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信任与经济增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3 社会资本的分类和表现形式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社会资本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社会资本通过将人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实现共同的既定目标。然而,这里的目标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经济目标,例如就业和利润、劳动和分工、科技和创新、质量和声誉等,也包括非经济目标,例如安全性、不确定性的降低、社会认可度等。一般来看,既定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网络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比如,过于紧密和僵化的人际关系不利于信息分享和技术创新。当然,既定目标的实现会对处于该社会网络内的成员有利,但是却可能对网络外部的其他人产生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在不同层次的社会网络中,社会资本的表现是不同的。比如,在不同的组织机构之间,社会资本表现为这些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能否为彼此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在特定的组织机构内部,社会资本表现为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人能否为彼此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在不同的国家之间,社会资本表现为正式和非正式的国家间组织,例如各种国际组织和非正式机构等。

由于社会资本的概念具有多重性,为了对社会资本进行较为准确的界定和进行经济学诠释,应该将社会资本的不同属性和特征区分开来,而不是简单地糅合在一起,不能将社会资本直接等同于文化、习俗和行为规范等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因素。因此,在理论上和实证上需要对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进行区分。其中,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需要区分人们的社会行为和这些行为对人际信任和互惠等的影响;第二,需要区分不同群体的异质性。一个群体和该群体的社会关系是否对人际信任、互惠等产生影响,以及是否对政府和经济业绩产生影响,取决于这个群体的社会目的、多样性、包容性,以及成员行为的本质等。

本书借鉴了Krishna and Uphoff(1999)的研究,将社会资本分为两种类型:认知型社会资本和结构型社会资本。前者包含社会资本的前两个特征,即信任、文化和行为准则。其中,信任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学者甚至直接把社会资本理解为信任。在经济学意义上,信任体现为交换与交流的媒介,是在交易达成之前,委托人认为代理人不会利用其信息优势损害自己利益的一种肯定预期,或者说,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对交易对象进行合作的乐观预期。较高的信任水平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是经济交易的润滑剂。同时,为了使市场上“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人们需要合作并遵守一系列默认的行为准则。制定和遵守适当的行为准则,有助于交易的达成和形成信任。除非人们具有适当的举止、修养,以及维护彼此利益的行为准则,否则市场是不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的。

结构型社会资本主要包含社会资本的第三个特征,即客观的社会网络,人们可以通过这样的组织确定社会角色、分享信息、采取集体行动,进而实现共同的目标。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存在于其所处的社会网络中,社会资本的多少取决于他能够有效利用的社会网络的规模,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多,就越有可能从中获得收益。其中,社会网络既包括联系较为紧密的家庭网络,也包括联系较为松散的社区组织、民间团体和兴趣俱乐部等。

从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的既有研究来看,研究结果主要分为两大类:(1)研究发现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2)研究没有发现这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那么,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呢?前面的分析显示,以信任为代表的认知型社会资本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进经济增长。那么结构型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何呢?进一步地,本书借鉴了Sabatini(2006)的研究,将结构型社会资本分为三种表现形式:纽带型社会资本、桥梁型社会资本和连接型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分类和表现形式见图2-1。

纽带型社会资本是指通过血缘、种族或家庭纽带而形成的一种紧密型社会关系。在这种联系过于紧密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具有相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目标,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表现出比较强的“集体忠诚”。但是处于这种关系中的人们往往局限于追求小范围的宗派或集团利益,不愿意与网络外部的成员进行交往和交易。纽带型社会资本抑制了学习和创新的机会,表现为通过分割市场、形成垄断来控制价值,或者通过提高进入壁垒等手段来限制竞争,这常常体现在同业行会、专业组织或者贸易组织中。因此,纽带型社会资本导致经济资源难以在网络之间自由流动,不利于社会资源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合理的配置。纽带型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这些宗派或集团利益是否与整个社会的经济目标相一致。

