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导演在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5章 拜访哥哥,合作洽谈

张國荣的联系方式并不难找。

他算上港圈里最早一批北上发展的演员了,92年就参演了《霸王别姬》,现在北影厂一些老前辈手里,还有他的联系方式。

许晓直接联系自己的老师谢飛,很快便通过谢飛,联系上了远在港岛的张國荣。

得知在荷里活(港岛将好莱坞称为荷里活)发展,并拿下威尼斯最佳导演银狮奖的许晓,想要当面拜访他,本就好脾气的张國荣,自无不可。

在抑郁症没有发作的时候,张國荣真的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

...

联络上之后,夏明便为许晓买好了前往港岛的机票。

坐在飞机上,许晓也在估算着此次成功的可能性究竟有多高。

这其中最大的困扰,就是张國荣的抑郁症了。

他的抑郁症类型是生理性抑郁症,也叫内源性抑郁症,可能与神经递质失衡相关。

这种抑郁症一旦患上,想要治愈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是许晓昨晚也查了下资料,并且咨询了一下远在好莱坞的一些同窗、师长,美利坚在03年已经研究处了更加安全可靠的MECT疗法;

去年还有更新型的抗抑郁药物。

尽管这些并不能根治内源性抑郁症,但只要张國荣配合着治疗,应该是可以长期压制住的。

而更重要的是要将他的注意力转移,不能让精神陷入无止境的内耗。

要不然就是大罗神仙下凡,也难救其性命。

《如果爱》不知道能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

只要张國荣能够执导,哪怕需要间歇性治疗,导致剧组停摆,许晓都愿意等待下去。

他相信凭借着自己对剧本做的一些简单调整,就算不能获奖,也应该能在海外卖出不错的价格。

也不指望这部片子给自己带来什么利润,能够挽救一下哥哥,顺便恶心一下陈可欣,许晓就很满意了!

...

在港岛的一座茶楼里,许晓第一次见到了活着的张國荣。

无论是这一世,还是在记忆里。

年近四十的张國荣,鬓角已隐约能见几丝霜白,他的头发比银幕上短了些,却仍梳得一丝不苟;袖口松松挽起,露出一截瘦削的手腕,腕骨微微凸起。

眉目依旧深邃,只是眼窝比年轻时更深了,阴影沉沉地坠在眼下,像是长久未眠的痕迹。

“张先生,您好,我是许晓,很高兴与你见面。”

“许生,您好~”

张國荣笑容和善温柔,并没有因为许晓想对他来说名气低了些,就显得多么倨傲。

“我听说过你,你很厉害呀,第一部电影就拿下了威尼斯银狮奖!我还在港岛看过你那部《调音师》,拍的真的很好!”

原本寒暄片刻后,许晓就打算直奔主题。

却没想到,张國荣比他想象中的更健谈一些。

从港岛与内地的电影产业,到欧洲三大电影节之间的差异;

从《霸王别姬》,聊到《泰坦尼克号》的生死相随......

在许晓眼中,眼前的张國荣完美诠释了“温润如玉”四个字。他谈吐优雅又不失幽默,举手投足间尽显君子风范,开朗的笑声更是让整个会面氛围格外轻松。

望着对方神采奕奕的模样,许晓内心不禁泛起涟漪——若非脑海中的那段记忆,他实在难以相信这样阳光开朗的人,最终会选择以那样决绝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张生,其实这次冒昧约见,是有一个剧本想请您过目。”

许晓从随身皮包中取出一叠装帧考究的剧本,双手递上。

张國荣含笑接过,他早已猜到许晓的来意。

方才的交谈中,这位年轻导演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处女作便在内地创下千万票房,更荣获国际奖项,却依然保持着难能可贵的谦逊。

