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模式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中国台湾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

1.3.1 中国台湾高速公路服务区现状

中国台湾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规划建设理念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突出体现做大、做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所有服务区均要求结合地方特色,突出一个主题,并围绕该主题进行规划和建设。服务区已经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布局中,较好地实现了高速公路服务区可持续发展与提升地方经济水平两个目标。

与中国大陆类似,中国台湾服务设施分为服务区(Service Area)和停车区(Rest Area,中国台湾称为休息站)两种类型。其中服务区一般设有公共卫生间、餐饮、娱乐、休闲、超市、加油等较为完善的设施。而从现场调查来看,停车区的设施虽较为简单,但车辆仍按大型、小型分区停放。除厕所外,仅依托自动售卖机提供简单的零售服务。

表1-2 中国台湾部分服务区的用地和建设规模统计一览表

1.3.2 中国台湾高速公路服务区特点

中国台湾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服务内容齐全而完善,并根据其多年的运营经验有所取舍。服务区的服务内容既包括加油、停车、公共卫生间、快餐等一般服务,也包括特色餐饮、旅游引导、道路信息提供、公益宣传、ETC、充值、银行及无线上网等服务。

中国台湾高速公路服务区可划分为3种基本布局:主要形式为单侧集聚布局,古坑、清水、南投、关西服务区及宝山停车区均采用此布局;第二种形式为双侧对称布局,泰安服务区即采用这种布局方式;第三种形式为双侧+上跨式布局,西湖服务区即采用此布局。

中国台湾全省现有3条高速公路,即1#线、3#线和北宜高速。1#线兴建时,所设置的6个服务区中,共有5个采用双侧布局(包括采用双侧+上跨式布局的西湖服务区),3#线兴建时,所设置的8个服务区中,已有7个采用单侧集聚布局。单侧集聚式布局更易于精炼管理人手,集中服务设施资源,总体上看有利于节约运营成本,且单侧集聚式布局由于土地集中到一侧,更易于进行分区规划,形成规模经营,有利于吸引道路使用者。

服务区的总平面规划非常重视交通组织,整体布局以交通组织为基础设计,各服务区交通均能做到无交织。服务区贯穿车道通常为双重设置,即除靠近主线一侧设置贯穿车道之外,环绕服务区再设置贯穿车道。这样的设置使得各停车区车辆均可方便地驶出服务区而不会发生交织。

鹅公湾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中,普遍不止设置一处公共卫生间,一般设置三处,主楼两侧各设置一处大型公共卫生间,与主楼之间均有廊道相连。加油站单独设置一处。服务区的停车场均有严格的区域划分,大货车、大客车、小型车停车区域之间均有绿化区隔离。大货车停车场一般靠近服务区出口,大客车停车场则靠近主楼附近的下客廊道。

服务区加油站一般设置在远离主楼的区域,靠近服务区出口。加油站进出口视野宽阔,便于行车,保障安全。

目前中国台湾高速公路各服务区均未设置修理站,在1#线开通初期,也曾设置过修理站,但其后也都取消。此外,各服务区均未设置汽车旅馆,主要原因在于利用率低。每个服务区均置有室内外儿童游乐设施。

服务区主楼一般为两层,建筑外观简洁,无明显的风格倾向。其中西湖服务区由于采用上跨式布局,设置了跨越高速公路的廊桥,有较好的景观效果。停车区与建筑物及建筑物之间均通过回廊连接,为司乘人员遮蔽风雨。回廊本身也对建筑物外立面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各服务区普遍非常重视主楼内装修,服务区内装修均可达到大城市高级商场的装修水平,古坑、清水两个服务区装修水平尤高。建筑内照明条件很好,光线充足。部分服务区设置了中央空调,保证旅客在服务区内的舒适度。西湖服务区为方便来客上下廊桥,设置了电动扶梯。其他服务区只设有楼梯。

服务区停车场按停车位功能进行分区,大货车、大客车、小型车各停其位。除此之外,还专门设有为残障人士提供方便的专用停车位,这些专用停车位设有遮阳棚,并与廊道连通,下车后即可通过无障碍设施进入廊道。对于公务车也设有专用停车位。

中国台湾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场的停车位数一般远远多于中国大陆服务区。以清水服务区为例,小型车停车位645位、无障碍车位13位,大客车停车位32位、超长货车停车位33位、大货车停车位71位。由于清水服务区每天旅客众多,车辆停靠休息仅以45分钟为限,对于超时停放车辆,进行计时收费。由于停车位数较多,因此中国台湾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场均进行了分区,且每个停车位均进行编号。

