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国法律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周应德

我国第一位刑事侦查学副教授、教授,中国刑事侦查学的创始人之一。2012年9月被中国法学会授予“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称号。

——作者手记——

2017年7月14日,四川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中心微博分享了一张照片,照片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笔挺地坐着,满脸认真地读着一本厚重的书。众多网友被老人坚持每日在古籍阅览室阅读的精神所触动,称他为“最拼教授”并纷纷点赞留言:“这才是暑假的正确打开方式。”“扛过枪,破过案,教过书,96岁的老教授还泡在川大图书馆奋斗,写诗搜集资料。”

采访周应德教授是在我国第一个刑事侦查本科专业在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设立40周年之际,而他,正是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位刑事侦查学教授,还参与创建了高等学校第一个司法鉴定中心。如今,刑事侦查学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也为全国各地源源不断输送了大量刑事侦查学人才,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周老当时的努力……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记刑侦泰斗周应德

“我现在在成都,蓉渝间相隔千里,见字如面。我生长在风云激荡之年代,当年军阀混战,民生凋敝,日寇侵华,民族危亡,满目疮痍,狼烟遍野……”

在西南政法大学(以下简称西政)2018年新年文艺晚会上,一封特别的来信让全场观众安静了下来。

当这封信被主持人念出时,台下的师生无不为之动容,不少人眼中泛起了泪花。来信者是已经有97岁高龄的周应德老先生。他生在革命战争年代,曾三次当面聆听周恩来同志教诲,一腔热血立志成为有用之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积极投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学教育,创办我国第一个刑事侦查本科专业;组织编写第一本侦查学教材;组织创建高校第一所司法鉴定中心;成为第一位刑事侦查学教授,率先在全国招收刑事侦查硕士研究生。

他还曾为西政校歌作词,至今广为传唱。在《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法学卷》第二分册中,周应德教授榜上有名。

侦查学创始人之一

1953年,时任最高人民法院西南分院审判员的周应德,调入当时的西南政法学院任教,教授刑法课程。从那时开始,周应德就不断探索刑事侦查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及其学术体系。1963年由周应德组织编写的《刑事侦察学教学提纲》面世,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体系、任务、研究方法和原则,奠定了刑事侦查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础。

1979年,周应德主持开设我国高校第一个刑事侦查本科专业,先后开设了侦查概论、文书检验、痕迹检验、枪弹检验、刑事照相、化学检验等独立课程,以及法医学、司法精神病学、现场勘查、侦查策略、犯罪心理学等专业化课程,推动形成了我国刑事侦查学专业的本科教学体系。周应德成为我国第一位刑事侦查学教授。

1985年,周应德组织、领导筹建国内高校第一所司法鉴定中心“西南政法学院鉴定中心”,将司法鉴定工作纳入法治轨道,改变了此前刑事证据鉴定由公安系统独揽、自侦自证的局面。

与西政刑侦的前世今生

1979年,第一个刑事侦查学院成立。“这来源于一个历史机遇。”周老先生回想起,仍然显得很激动。

当时,公安部想要创办自己的大学,教育部就通过司法部联系了各政法学院希望能帮助培训一批学生。其他政法院校出于师资等因素考量都选择了拒绝,问到西南政法学院时,时任刑侦教研室主任的周应德一口承诺:“我们接收,两个培训班全要!还有我还要!”

那么,这种“一口承诺”的底气从何而来?周老表示,因为当时西南政法学院的法律系接收了公安分校、公安部的法律学校,拥有大量公安方面的人才。

“从技术到刑事侦查理论,他们全会,我身后还有两个副院长、十多个得力的侦查学的教师撑腰。因此我说我全要。”

合并后的两个班共一百名学生,法医、痕迹、验枪等课程独立,“刑事侦查课”改为“刑事侦查专业”。

“这个刑侦专业在全国是第一个,我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常向公安部要资料作为讲课素材,第一年这个班上就出了很多人才。”

回想起这些,周老的脸上始终泛着微笑,像孩子一样纯真。

2019年,恰逢西政刑事侦查学院成立40周年之际。经过40年的艰苦创业,如今的西政刑事侦查学院已取得巨大的发展。目前开设有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治安学四个专业,有侦查学、警察学、国家安全学三个学科,已经形成了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

近年来,为适应时代发展,响应社会需求,西政刑事侦查学院正在将大数据、网络安全、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传统学科专业建设中,又开设了网络安全与法治实验班、海外利益保护实验班、监察调查法学实验班,促进学科专业提档升级,为公安司法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及有关部门、企业培养国家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回顾起自己在西政的岁月,周老充满感激:“我的一生,主要是以刑侦为主,靠刑侦吃饭,以刑侦起家。我在刑侦方面取得的业绩,是西南政法学院给我基地,给我创业的机会,给我条件。”

多才多艺创作西政校歌

褪去所有的光环和荣誉,周老说他更喜欢大家称他为一名人民教师。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尚空谈,要针对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寻找合理结果和解决办法。”这是周老信奉一生的教学理念。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无数刑侦学子成长为时代的英才,奔赴祖国各个需要他们的地方。

现如今,桃李满天下,周老门下弟子遍及全国公检法司系统。“这是我最想看到的,也是我最欣慰的。”周老坦言。

很多人首次听到西政校歌,第一感觉就是气势磅礴。而这首歌却更能引起西政人的共鸣。其实,当年西政校歌的创作过程中就有周老参与作词。

“精思睿智,穷学术之浩瀚”,看似简单的话却饱含着周老的良苦用心;“继往开来,吾辈当先”,展现他对西政学子的无限期待。西政校歌是一时的创作,但周老深厚的文学素养却是日积月累而成的。

2017年夏天,在四川大学图书馆96岁老教授阅读照走红网络,在古籍阅览室中坐得笔挺、认真翻阅的老人得到许多人的由衷敬佩。而图片中的那个人,正是周老。其实,周老每天都到古籍阅览室,是为正在撰写的诗文集收集资料。

“天府成都,绿野平原,岷江纵贯,渠道迥旋。星分鬼井,地属西川。东邻巴渝,北倚秦关。盖太古之沧海,而今日之桑田。群峰环而盆地阔,雪山峻而秦岭巉……”看到自然美景时,许多人有心夸赞却只能说句“真好看”,至多引用几句前人诗句,而饱读诗书的周老先生面对天府成都的无限风情,却能挥毫写下这样一首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