没有年少得志的轻狂,有的只是对电影的热忱与沉稳的气度。

张國荣修长的手指轻轻抚过剧本封面,当《如果爱》三个字映入眼帘时,他的指尖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随着剧本一页页翻动,当“歌舞剧”的类型标识跃入视线时,他的眉梢不自觉地扬起,眼底闪过一丝久违的光彩。

那些跃然纸上的歌舞场景,似乎唤醒了他血液里沉睡的艺术激情。

房间里,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当最后一页轻轻合上时,张國荣的指尖在封面上停留了片刻。

他缓缓抬眼,目光穿过袅袅茶烟,望向不知名的远方。

那一闪而过的遗憾里,或许藏着太多无法言说的故事——关于舞台,关于爱情,关于那些在聚光灯下无处躲藏的真实情感。

剧本里男女主角的痴缠纠葛,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他生命中那些刻骨铭心的片段。

歌舞升平背后的孤独,深情款款之下的挣扎,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叩击他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许生,这确实是个好故事。”他声音温和,却透着一丝疲惫,“若是两年前你找到我,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接下。但现在……”

他顿了顿,唇角扬起一抹苦笑,终于还是坦诚道:“实不相瞒,我最近……身体出了些状况。”

许晓直视着他的眼睛,语气坚定而温和:“我知道——是抑郁症,对吗?”

张國荣微微一怔,但很快释然,他的病情在亲近的朋友间并非秘密,只是他没想到许晓会如此直白地点破。

更让他不解的是,既然对方清楚他的状态,为何还要坚持邀约?

“而且,我这次来,并不是单纯想请您出演。”许晓坐直身体,一字一句道,“我希望——由您来执导这部电影。”

“一个既精通表演,又擅长歌舞,还能驾驭导演工作的全才,除了您,我想不到第二个人。”

张國荣下意识地想要婉拒,可还未开口,许晓已经继续说了下去:

“张先生,关于您的病情,我了解一些。生理性抑郁症并非无药可医,只是需要更专业的治疗。”

他的声音低沉而恳切,“这两年我在美国求学,虽然不愿承认,但他们的医学研究确实走在前面。我的导师认识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专家,他们在神经心理领域有最顶尖的团队和诊疗方案。”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我不敢保证一定能痊愈,但我相信,他们至少能帮您找到控制病情的方法。”

见张國荣沉默,许晓缓缓将剧本推到他面前,语气轻而坚定:

“这部戏,我只认您。如果您愿意尝试治疗,我愿意等;如果您暂时不想考虑……”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微微发紧,“那这份剧本,恐怕只能永远封存了——因为除了您,没人能真正读懂它。”

许晓知道张國荣是有导演梦的,去年,他好不容易筹备起来转型导演的首部电影《偷心》,剧本、演员一切都筹备妥当,却因为电影公司的撤资,导致电影计划流产。

或许也正是这个噩耗,让张國荣本就有所征兆的生理性抑郁症彻底爆发。

——起码在当前年代,演员跟电影资本之间是有一道厚厚的壁垒的。

即使张國荣自己有钱可以撑起《偷心》剧组,但是没有电影公司帮忙制片,后续处理发行问题,单单拍出一部电影无法拿到上映许可,无法发行也是一样的。

经历了这首部长片电影流产的事情后,张國荣就彻底抑郁了,是生理+心理都遭重了。

后来他在自传里写道:“我想自己可能有点忧郁症,原因很可能就是对自己不满,对别人不满,对世界更加不满,那段日子真的好黑暗.....”

可见导演梦想的破灭,对本身就患有抑郁症的他,确实是造成了知名的打击。

而许晓此时递上的剧本,就好似给落水即将溺亡的人一根救命稻草。

在港岛拍不成的电影,许晓相信在内地凭借着自己跟北电的关系,绝对可以让张國荣圆了自己的导演梦!

空气仿佛凝固。

张國荣望着眼前这个执着的年轻人,忽然觉得,那份久违的热忱,似乎正一点点从心底苏醒......

“许生,请多指教!”

“张导,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