看他们开心了,我就摘了“两学一做”部分内容念给他们听,怕他们记不住,我把“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换成了“学共产党人的规章制度,种好田;学习大大讲话,务好农;做合格党员,当好人”。之后,又顺便与村民们聊了聊今年的帮扶打算,他们感兴趣。那天,乌镇派出所张军副所长带领所里的民警也参加了学习,他在会上就矛盾纠纷排解进行了动员。我们的团队日益壮大。

初夏,我拿出的为村民义务诊疗的活动方案很快得到了局领导的支持。市局行政装备科第一时间派车、出钱,人事科联系了榆林市第二医院的专家、医师。6月8日,我们邀请了榆林市第二医院内科、外科、五官科和中医科的专家组成义诊医疗小分队,将村民集中到张家沟村委会进行义诊活动。医疗小分队对三个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进行了初步筛查、诊断和一般治疗,根据看病群众的身体状况做了详尽耐心的解答,提出了合理化治疗方案和健康指导。这次活动共为200多名在家的村民免费提供了疾病诊疗、家庭常规药品发放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使偏远贫困山区的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得到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受到村民们的一致好评。医疗小分队的成员后来与我成了朋友,但我老给他们添麻烦,今天介绍村民看牙,明天带着村民看眼,他们从不拒绝,还为贫困户开通了绿色就医通道。市局驻村工作队的这次送医下乡义诊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备受关注,媒体、网络纷纷转载报道,认为市公安局将医疗卫生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是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后组织的第一次较大规模活动,参与人数多、涉及范围广(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社会反响好。在此,由衷感谢那些为村民服务的白衣天使。

三个村的公共基础设施虽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改善,但我也迎来了声带疾患第三个治疗期。凝妹妹告诉我她做了眼部手术,暂时上不了班,跟我请假,但驻村工作队的工作不能停,怎么办?

正当我向西安医院的大夫提出延缓治疗的申请时,党琴妹妹打来电话:“丽姐,肚里的孩子七个多月了,孕情基本稳定,这两周你安心在医院做治疗,有事我给咱跑。我同学在交大一附院实习,一会儿电话发你,有啥事你去找他方便点!”我半天没有说话,这是那个夏天我听到最凉爽的话。治疗结束后,我返村上岗。去村里的前一天,我去看琴妹妹,给她带了她最爱吃的锅盔馍。

我走出琴妹妹家的小区,想想琴妹妹再过两个多月就要生小孩了,接下来的工作得我一个人扛了。夜里,我又拿出父亲写给我的信。艰难的时候,我就拿出来读。

从那天起,三个村的秋收、冬储,我与村民一起收获;粉条厂、砖厂产业扶贫调研,我在手机微信朋友圈为玉家沟村卖粉条;猪圈、牛棚、羊场、鸡舍核实养殖产业收入。村里,乡政府魏旭烨大姐不仅工作上指导我,在生活上也无微不至地关心我。张刘军的方便面我没少吃,冠军哥兜里揣着的核桃,六娃哥(张耀瑞)手里拿来的枣饼,锦春和希东兄给我回城的包里装上“糕仙”(陕北杂粮面食),锦宝、连东、生彪兄提来他们的特色粉条……所有食物的背后都是情谊;城里,我去佳县公安局“回娘家”,县局领导和政工、保障部门的战友们问冷暖、送关怀。尤其是县局政工科办公室的灯夜晚也愿意为我亮着,他们帮忙打印、装订……无论县城还是乡村,这是一群有着同样工作背景、同样理想信念的团队。我们朝夕相处,我们熟悉彼此,这份情谊足够我回忆一生。

我的微信朋友圈

我的驻村工作日志

可是,一年四季,有风也有雨。

一些谁也没想到的、该来的不该来的事儿一股脑儿奔涌而至,令人猝不及防!有些无奈无法拒绝,有些无力也无法回避。

“苏队长,你做甚(方言,干吗)着了?不是很忙的话,昂(我)和你说两句话,行了不?”我觉得乡音熟悉,边听边想是谁。

“哦,我城里办事着了,没事,你说,你说。”

