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稳评定量分析方法的比较
一、国内稳评界对稳评定量分析方法的不同观点
李开孟认为:“项目稳评应该是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投资项目社会评价主要强调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这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及西方国家基本形成了共识。但不反对在项目稳评中将定量分析作为一种辅助分析工具,但必须分清主次,即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同时指出“对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等级进行判断,采用综合风险指数法,是我国工程咨询领域一个非常独特的方法创新,但其所蕴含的分析思路、内在逻辑和判断标准设定等均存在问题”,“通过计算综合风险指数来评价拟建项目的所谓‘整体’社会稳定风险等级,这样的分析思路就值得商榷”。
事实上,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是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方法论而言,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与一般风险分析的思路和方法是相通的。在可行性研究中,需要分析市场风险、财务分析、技术风险、政策风险等,针对每一类风险,分别评价其风险水平,并分别研究规避各种风险的对策措施,以便使项目的所有风险均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而不是在对拟建项目的各个风险分别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再进行叠加计算,得出项目“整体”的风险水平。所以,先进行单因素风险分析,然后再通过叠加计算“项目整体”的综合风险指数,并用以判断项目整体的等级,这个分析思路就很另类。
投资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不是多目标决策问题,而是单一目标决策问题,其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保持社会稳定,避免出现群体性事件或个人极端事件。从项目评价的方法论角度,应该将这些相互关联的风险因素整合为一个联合体,将众多风险因素的联合体视为一个独立风险,分析判断其风险水平或风险等级。
彭振武认为:综合风险指数评判标准中“有一个基本的技术性错误——将风险指数与风险程度评价值混为一谈。在咨询评估工作中,经常需要对有关计算结果进行指数化或标准化处理,即基于一定的分析目的、按照一定的转化标准将具有不同量纲、不同内涵的计算结果处理为可进行比较和计算的指数。将某项目的风险程度评价值R=0.64(相当于0.8×0.8)等同于风险指数I=0.64,不符合最基本的指数量化处理规范。如果一个项目的风险程度R≥0.64为高风险,则就认为风险指数I≥0.64为高风险,这是没有依据的。虽然两者数值相同,但其含义明显不同”。
同时指出现行的稳评定量计算方法是“首先,采用适当方法估计单因素风险程度;然后,采用专家打分法等确定各单因素风险在项目整体风险中的权重;最后,采用综合风险指数法等计算项目整体风险指数”。而“上述分析过程没有给出专家确定各单因素风险权重的明确方法”。
赵心田提出了稳评风险因素的权重计算公式:
aj=2[m(1+n)-Rj]÷mn(1+n)
其中:Rj为第j个因素的秩和,aj表示第j个风险因素的权重,m为专家人数,n为风险因素个数。通过专家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按照其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对专家排序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各风险因素的实际顺序号和计算顺序号,得到调整后风险因素重要程度排序表;计算权重值;一致性检验等步骤,获得权重。
胡建一提出了“在定量研究中,社会稳定风险作为从属于可行性研究风险中的一项风险估计研究,并处于项目前期研究阶段,在相关经济技术工程分析尚未充分开展的条件下,更应注重社会稳定风险综合概率分析,以及各单因素社会稳定风险概率的形成及其对综合概率的影响。即综合概率(P)等于各单因素社会稳定风险概率(Pi)与其对综合概率的影响(I)之积的和【P=Σ(Pi×I)】构成。其数值范围在(0<P<1)之间”,以及对综合概率的等级判定标准。
上述专家的不同理解和观点,为我们不断完善和做好稳评定量分析工作,提供了稳评后评估的检验方法和操作思路。
二、稳评定量分析要素的基本概念理解
稳评定量分析方法涉及的要素主要是:风险概率p、风险影响q、风险程度pq、权重I、用以评判风险等级的风险指数5个指标。这5个指标的相互关系除了风险R等于风险概率p与风险影响q的乘积即等于风险程度pq无异议外,风险指数等级与风险程度pq评价等级、权重I对应的究竟是风险概率p还是风险程度pq还是风险指数等级,都是不很明确的,概念上的混淆直接导致了风险指数值的意义不清。
(1)风险概率p的定义是指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其取值范围在(0<p<1)之间,特别要注意的是相互独立的风险概率是不能直接相加的。
(2)风险影响q的定义是指风险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失,可以是价值量的体现,每个q的取值范围如果定义在(0,1)之间,则若干个风险因素的风险影响是可以相加的,且取值在Σq的范围内。例如有6个稳评风险因素,如果每个稳评风险因素一旦发生,带来的损失是100万元,则6个因素的总风险影响就是600万元。如果每个稳评风险因素的最大损失值定义为1,则6个因素的总风险影响就是6。但一般这个值是在可能发生稳评事件时用来估计一下总风险程度占到总风险影响的比重(用作分母)。
(3)风险程度pq的定义是指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带来的损失程度,可用R=qp来表示,如有多个风险因素,其总损失程度也可用R=Σqp来表示。每个qp,也可以是价值量的体现,取值范围应与风险影响q的取值范围一致。
假如一个风险因素的风险概率为中等,取值0.5,其风险影响100万,则该因素的风险程度就是二者的乘积50万;如果风险影响重大,取值为1,则该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就是二者的乘积0.5。在这里,特别想说明的是风险程度值是一个在量纲一致情况下可以叠加的计量分值,与不能直接叠加的评判风险等级值含义上不一样。再假如第二个风险因素的风险概率为较大,取值0.7,其风险影响100万,则第二个因素的风险程度就是二者的乘积70万;如果风险影响重大,取值为1,则第二个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就是二者的乘积0.7。在这里,两个风险因素可能带来的总风险程度损失为50万+70万=120万,或者分值1.2,占到总风险影响的60%。进一步的计算(权重放在下一段叙述)可以算出两个风险因素的综合概率为61.66%(即包含了风险影响),那么,对该稳评风险的描述就是:在61.66%的风险概率下可能带来的损失为120万元(或风险程度评价分值1.2)。也就是该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
(4)权重I的理解: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对各评价因子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针对某一指标的重要程度。例如,某一稳评风险因素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稳评风险分析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
在稳评定量分析实践中,可以有两种直接获取稳评风险因素权重的方法。
一是加权平均法:

