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历史文化暨宋代府州折家将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从墓志看北宋府州折氏之婚姻和丧葬习俗

北方民族大学 孙昌盛

唐末至宋代,陕北缘边地带是党项人的聚居地之一。由于这里蕃汉杂居,中原政府采取的一贯政策是对有威望的党项大族豪酋封以官职、委以州邑,进行羁縻统治。府州折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折氏家族兴起于唐末,经五代,活跃于北宋河东路麟府丰州(今神木、府谷),具有藩镇色彩的地方势力。北宋政府允折氏世袭府州知州,仅北宋一朝,折氏从折德扆任永安军节度使起至折可求降金,据守府州达6代,13位蕃官,这在北宋是不多见的。折氏“抚镇一方,控扼二虏”,成为北宋河东路之屏障。关于府州折氏,学界已有不少研究成果〔日〕畑地正宪:《五代、北宋的府州折氏》,《食货月刊》(台北)复刊第五卷第五期,1975年,第229—248页;韩荫晟:《麟府州建置与折氏源流》,《宁夏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试刊号);戴应新:《折氏家族史略》,三秦出版社,1989年;周群华:《五代北宋时代的府州折氏》,《甘肃民族研究》1990年第3、4期合刊;周群华:《“折家将”与辽、金和“杨家将”的关系述论》,《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6期;韩荫晟:《麟府州折氏述论》,《首届西夏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5—49页;李裕民:《折氏家族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陈君恺:《北宋世袭地方政权府州折氏与中央政府关系初探》,《中华民国史专题论文集第五届讨论会》(台北)国史馆,2000年12月;赵海霞:《鲜卑折掘氏与党项折氏》,《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第2期;高建国:《府州折氏族源、改姓的新证据》,《西夏学》第九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高建国:《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6月;高建国:《府州折氏与辽的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第5期。,多是关于府州折氏的族源、折氏的历史和经济、与北宋中央政府的关系,以及在北宋抗夏、抗辽、抗金中的作用等。而对于折氏家族的社会生活,诸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宗教信仰等方面关注得还远远不够。本文以折氏家族墓地中出土的十几方墓志材料为主截至目前,折氏墓志出土有:折继闵神道碑、折惟正墓志铭、李夫人墓志铭、慕容氏墓志铭、折克臣墓志铭、折克行神道碑、折克柔墓志铭、折克俭墓志铭、折克禧墓志铭、折可存墓志铭、折渭州(可适)墓志铭、折可复夫妇墓志铭、曹氏墓志铭,此外还有折嗣祚碑、折御卿墓志残碑、折惟信墓志残碑、折继新墓志、折继全墓志、折可大墓志残碑。这些墓志资料详见韩荫晟:《党项与西夏资料江编》上卷(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戴应新:《折氏家族史略》和高建国:《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附录。本文中折氏墓志材料大部分引自高建国:《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附录。,从风俗的角度对北宋府州折氏的婚姻和丧葬进行简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