“扶贫、扶贫,你把昂(我)越扶越贫!”我被这句话惊到了,赶紧从县扶贫办的办公室门里走出至楼道,担心别人听到电话里的说话声。

“你给昂买的鸡,有一半得鸡瘟了,现在没钱给鸡看病。”我很想听出他是谁,但村里的口音都差不多,我也不是只给他一个人买过鸡苗。

还没等我吱声,他又来了一句:“镇上看不好鸡的病,害得人花路费又去了趟米脂县城,你那阵儿要是不给昂买什么鸡苗儿的话,这些钱就不用花么,更不会为这些碎鸡娃子贴钱!一颗蛋还么(没)下来,又欠下了给鸡看病的债!”

我气不打一处来,好心办成坏事,气呼呼回复:“那这样吧,你把没得病的鸡都杀了吃鸡肉吧,算我送你的!”合上电话的手有点抖,心也在颤。这是我第一次没有和颜悦色地去和农民朋友说话。我调整了一下心情,继续回到县扶贫办对接业务。近一年单打独斗的滋味并不好受。有和你扯皮拉筋的,有梗着脖子跟你一句话能犟半天的,也有不以为然甚至蔑视的……但我知道,淳朴、善良、说话直是老乡们的天性,我必须适应他们不同的表达方式,学会用农民的语言和方式去做农民的事。

没有从事过扶贫工作的人,对扶贫仅停留在“填填表,入入户,争取个资金修修路”的印象和层面上!其实填表、修路、入户仅是我们最基础的工作。全国脱贫攻坚工作到了啃硬骨头的时候,局领导对我们工作队只有一句话的要求:不给市局整体工作拉后腿!榆林市公安局每年都是市级考核的先进单位,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单位年度工作考核,一票否决。

可我的身体不听话,不如我愿,没有安然无恙。大量的表格填写、入户走访、开会培训、总结汇报,不停地熬夜加班,严重缺乏睡眠。我渴望把自己分成八段:一段学习纳新,一段整理台账,一段入户走访,一段争取项目,一段撰写材料,一段联络沟通,一段开会培训,一段总结汇报……

当我全身挂满冰霜时,体温却升到了39.3摄氏度。组织总是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2016年12月19日,局党委召开扶贫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结对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市局领导、各结对帮扶干部、主要科室负责人以及驻村工作队参加会议。驻村工作队只有我一人,向大会汇报当前工作的本应是我,但因高烧导致声带疾患复发,一天三次雾化治疗也没能让我再发出声音来。政治部主任王殿玺是市局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他代驻村工作队做了汇报。王殿玺主任指着我向大家说:“驻村工作两年多了,三位女同志工作认真负责,两年给单位拿回两块先进奖牌。你们都看看苏丽,坐在会场上她满脸通红,不是紧张,是她病得很严重,已经不能发声了,能来会场参加会议已经很为难她了!”

所有参会的人把目光转向了角落里没有来得及换警服的我身上,从他们的目光中我读到心疼、理解和支持。我当着众人的面,没有把控住情绪,低着头,眼泪瞬间夺眶而出,落在手里的工作日志上,模糊了几行歪歪扭扭的字迹。听到主管领导在这样的场合认可我们的付出,肯定我们的工作,这比我吃十服良药都要管用。我克制住激动的情绪,让自己恢复平静,坐在会场,一边听领导们的安排和部署,一边开始筹划两天后的进村入户的方案。