j为第j个稳评风险因素(j=1、2、3……);
Ij为第j个稳评风险因素的权重;
qjpj为第j个稳评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
Σqjpj为全部稳评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之和。
表1 举上述风险程度中的例子:可以求出2个风险因素的权重分别为:0.416 7、0.583 3

在估计风险概率和风险影响的前提下,其风险程度、权重和综合概率都是可以计算出来的,相对减少了多估计环节的主观随意性。因此,我们认为该方法较好地反映了每个风险因素在该风险的重要性,并综合反映了单因素概率、影响和总体情况。
二是专家排序法:
aj=2[m(1+n)-Rj]÷ mn(1+n)
其中:Rj为第j个因素的秩和;
aj表示第j个风险因素的权重;
m为专家人数;
n为风险因素个数。
表2所示为风险因素重要程度的专家打分:
表2 风险因素重要程度专家打分表(按1为最重要,2、3……8、9重要程度递减排序)

资料来源:赵心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风险因素的权重研究》,《中国工程咨询》2014年第4期。
该方法为稳评定性分析,为直接进行整体风险等级判定提供了路径。在实践中,用以帮助判断概率的大小更为实用。
(5)风险指数的理解:原本风险指数是用来将不同量纲的独立风险换算成统一的无量纲的指数来进行整体评价的一种指标。在用专家排序法获得稳评风险因素权重后,风险指数与不同的稳评风险要素相乘便可以获得不同解释的整体稳评风险指数理解。
①譬如用风险因素的各个等级值与其权重相乘再求和,获得整体的稳评风险等级值,再与评判标准相应区间比对得出评判结论,可称为等级指数。
②用风险因素的各个概率值与其权重相乘再求和,获得整体的不含风险影响的稳评汇总概率值,再与评判标准相应区间比对得出评判结论,可称为概率指数。
③目前很流行的是用风险因素的各个风险程度值与专家排序法获得权重相乘再求和,认为这就是整体的稳评风险等级值。这种方法在认识上是错误的。因为一是风险概率、风险影响、风险程度三要素存在相互关系,其权重计算应该使用加权平均法来获得,而不必再增加一次专家权重的打分估计;二是更重要的一点,风险程度值与权重值相乘以后,尽管它也用百分比表示,但它并不是指数,而是一个分值。所以风险程度值与权重值相乘以后只能称之为程度分值,却不是程度指数,不适宜于用作风险等级的评判标准(即用Σp×q×I的公式获取值作为风险等级判定是错误的)。
④综合概率法是通过估计稳评风险因素的风险概率(可以用主观概率法,提倡用客观概率法),估计风险影响,计算风险程度,计算权重(不必再增加一次专家权重的打分估计),计算获得包含风险影响的稳评综合概率值,再与评判标准相应区间比对得出评判结论,可称为综合概率指数(用公式表示:P=Σ(Pi×I)或P=Σ(Pi×qi÷ΣPi qi))。
三、几种稳评方法对实践案例的分析比较
一般稳评分析评估基本按照以下思路和步骤开展研究工作:①围绕项目的社会调查;②识别稳评单因素风险;③归纳确定主要的稳评风险因素;④ 估计单因素风险概率、影响和程度;⑤确定权重;⑥确定项目初始整体风险等级;⑦提出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⑧确定采取措施后的项目整体风险等级;⑨ 提出结论和建议。例如:某实践案例的稳评定性分析归纳如下(见表3):
表3 某稳评案例定性分析归纳表