中国台湾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场均为生态停车场,每间距一定数量的车位,即设置绿化区进行间隔,绿化区宽度为3m。小车停车场普遍采用植草砖铺地,车位轮迹处用实心地砖,且以不同颜色区分。大型车辆停车位采用与高速公路路面相同材质或混凝土路面,美观环保,结实耐用。

在各服务区中,快餐、小吃、超市等营业场所基本上均设置主楼底层,一般中间为用餐区,各商家营业场所则环绕用餐区布置,这样的布置方式既方便顾客选购商品,同时用餐区又可为所有商家所共用,实现了极高的利用率。

特色餐饮、休闲咖啡吧等设施基本上设置在主楼二层。特色餐饮一般选择服务区所在城市的知名品牌餐饮企业,同时体现所在地区的特色。有的服务区根据当地文化体现地方风情,突出了地方特色的售卖体系,充分体现了服务区作为城市延伸地带的角色。

卫生间设施具有以下特点:通风良好、干湿分区、设施精良、管理严格。卫生间通常为独立建筑,为改善通风,四面墙壁一般高不及顶,普遍通风良好,没有异味。卫生间男女侧均分别设置两个相对的出入口,出入非常方便,同时实现了空气对流,自然通风。厕所内的每个厕位均有编号,小便池上方设有平台,摆放鲜花,同时也方便过往旅客放置小件物品。卫生间洗手台一般设置在厕所外,与厕所之间有一定的间隔距离,沿廊道布置。这样的设计更有利于清洁卫生,同时,仅需进行盥洗的旅客,可不必过于靠近厕所。厕所内标志清晰,厕位形式(分坐、蹲、儿童、无障碍)在外部均有清晰标注,便于旅客使用。立位小便斗均有各种形式的隔断。有的厕所在上空部分设置镂空装饰,便于通风采光。所有小便厕位均采用感应式自动冲水。卫生间普遍采用糙面深色小尺寸材料(包括地砖和石材)铺地,防滑效果良好,外表美观,便于清洁打扫。大部分厕所采用自然通风,部分采用机械强制排风,还有的服务区采用风动通风方式提高通风效果。厕所白天主要采用自然采光解决照明。为充分利用自然光,部分服务区厕所墙壁采用玻璃砖,在保护隐私的同时充分利用自然光。另一方面,厕所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照明条件,夜晚照明情况很好。卫生间蹲位空间宽敞,挂钩、搁物板等设施设置齐全,采用洁具、材料等均为优质名牌产品,五金件用料上乘,结实耐用。部分卫生间供应热水。卫生间内还附设育婴室或育婴台等设施。

除上述设施之外,中国台湾服务区还设置有以下公益和便民设施:国道资讯站。免费提供路网基本情况的各种资料,包括计算机查询,旅游咨询站,展示服务区周边的旅游景点在路网中的分布,以及旅游景点的基本介绍资料,均可免费提供。ETC充值站。为ETC车辆提供充值服务。部分服务区提供无线上网服务。大部分服务区配置有银行ATM,可以方便地满足旅游的取款需要。每个服务区都设置了交通安全教育展示,并提供隧道交通安全、应急、环保等小册子。还有服务区设置有太阳能、风能发电设施,还利用大屏幕实时显示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工作情况,宣传节能环保理念。

中国台湾高速公路服务区已融入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布局,不仅成为各商家争夺顾客的前沿阵地和商业布局中的重要点位,更是地方依托高速公路促进经济发展的桥头堡,是地方旅游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扇展示窗口,从而为建设“以区养区,以区促发展”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奠定了基础。

中国台湾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运营过程中,通过经营权的出让,商业集团有把服务区从单一休息加油服务向综合观光景点方向发展的趋向,如中国台湾清水高速公路服务区。在这里,服务区的概念已不是加油、上厕所,或是吃个昂贵的便当那么简单。在清水服务区,人们所享受到的是舒适的空间、优美的环境和热情的服务;服务区已经成为年轻人爱逛的时尚街区,形成了独特的商业休闲文化氛围。

1.3.3 中国台湾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模式

中国台湾高速公路服务区采取招标方式经营,管理部门对各服务区的餐饮和零售店实行“最有利标”的招标方式:即以服务为导向,选择最具服务品质与经营特色的厂商来经营,以“价格大众化,服务多样化,风格多元化”的目标,形成管理部门、厂商、路人“三赢”的效果。在服务区日常运行管理中,停车场、加减速车道、区内道路、污水处理由政府(高速公路局)负责维护保养及修缮,建筑物主体如属自然灾害等非人为损害、重大修缮也由政府(高速公路局)负责,建筑主体的日常维护、清洁及其设施更新则由服务区经营者负责。除此之外,服务区公共设施的水电费由政府(高速公路局)承担,服务区经营者只承担营业场所的水电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