图2-1 社会资本的分类与表现形式

桥梁型社会资本是指通过同事、朋友或朋友的朋友等联系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与纽带型社会资本相比,处于这种社会关系中的人们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人们可能具有不同的种族和社会经济地位,但是却有共同的利益。桥梁型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由于桥梁型社会资本是在纽带型社会资本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并通过纽带型社会资本得以强化,如果纽带型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负面的,那么桥梁型社会资本的影响也可能是负面的;另一方面,桥梁型社会资本是一种横向的连接机制,可以看作将不同团体和身份的人们连接起来的桥梁,这有助于网络内部与外部资源的连接,有助于促进信息共享、形成信任和完成合作,故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积极影响。

连接型社会资本是将不同社会层次的个人和团体连接起来的社会关系。由于人们处在不同的社会网络和组织,具有不同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因此,连接型社会资本是一种比较弱的社会关系,它有助于人们超越既有网络和层次的限制,通过与外部网络和层次进行连接来获得信息和资源。连接型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正如Putnam(1993)的研究所描述的那样,自发的社会组织类似于“一个培养民主的学校”,在其中,合作和信任逐渐成为社会化行为。在那些横向社会组织比较发达的地区,不同网络之间的相互接触也比较频繁,网络内成员的溢出效应即正的外部性得以释放,这有助于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和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合作和规范,从而使社会资本得到良性循环,带来经济发展。

尽管整体上较高的社会资本水平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但是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的社会资本的影响是不同的,与同事和熟人间的社会联系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桥梁型和连接型社会资本,对社会制度建设的影响比较显著,而与密友间的社会联系更类似于纽带型社会资本,对社会制度的影响并不显著,或者为负。结构型社会资本,尤其是连接型社会资本有利于在不同的社会网络之间进行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并实现合作,增加形成文明和民主的机会,故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2.3.1 对社会资本的其他分类

按照不同的研究范畴,社会资本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社会资本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群体。具有相同血缘、宗族关系的成员,或者家庭成员之间可以形成一个群体;居住在相同地区或社区的成员之间可以形成一个群体;具有相同历史文化背景的公民之间也可以形成一个群体,等等。其中微观层次的社会资本类似于民间社会资本,是人们之间基于地缘关系、血缘关系、亲缘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或同学关系等形成的一种社会联系。这里主要关注的是个人行动的结果,代表着个人通过其所在的社会网络利用资本的潜在能力。比如,Putnam(1993)在对意大利南、北部地区的社会组织进行研究时,所考虑的就是微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即个体和家庭网络等社会组织所具有的规范和价值观念。这样的社会资本是存在一定的外部性的,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Coleman(1990)增加了社会资本的垂直组成部分,并界定了中观层次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存在于不同的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中的不同成员之间。社会资本不仅能够体现该群体的某种社会结构特征,还能够为群体内部成员带来收益。这种层次的社会资本主要是以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组织惯例、习俗和行为准则等形式存在的,主要关注的是社会网络的形成过程及其分配结果,而不是群体中的个体。

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类似于政府社会资本,其含义最为广泛,表现为包含社会结构和社会规范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等。政府社会资本主要关注正式的制度关系和制度结构,例如政权建设、法律制度,以及公民自由和政治权利等。Collier(1998)认为,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可以通过特定的制度框架来发挥作用,进而可以影响其他组织的运行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同时社会上组织和团体的活动又会影响政府政策的形成和绩效。

当然,社会资本的这三种形式之间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能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出健康和稳定的环境,中观和微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又会进一步巩固和维系这种良好的环境。

此外,世界银行也对社会资本的层次进行了划分,将社会资本区分为狭义社会资本和广义社会资本,其中广义社会资本就类似于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是影响社会结构的社会和政治环境。

Grootaert and Bastelaer(2002)认为,无论是哪个层次的社会资本,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都是借助于社会资本的两种载体来实现的:结构型社会资本和认知型社会资本。结构型社会资本是一种客观的资本,即通过一个群体或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和人际关系等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的资本形式,这种社会资本形式不便于衡量和测定;而认知型社会资本是一种主观的资本,即通过人们的信任、行为规范、态度和价值观等来促进交流和互动的资本形式,这种社会资本形式便于衡量和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