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无论是《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还是《高等教育法》,对学术委员会的性质和定位只是一种原则性规定,对其是否具有最终的决定权也并不明确,留下的制度空间还很大,高校须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制度性的自主探索和自我完善。本研究定位为兼具“实践”与“理论”双重研究目的的综合性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研究视角出发,拟达到以下几个研究目的:
首先,从解读大学的组织属性开始,构建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学术委员会在大学组织中存在的合法性是由大学学术组织特性所奠定的,教师群体围绕知识而形成的分层、分化结构决定了学术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应当以学术为本。
其次,对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的演变历史进行总结和梳理,同时,以实证的视角为切入点,选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般院校各10所,解构分析其学术委员会章程及其运行现状,研究典型高校个案,阐述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实践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为研究提供实践维度的借鉴。
第三,通过广泛的国际比较研究,分析国外教育发达国家高校教授会、学术评议会,总结一些可供借鉴、为我所用的经验。
最后,针对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和实际运行中的问题和不足,从政府、高校两个层面,观念、体制、机制等三个维度,提出建构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学术委员会优化策略,构建学术委员会理论逻辑框架,探索学术权和行政权的适度分离、合理分治,构建既具有我国特色又不失一般规律的高校学术治理机制。
二、研究意义
加强学术治理是遵循大学发展逻辑的根本体现,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选择。大学从中世纪诞生之初到现在已逾千年,尽管时代在变,但大学的逻辑和规律未曾改变一,直贯穿于大学发展的各个阶段,这个逻辑和规律即学术研究。无论是从大学作为学术组织所应具有的特性而言,还是从大学功能中所具有的科学研究而言,都必须重视学术研究,把握好学术研究这一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作为探索高深知识的场所,学术的发展是其不断前进的动力。由于媒体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助推,学术问题已经成为大众共同关注的问题以至于,“学术批判也日趋成为一种娱乐”,但即便如此,学术不端现象却依然严重。北京师范大学文化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博士孙亮说,“要将学术批判推进一步,应该更多的关注学术批判的前提,那就是要对造成这种学术不端的制度层面加以责问将学术规范变成一,种学术制度,通过一定的改革有效地遏制高校学术不端行为。”
美国高等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认为,“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
学术活动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其顺利实施,显然,要把握好大学内在逻辑就必须加强高校的学术治理,优化学术治理的体制机制,这是遵循大学发展逻辑的根本体现。只有高校各个方面支持配合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才能使学术规范化,学术精神才能得到应有的继承。
学术委员会是大学学术治理的组织体系,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是破解教授治学、学术治理困境的必由之路。学术委员会制度一直以来就发挥着维护大学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重要作用。在西方国家,无论是教授会、评议会还是学术会等都日趋完善,成为管理大学的常设机构,更是学术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有效进行的机构之一,在大学学术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二元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国的大学学术委员会制度还不完善,还有很多需要改革的地方,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到要“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术委员会制度在我国大学中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目前对学术委员会制度的研究还很少。
学术委员会作为大学学术治理中的组织主体,是学术治理的核心,建设自主管理、民主监督、教授治学、各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学术委员会制度,必须厘清学术委员会的组织架构、人员主体、制度规范和运行机制,唯此才能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奠定坚实基础。“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议题也正是基于应然与实然之间的不协调状态所提出的。《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于2014年3月1日实施,以学术委员会制度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建设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一项急迫工作,还有待于诸多探索和研究。
因此,本研究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从理论层面来说,本研究以高校学术委员会为研究载体,有助于对高等教育理论进行拓宽与深化,进一步充实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加深对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的理论认识;从实践层面来说,本研究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应用型研究,通过分析和探究国内外高校教授会、评议会、学术委员会制度的变迁,把由来、现状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探索建构学术权和行政权适度分离、合理分治,既具有我国特色又不失一般规律的高校学术治理机制,是对推进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的有益尝试,有助于促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推进依法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