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做到这三点,我们才算真正地“看见”了孩子
早在100多年前,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就提出,学会观察儿童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而今,我们又一遍遍强调对孩子进行“高质量陪伴”的重要性。
无论是观察孩子,还是给孩子高质量陪伴,目的都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能真正地、更好地“看见”孩子、了解孩子。
当一个活生生的小生命站在面前时,我们所说的看见,并不仅仅是看到他这个人而已。我们所说的看见,是我们清空大脑中所有的成见之后,透过孩子,看到他独特的性格特征、年龄阶段,以及其深藏于行为背后的内在需求。
只有看到这三点,我们才能在孩子发出信号时正确地回应他。当孩子被“看见”、被理解、被满足时,他的问题行为就会越来越少,安全感也就此形成。
看见孩子独特的性格特点
我创建父母读书会、线上育儿群这些年,曾听过父母们各种各样的担忧:孩子爱整洁,父母担心孩子有强迫症;孩子太活泼,父母担心孩子安静不下来。有时,我还会遇到不同家长完全相反的担忧:孩子爱说话,家长担心孩子不善思考;孩子不爱说话,家长又担心孩子的社交能力不佳……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接触这类问题多了,我不禁想,也许父母们的心里都有个“完美性格比”,想要孩子活泼又不失谨慎,随和又有些硬气——其中的比值要符合黄金比例才行。
可这要求太高了,别说孩子,哪怕是大人,能达到这要求的恐怕也是“少之又少”。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而父母是否“看见”了孩子,决定了孩子将来能否长成自己本来的美好模样。
纪录片《零零后》拍摄了16个孩子十年的成长光阴,记录了这些孩子的发展变化。在这里面,有两个性格相似的孩子——辰辰与一一。她们俩都性格内向,在上幼儿园时就喜欢独自玩耍,游离在人群之外。
可十年后,两个小女孩的状态却差别很大。13岁的一一能享受和朋友在一起的愉悦,也能从独处中汲取内在的营养,获得成长的力量;而14岁的辰辰却越来越郁郁寡欢,不愿回忆童年,对世界也充满戒备。
这其中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站在她们身后的父母。
一一的妈妈从一开始就“看见”了她,认为孩子就是偏“安静型”的性格,很正常。这样的看见与接纳也给一一带来了安全感。
所以在面对摄影师的问题——“为什么你总是一个人玩儿”时,3岁的一一就能笃定又坦然地回答:“我就喜欢这样玩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有权利这样!”十年后的她,也能客观地欣赏自己:“内向的人也有很多优点,比如更安静地思考与沉淀自己。”
相比之下,辰辰的妈妈似乎一直专注于自己脑中那个理想孩子的“模型”,而没有“看见”眼前孩子的真实模样。她认为辰辰是“奇怪”的,总是与人、与团体都保持着距离。辰辰喜欢编程,可妈妈觉得孩子本来就不够灵活,担心孩子学了编程后会越来越呆板。
妈妈想把辰辰装进“模型”中,磨去她“奇怪”的那部分。
可她不知道,当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妈妈都无法接纳、看见自己时,孩子也会厌恶自己的“特点”,无法与自己很好地相处;而如果妈妈欣赏孩子、接纳孩子,孩子就会认可自己,将这些“特点”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变成自己独特的闪光点。
那么如何做到接纳呢?
首先我们需要懂得与了解——先有一定的知识做储备,再通过日常与孩子的相处,学会观察与判断孩子属于哪种性格类型。
在众多的性格类型分类中,我比较推荐大家参考林文采博士在《心理营养》一书中的分类。她将人的“天生气质”类型分为:乐天型、忧郁型、激进型与冷静型,具体参见表1-1四种“天生气质”的典型表现。
表1-1 四种“天生气质”的典型表现
我们可以回想孩子的行为特点,特别是孩子在0~3岁时呈现的特点(这个时候,他们往往比较少受到家长教育及环境的影响),并根据这些特点判断孩子属于哪种“天生气质”。当然,很多孩子并不能被完全归于某一性格类型,他可能还会兼有其他类型的特征,只是程度不一。比如我的大女儿心心,她属于比较典型的乐天型,同时也有少部分的激进型特质。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能看到,性格类型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每一种性格类型都是一体两面的,有优点也有缺点。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好地扬长避短:让孩子充分发挥优势,同时对其“缺点”多一些耐心;不会盲目地将自家孩子的“缺点”与别人家孩子的“优点”相比对,因为我们能看到每个孩子、每个生命个体都是那么的不一样。
爱孩子就如他所是,而非如我们所愿。
看到孩子在当下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
除了看到孩子的性格特征,为人父母,我们还需要看到孩子在当下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
抛开年龄“局限”谈教育,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
记得一位美育老师说,她每次做完讲座后,都会面对很多父母的提问。有一次,一位妈妈问,为什么她的孩子画不出圆。她尝试回答了很多可能的原因,但最后发现这个孩子才两岁多,顿时觉得之前的回答都是没必要的。从那以后,她便学“聪明”了,在回答任何问题之前,她都会先去了解孩子多大,具体是什么情况。
对于这一点,我深有同感。
我经常遇到父母们的提问:为什么我2岁的孩子不能安安静静、规规矩矩地坐在餐椅上吃完一顿饭?为什么我4岁的孩子没办法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绪?
