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团团圆圆红红堂堂过大年
“去把桌子擦干净,把大脸盆拿到桌子上去,要做团子了。”随着一声吩咐,大家动了起来,孩子们喜欢与大人一起做有趣的事。
中国人喜欢讨口彩图吉利,过年吃团子叫团团圆圆。团子要用糯米粉做,这粉很金贵,只有到快过年时才会发票供应,有农村亲戚的,年前他们就会送来。我家在常州乡下的小舅公、小娘舅,这两个紫黑脸膛上挂着朴实笑容的亲戚会及时出现在眼前,他们用一根扁担挑着糯米、黑豆、赤豆等登门来。


“这些粉是乡下舅公拿来的”,在做团子之前大人总会自然地流露出感激之意,也是告诉孩子有个乡下亲戚在想着我们。
大半盆糯米粉,在热水的作用与手的揉搓下变成一个大疙瘩,然后大疙瘩被揉搓成一根长条,再揪成一个个等大小的疙瘩分给每个人。先用手指粘一点干粉,让掌心变得白白的(不粘手),然后把这疙瘩在手中搓一个团,再用大拇指压在中间使柔劲轻轻地捏,四指在外沿转动,渐渐拇指下的米团成一个凹形,在小小的空间里面就可以加馅了,加馅之后把口用手收紧捏成一个寿桃形或正圆形(依据甜、咸来区分),团子就做成了。
一只又一只团子在桌子上排好队,等着放进笼屉到大灶头上去蒸。平时搁在一边不用的大灶头变得热闹了,蒸锅里冒出了腾腾热气。最吸引孩子目光的是在灶头一边的火红灶膛,里面的火光映红了在烧火的祖父的脸,嘴上含着吹火棍的样子十分夸张,孩子们也去凑热闹,学着把一小把一小把豆秆放进了灶膛,晃动的火舌舞动着身姿,闪烁的火星夹杂着噼噼啪啪的声音像在放烟花。平时积累的柴火——那些由孩子剥去毛豆的豆萁以及拾得的树枝等,今天就派上了用场。“没有没用的东西,每样东西都有它的去处。”
红色的火光、白色的蒸气和锅里翻滚的水声相互交织着,把灶头这一边的过年气氛渲染得浓浓的。
营造过年气氛的还有贴春联和挂年画。门上还留着去年的春联痕迹,残留的红纸的颜色已变灰白,把红彤彤的新春联换上去,把红彤彤的福字贴上去,再把喜气吉祥的年画贴上墙。大人和小孩一起忙碌着,把一幅画贴得一点不倾斜也要费些时间,“高一点,低一点,又歪了”,叽叽喳喳,指手画脚。家里有了鲜艳的颜色,感觉热闹欢快了许多。
放果盘又是过年气氛的高潮,孩子们眼睛发光,“哇,这么多!”糖果、瓜子、长生果(花生米)等堆成一堆一堆的小山,孩子们的小手帮着摆弄,嘴里已含着、吃着甜的、香的,似醉了一样地兴奋,但堵住的嘴还是想表达,叫着:“好吃!这个又是什么东西?”
只有在过年,大人会让孩子放肆地吃、闹,而且新年里初一不许扫地,为何?说会把财气扫出去的。孩子们有意无意地弄得满地果壳,就是糖果纸不会丢弃,印有各种彩色图案的糖果纸是他们的宝贝,过年是收集的最好时机。此时,漂亮的糖果会招致哄抢,“我要,我要。”“这是我的!”但着急中不能骂人,大人说要不然嘴要臭一年,吃东西不香;更不能打人,打人自己要变妖怪,要被别人打一年!“老天爷在天上看着呢!”在开吃之前,大人脸上笑中藏着威严,扛着老天爷的牌子,幽默地带着一本正经地说教,孩子倒是真听进去了。调皮的会说:“大人也不能打人!”“当然!”“那你一年不能打我!”“那你今天一定要乖!乖一年!”


年初一的禁忌:
不能扫地,扫了会把财气扫出去。
不能乞火,乞了一年家业不兴旺。
不能担水,担了一年苦到头。
不能吃汤泡饭,吃了一年出门会下雨。
不能吃别人家的饭,吃了一年会讨饭。
不能听乌鸦叫,听了一年会招灾。
不能打人骂人,骂了嘴要臭一年,打了被别人打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