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重盈余架构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一、研究方法

(一)因子分析法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的利益相关方包括投资人、债权人、职工、消费者、生态环境、社区、政府、供应商,企业对每一类利益相关方所承担或履行的社会责任都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本书对设定因子进行了KMO检验,选定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因子,然后根据主成分法确定各因子变量得分。

(二)层次分析法

基于三重盈余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包括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第一准则层),而经济绩效主要基于投资人、债权人和供应商三方,社会绩效主要基于政府、消费者、职工、社区和社会公益等利益相关方,环境绩效主要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二准则层)。而第二准则层的各利益相关方又受众多因素(方案层)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结构层次模型来计算各层权向量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模型。

(三)两阶段最小平方法(2SLS)

在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联性及因果关系的过程中,两者之间可能同时发生或相互影响,因此将面临联立方程式中互为内生的问题。故采用两阶段最小平方法并设定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i表示第i个企业;j表示第j期;CV代表企业价值,分为绝对数和相对数两类指标,绝对数是市场价值,相对数是托宾Q值;CSR代表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得分;SIZEINDUSTRYRISKOWNERSHIP都是控制变量,分别表示公司规模、产业类型、风险、产权结构特征;α和β表示常数或系数,ε为误差项。

(四)多元回归分析法

为进一步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因果关系,根据提前-滞后(lead-lag)关系,引入“前期”的CVCSR变量,分别构建前期CSR对当期CV的影响模型(1-3)和前期CV对当期CSR的影响模型(1-4):

(五)案例分析与调查分析法

我国已有大量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以利用网络获得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运用本书构建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模型可进行量化分析;结合GRI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SA8000、ISO26000等标准可分析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以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完整性;通过问卷调查可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对利益相关方决策的有效性。

二、研究框架

本书研究框架如图1-1所示:

图1-1 研究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