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资本运动理论
导入案例:
BM公司是一个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的制造公司。现有总资产为6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为\1\200万元,各种存货共计2000万元,应收账款为300万元,短期投资为120万元,现金为80万元。该公司为了维持正常的经营活动,必须进行采购和准备下一期的有关费用支付。将要进行采购的金额是550万元且必须于下期期初付出,要支付的有关费用为160万元,将于下期内均匀支付。
产成品存货在下一期的正常销售额为800万元。正常的现销金额是总销售金额的60%,其余的40%为赊销金额。赊销金额的收现时间为下期期末。
简单分析:
1.该公司下一期具有充分的支付能力吗?
2.如果该公司支付能力不足的话,请拟订该公司下期的财务措施。
一、传统资本运动理论
作为投入企业的营运活动中的资源,企业的所有资本都处于运动过程中。资本在其运动过程中,表现为资本的形态转化。资本在投入企业之初,正常的逻辑形态是货币形态。然后,货币形态资本将转化为各种实物形态的资本。这些实物形态的资本内容,包括机器、设备和建筑物等长期性质的资产和原材料一类的短期资产。这些实物性的资产,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被投入使用,发生磨损和消耗,形成生产形态,进而形成完工产品形态,通过对完工产品的销售,收回货币,相当于投入的资本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相关形态后,最后重新回到货币这一初始形态。
资本的这一运动过程,通常以下述示意图表示(图2-1):

图2-1 资本的运动过程
图2-1中:货币形态资本是指以货币形式存在于经营活动中的资本;长期资产形态资本则是指以货币资本换回的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机器设备建筑等生产资料;流动资产形态资本则是指各种以货币购买并拟投入生产过程的原材料、燃料之类的资产;生产形态资本则是指各种在产品和半成品等资产内容;商品形态资本则是指已经加工完毕,并形成预期使用价值形态的资产。
资本运动还是一个遵循严格规律性的过程。资本运动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这一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顺序过程。上述各形态的先后顺序是确定的,而且决不允许被打乱。
资本按照严格规律所进行的形态转换运动,就是资本的循环周转。
资本运动过程的时间长短就是资本运动性。由于资本运动是从货币——现金形态开始,最后又回到货币——现金形态,所以也称资本的运动性为变现性,习惯上还称之为资本(资产)的流动性。资本的流动性高低同资本所采取的形态相关。资本采取长期资产形态时,需要若干经营周期才能完成一次完整变现,这就是说每一经营周期只能变现1/n的资本。而在资本采取流动资产形态时,只需要一个经营周期就可以实现一次完整变现。资本的流动性决定着企业的财务能力。
资本的增值性以资本的运动性为基础。资本从货币形态开始,顺序经历其他形态后再次回到货币形态。只有完成这一过程,投入资本的数量发生改变——增加才是可能的。由于投入资本的增值是一种可能状态,所以,资本增值是一个风险事件。
资本的运动过程,逻辑上以货币形态资本为初始形态,这就意味着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以货币形态资本为基础。资本运动过程以货币形态资本为逻辑结束形态,则意味着企业的经营成果必须体现为货币,如果停留在非货币的其他形态上,则这种结果属于尚未完成资本运动过程的结果,因而就是无财务意义的结果。
资本运动从现金形态开始,又以现金形态结束。这就表明资本运动是一个闭合的循环过程。正因为这一闭合的逻辑循环过程,才使得企业的存在及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成为一种可能。
在经济实务中,上述资本运动进程是严格按照时间的继起性和空间的并存性来进行的。这一含义的示意图如图2-2所示。

图2-2 资本运动进程
资本运动的时间继起性,是指资本的各形态按照时间顺序,在运动过程中,顺次从上一阶段进入下一阶段,并放弃上一阶段的相应形态,而顺次采用下一阶段的相应形态。时间上的顺序是这一概念的核心。资本运动的时间继起性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规律,包括运动顺序不能改变、过程不可逆和不能间断。
资本运动的空间并存性,是指在资本运动过程的每一个时点,都同时存在各种资本形态。资本运动的空间并存性,是资本各个形态实现功能互补,以形成一个资本有机系统的前提。资本运动的空间并存性发生改变,就意味着资本运动模式发生改变,从一种运动模式转化为另一种运动模式。这也就意味着企业的经营活动模式发生改变。
资本的运动以及资本运动的时间继起性和空间并存性是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的必要条件。
二、现金流理论
现金流是指基于企业的经营活动而导致的货币收支现象。
现金形态资本是企业各资本形态中最特殊的一种形态。现金形态资本可以随时不受经营活动阶段限制转化为其他任意一种资本形态。这就表现出现金这种资本形态具有最高的流动性。企业的经营活动,逻辑上以支付货币——现金形态开始,以收到货币——现金形态为逻辑的结果。货币——现金的收支运动,体现着企业的经营活动的过程和实质。货币——现金的收入支付量,体现着企业经营活动的规模。
准确地描述现金流和现金流量,就成为企业财务活动的核心工作内容。以现金形态为核心内容的资本运动图示如图2-3所示。
从图2-3中我们看到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现金在资本运动诸形态中的特殊性。在上述以现金形态为核心内容的资本运动图示中,唯有现金形态是二次出现。这就表明货币——现金是资本运动过程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在现金流量循环图示中,存在一个基本循环和若干个其他活动循环。然而每一个循环都是以现金作为循环的起点和终点。这一现象说明,现金是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基础,企业中的任何经营活动都不能离开现金。同时,资本循环的终点也采取现金形式,表明企业的经营目标也必须以现金形式来体现。基于这些分析,我们可以说现金及其流动是企业资本运动的核心,现金的流转制约着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通过对现金的配置和运作,可以实现对企业总体资本的管理运作;同样,通过对现金的控制,也可以实现对企业资本运动总过程的控制,从而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总控制。基于资本循环过程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的一致性,我们还可以得到一个极为重要的结论:资本循环过程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在性质上是完全一样的,所以这个过程是一个闭合的过程。也就是说,资本运动的起点就是终点,终点也就是起点。于是,资本运动过程就是一个从逻辑上讲没有结束时点的过程,因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持续过程。

图2-3 以现金形态为核心内容的资本运动图示
注:这一图示依据小克利夫顿等所著《财务管理》改编而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1年版)。
现金的这种特殊性表明了现金是一种比其他资本形态更为重要的一种形态。所以理论界称此种状况为现金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