为什么呢?就因为他们只有2岁、只有4岁啊。
从这个角度来说,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实在贡献巨大。她用一个个真实、具体的案例向我们说明,孩子会经历空间敏感期、规矩敏感期、秽语敏感期……这本书让看过的父母们不再焦虑,不再着急“纠正”孩子的行为,而是能真正“看见”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
除此之外,我还建议父母们读一读汇集耶鲁大学40年研究成果的阶梯教养丛书——《你的N岁孩子》系列书。这套丛书按年龄段分册,从1~14岁一应俱全。书的内容通俗易懂,不仅能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孩子在当下年龄阶段的各项能力发展与“局限”,还有相应的父母养育注意事项。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生气,我们下定决心要“纠正”孩子的“过分”行为,都源于没有“看见”。这时,不妨问自己一句:“他的行为符合他当下年龄阶段的特点吗?”
答案多半都是肯定的。有了这个“看见”,我们就会发现,对于很多事情,孩子并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
是的,他不是不想安静地坐好吃饭,而是2岁的他还没有这份自控力;他也不是故意要这样宣泄情绪,只是4岁的他还没有太多与负面情绪相处的经验。
有了这个转念,我们就能从纠正、责备孩子,转向去支持、帮助孩子,也会让自己的期望更合理化。
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内在需求
最后,我想和大家聊一聊“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内在需求”。
当孩子还是小婴儿时,大部分的妈妈都能准确地分辨孩子不同哭声背后的不同需求:什么样的哭声是在表达渴了、饿了;什么样的哭声是因为摔疼了;什么样的又是在闹觉了。可孩子大了之后,我们却常常忘记通过行为判断他们的需求。
心心是个有些特别的小女孩,她不喜欢公主,喜欢超级英雄。在4岁前,她从不穿裙子,每天都要穿着极其宽松舒适的衣服爬上爬下。
对于这一点,我是接纳的。她爱怎样就怎样吧!我给她买裤子,给她置办钢铁侠、蜘蛛侠、奥特曼、霸王龙、孙悟空等英雄形象的服装和装备,陪她玩奥特曼打小怪兽的游戏。当然,在游戏中,我永远会扮演一见奥特曼就怕到发抖的小怪兽。
在这期间,有朋友提醒过我,要给心心进行“性别教育”,尽早纠正;也有朋友好心告诉我,穿衣搭配的美感对于小女孩很重要,我要从现在开始就对她进行熏陶。
是的,他们的说法都没错。可我还是不想改变她。因为我知道,在这些行为和喜好之后,藏着心心内心的一种向往——她想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小小的她,对现实生活的掌控感很弱。可换上超级英雄的服装后,她似乎就有了无人能及的能量,能扬善除恶、威力无穷。
这种纯粹的渴望与向往,是一种多么积极的生命能量啊!
小时候的她,以为若要成为一个厉害的人,只要换上超级英雄的服装就好;长大后,她或许会渐渐发现,成为一个厉害的人,是要达成大环境给她的期待,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再大一些,也许她又会发现,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活成自己满意的模样,才是最厉害的。
这就是生命的历程。我并不想在这其中阻止什么。
可事实证明,哪怕我什么都不做,孩子还是会改变的。在4岁多的某一天,心心突然要求:“妈妈,我要穿裙子,要留长发、扎小辫。”
于是我欢天喜地打开淘宝,这才体验到尽情打扮女儿的快乐。从这以后,她开始关注穿衣搭配,对每天夹什么发夹、梳什么发型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也顺势与她交流怎样搭配更有美感。
4岁后的心心之所以在行为上有如此大的转变,归根结底是她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在进入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之后,她意识到男生与女生性别上的差异,她想在“女生小团体”中得到更多的认同;同时,在与女生小朋友玩耍的过程中,她天性中对“美”的向往也被自然地激发了出来。所以,她这时候的爱美,是出于对团体归属感的需要,以及对审美的需要。
一个人的行为总是密切地连接着他的内在观念、想法与需求。当我们认为孩子的行为出问题了,就好比看见机器亮起了故障指示灯。面对机器,我们不会粗暴地拔掉指示灯,让它不再提醒,假装它仍没出故障,而是会仔细排查机器到底哪里出了问题。遇到孩子的问题行为时,我们也不该只盯着问题行为本身下功夫,而是需要走近一点,再深入地想一想:孩子这么做,表达的内在需求是什么?
更深一步地思考,是每一位好父母都应内化于心的好习惯。当我们习惯在需求上下功夫时,我们就会发现,孩子的问题行为越来越少,我们原本的焦虑也能自然转化为有效的行动去支持孩子的成长。
当我们总这样一次次正确地回应孩子、支持孩子时,孩子也会越来越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