驻村工作队开展医疗义诊活动

村组路要硬化了

次日,驻村工作队队员党琴产假未休完便提前返岗,政治部人事处派慕旭堂、组教处抽张义良增援驻村工作队,参与年底考核工作。政治部副主任郝海洲也在办公室为市局精准扶贫工作加起了班,韩露萍小妹在帮我们干活儿时,还不忘端杯热咖啡放在我的桌前,那是我喝过的味道最浓郁的咖啡……我们感受着彼此之间的理解与支持。几个人加完班才发现天黑了,那一刻,他们像冬夜里的火炉,照亮了办公室,温暖了加班的人。我记住了每个伏案工作者的背影。琴妹、旭堂和义良回家收拾行李,我去榆林二街的照相馆取照片,负责冲印的一名工作人员陪我到夜晚10点。持续发烧的我迷迷糊糊地抱着新买的相册外出打车,忘记了问她的名字。

虽然只有万分之一的机缘,但我仍希望她能看到这篇文章。我想告诉她,我叫苏丽,感谢寒冬的陪伴和一起摔过的跤。那晚,拉下卷闸门,从马路牙子下来时,我俩就摔在结冰的路上。我在路边打车,想有个人来接我多好,可10点多了叫谁都是打扰。

11点多回到家里,赶紧吃药,明天还要去村里安排局领导以及结对帮扶干部进村入户的事。我躺在床上做雾化,药是苦的,雾是白的,枕头是湿的,我很想老公和孩子,但拿起手机又放下了。

一大早,单位行政装备科派王鹏飞大哥与我们一起下乡。鹏飞大哥言语少,为人诚恳,做事稳重,偶尔爆出的金句让你捧腹大笑。一行五人,在冰雪路上前行……各项工作有序完成后,我们回县城住了下来。第二天,我带他们吃了著名的手工挂面荷包蛋,买了佳县土特产。想着妈妈喜欢喝当地的香米浑酒,顺便买了几袋。结果有一袋店家没封好,开了口子,洒在我的雪地靴和义良的衣服上。我吸了冷风后咳嗽更厉害了,义良和党琴妹赶紧放下手里的东西,抢着掏出纸巾。旭堂兄弟已经蹲下身子,两只手在我的鞋面上擦拭着,将洒落的浑酒清理得干干净净。

我站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像木偶一样。旭堂冻红的手,蹲下的身子,头发上飘落的雪花,一切都定格在我的眼中。儿时,父母俯下身子为我脱下被冰水打湿的鞋子;出嫁时,叶先生单膝跪地为我穿上婚鞋。除此以外,只有旭堂兄弟像家人一样蹲下身子……不能发声的我,越想说话,喉咙越紧。我能做的就是满怀感激。

旭堂兄弟要调回河南焦作老家了。政治部同事们聚会欢送他时,我正在西安接受声带治疗。那天夜里,他在手机里与我分享着即将离别的场面,我用电脑逐字敲出每一句祝福。他过一会儿就发一句话或一个表情给我,我仿佛看到他与每个人举杯说话后,又不想晾着手机屏幕中的我的样子,兄弟是重情义的人。医生不让我发声,我只能用打字来交流。时光一晃4年,每天忙完就到夜晚了,偶尔看见兄弟在朋友圈里分享他在河南老家的工作和生活动态,甚是想念。我在心里为兄弟留了一个地方,希望他带着家人回到榆林,或者有朝一日,我突然出现在河南焦作与他重逢。

2016年12月23日,市局领导班子成员、副县级领导以及局机关科室负责人一行50多人进村入户,走访慰问张家沟村、刘家峁村、玉家沟村贫困户,查看驻村工作队台账,与县、乡镇领导召开现场会,座谈帮扶措施。平时坐在市局机关会议室的领导,此时坐在乡镇会议室的主席台下,像学生一样认真学习扶贫政策和结对帮扶常识,可爱又可亲。走在乡村雪地上的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信心,再冷的天,在大家的热情面前都失去寒气。局领导们端着搪瓷碗,蹲在乡政府院子里。臊子飘着香味,饸饹面冒着热气,碗里盛着的是希望,嘴里吃进去的是祝福,心里充盈的全是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