我们分别用等级指数法、概率指数法、综合概率指数法和程度分值法四种方法对上述定性结论做定量分析。
(一)等级指数法的分析检验
案例对识别出的6个风险因素的风险概率采用了专家定性判定的方法,给予了4个较高、2个中等的定性估计结论;同样也对风险影响给予了4个较大、2个中等的定性估计结论;在此基础上,对风险程度给予了3个较大、3个一般的定性估计结论。按照等级指数法的分析步骤,将上述6个单风险因素标注在风险概率-影响矩阵图上(见图1),按照单因素风险程度等级一般风险取值0.36,较大风险取值0.64,作为整体初始风险指数定量计算的第一步。

图1 风险概率-影响矩阵图
第二步对6个风险因素依据经验按重要性顺序排队赋值,用单个赋值与赋值之和相除,得出每个风险因素的权重。表4所示权重的取值方法可以理解为专家排序法,尽管看起来只有一位专家在打分,但从权重取值的方法上应该仍是可以运用的,只是主观随意性太强了些。
表4 权重估计表

第三步将单因素风险程度等级与权重列表相乘求和取的项目整体初始风险指数。
表5 整体初始风险等级指数估算表

通过上述步骤的定量分析,稳评方得出了该项目存在3个较大、3个一般单风险因素。计算出的该项目的初始综合风险等级指数为0.559,属于符合中风险等级(B级)范围的定性定量结论。
但在认知上,通常对构成一项整体风险等级的各单项风险等级,往往是单项风险等级的最大风险等级就是该项整体风险的等级,而不会因为有几项低风险等级存在,使得整体风险等级降低了。例如,本项目存在的措施前较大风险等级值是0.64,那就应该是判定的最大风险等级值是0.64,而不能是加权平均以后反而降低为0.559了。事实上,对整体风险等级概念上存在认知上的不同观点。
(二)概率指数法的分析检验
由于案例给出了定性分析的稳评单因素风险概率结论,因此假定各风险概率在其定性范围内取中值和权重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单因素风险概率值与权重值相乘再相加获得的0.6618汇总概率指数值,尽管不包含风险影响因素,但初始概率指数值落在高风险(A级)区间内,却可以明确表明项目整体发生稳评风险事件的可能性为66.18%,其中4个较高概率的单因素风险,尤其应当引起注意。因此,同样的分析评估报告给出的基础数据,可以引申出更多的分析结论。尽管概率指数法的分析结论比等级指数法进一步,但也有不包含风险影响分析的缺陷。
表6 措施前稳评风险概率指数估算表

(三)综合概率指数法的分析检验
也由于案例给出了定性分析的稳评单因素风险概率和风险影响结论的基础数据,完全可以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给出的风险概率、风险影响区间标准,将定性结论一一对应取值。如假定各风险概率取中值、各风险影响取中值,按照公式计算风险程度,再按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权重,最后得出的措施前综合概率指数0.6504以及总风险程度值占总风险影响值的比重63.68%。这两个数据明确表示了项目初始整体发生稳评风险事件的可能性为65.04%(包含稳评风险影响),其风险程度总损失量占到全部风险影响的63.68%(见表7)。在这里,如果按照现行等级标准来判定,则处于高风险状态,但如用概率标准来衡量,则表示发生稳评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处于较高状态,风险影响处于较大影响状态。这为决策者提供的定量信息要比等级指数只提供的一个风险等级判定,概率指数只提供了整体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更为有用。
表7 措施前稳评风险综合概率指数估算表

(四)程度分值法的分析检验
案例在估计单因素风险概率和风险影响的前提下计算出风险程度值再与专家法获得权重值相乘再求和得出了0.4357的程度分值结论(见表8)作为判断整体风险等级的依据。事实上采用Σp×q×I的公式获取值作为风险等级判定依据一是多了一个人为估计参数;二是容易低估风险等级;三是对综合评价指数理解错误,以为低于1的数值就是指数。因此,程度分值法不能作为稳评定量分析的方法。
表8 措施前稳评风险程度分值估算表

*权重值与等级指数法和概率指数法中的权重相同。
四、结论与建议
上述程度分值、等级指数、概率指数、综合概率指数的稳评综合评价计算方法都可用于措施前和措施后的稳评整体风险指数估计。我们认为用综合概率指数法是一种很好的综合了各方优点的方法。由于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是单一目标决策问题,对各个单风险因素的等级判定并不需要,只要对项目的稳定风险等级进行总体综合判断即可满足要求。因此,综合概率指数法可以很好地解释项目总体发生稳评风险事件的可能性,也能帮助判断各风险因素发生风险概率的高低及可能损失的大小,从而从定量分析上帮助决策者的决策判断(见表9)。
表9 稳评定量分析方法比较

基于同样的分析评估定性数据,运用综合概率指数法获得的定量分析结论更为合理。应是较好反映稳评风险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它很好地解释了整体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问题和可能带来的损失后果程度。通过分析概率和影响能够合理解释小概率高风险和高概率小风险因素的不同情况。同时对稳评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解清楚,建议可以作为稳评定量分析方法的完善补充。
(原文载于《中国工程咨询》201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