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现行可再生能源电价和补贴政策分析
2006年中国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法》,确立以固定电价和费用分摊制度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的机制。其后,陆续颁布了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农林剩余物发电、垃圾发电、沼气发电)、海上风电、光热发电标杆电价,确定了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并依据各类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形势对电价和补贴标准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有效地促进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的规模化发展。到2015年底,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并网累计装机容量分别达到1.29亿千瓦、4318万千瓦和1031万千瓦,2015年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电量分别达到1863亿千瓦时、392亿千瓦时、527亿千瓦时,合计占当年全社会用电量的4.9%,可再生能源发电已成为新增电源和电量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在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和电量贡献不断提升的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资金不足问题也日益凸显,并且成为影响可再生能源全产业链、事关可再生能源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章首先总结了可再生能源标杆电价政策和补贴政策发展历程以及电价补贴水平,分析了电价补贴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分技术类别、分地区、分年度对2016—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资金需求以及现有政策下资金缺口进行了测算;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和电力体制改革形势要求,着重剖析现有可再生能源电价机制在标杆水平调整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在电价改革框架下可再生能源电价机制面临的任务和挑战;在补贴机制方面,除了补贴资金供需平衡分析外,对于可再生能源补贴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重点论述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