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再制造集成物流网络的概念
再制造集成物流网络与传统集成物流网络之间虽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再制造物流网络由于涉及产品回收后的检测和分类决定了其比传统集成物流网络更为复杂。为更好理解再制造集成物流网络的内涵,本节首先介绍了再制造集成物流网络的概念和体系,然后对再制造物流系统进行分析,最后阐述再制造物流网络的特点、结构、设计模式及流程。
再制造不等于简单的翻新和维修过程,维修是针对有质量问题或者磨损的产品,维修和翻新后的产品其质量达不到新产品的水平。再制造则以产品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通过拆卸、检修和零部件更换等工艺,使废旧产品(或零部件)的质量达到或超越新产品质量的过程,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的目标。因此,再制造产品不是“二手货”,是符合绿色、环保和低碳理念的产品。
再制造产品的物流包括从消费者处回收废旧产品,经回收中心拆卸、检测等处理后,将可再制造零部件送往制造商处进行再制造,剩下的不可再制造的零部件则运往其他处理点(如废弃处置或再循环等),同时在再制造的过程中还需从供应商处采购新的零部件组装成再制造产品,最后再制造产品通过零售商进行再次销售。因此,再制造集成物流网络既包括废旧产品从消费者手中运往再制造商处的逆向物流,也包括将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从再制造商处运往消费者处的正向物流,涉及了废旧产品的收集、检测、再制造、分销和再分销等环节,以降低整个再制造物流网络的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选址成本和运输成本,是一种闭环物流系统,如图1-1所示。

图1-1 再制造物流网络系统
再制造物流的概念也可以从目标、主体、对象、功能要素和流动过程这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1)再制造物流的目标。再制造物流的目标是通过对废旧产品进行合理处置,重新获取其使用价值,节约成本和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同效益。
(2)再制造物流的主体。本书将实施再制造的主体分为回收商和再制造商两类。回收商主要负责回收市场中的废旧产品的回收分类,再制造商则负责清洗、拆解、再制造恢复产品价值等活动。
(3)再制造物流的对象。再制造产品的对象是废旧产品和零部件。
(4)再制造物流的功能要素。再制造物流包括旧产品的收集、拆卸、检测,新零件的补充、再制造、存储、再分销和其他物流活动。
(5)再制造物流的流动过程。再制造物流既包括废旧产品或零部件从消费地到生产地,也包括再制造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流动过程。
与传统物流网络相比,再制造物流网络结构具有如下特征:
(1)高度不确定性。首先,再制造物流网络包括逆向物流,逆向物流产生的地点较为分散、无序,产生时间难以预见;其次,正向物流一般只涉及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而逆向物流回收的废旧产品的数量、质量、再使用价值、再处理方式等都是不确定的;最后,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多重不确定因素相互交织,使得再制造物流网络的不确定性要高很多。
(2)优化目标放大。再制造物流网络的目的在于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要从环境的角度更深层次来把握企业经济运营的整体利益。因此,其结构设计除了考虑成本因素和服务因素外,还要考虑环境因素。对于企业来说,往往需要将政府的环保补贴或者污染惩罚等因素考虑在内。
(3)供需失衡。一方面,当产品处于需求高峰时,其相应的废旧产品回收流往往处于低谷,这是由于废旧产品的回收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时滞效应,导致废旧产品的供应常常与生产商的需求不匹配;另一方面,再制造商存在供应商多、顾客少的特性。但对于再制造商来说,其原材料是使用过的废旧产品,这种产品只有很低的直接利用价值,使得技术水平偏低的企业或政府资助力度不够的企业对再制造关注度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