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不完美的变量
陈初楚提前二十分钟到达图书馆,选了个靠窗的角落位置。她将笔记本、参考资料和两支备用笔整齐地排列在桌面上,然后看了眼手表——距离约定时间还有十五分钟。
“他肯定会迟到。“她小声嘀咕着,翻开《高等数学应用实例》开始做标记。
窗外的梧桐叶被秋风吹得沙沙作响,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书页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陈初楚的笔尖在纸上流畅地移动,写下一个个工整的公式。当她的思路完全沉浸在解题中时,一个黑影突然笼罩了她的笔记本。
“抱歉,我迟到了吗?“
许奕泽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带着一丝慵懒的笑意。陈初楚抬头,手表显示已经超过约定时间七分钟。许奕泽站在她面前,校服外套随意地搭在肩上,头发有些凌乱,像是刚睡醒的样子。他手里只拿了一本皱巴巴的笔记本和一支笔,连最基本的参考资料都没带。
“迟到了七分十八秒。“陈初楚推了推眼镜,声音平静得近乎冷淡,“而且你看起来毫无准备。“
许奕泽拉开椅子坐下,嘴角勾起一抹笑:“准备都在这里。“他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数学是创造力的游戏,不是死记硬背。“
陈初楚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不悦:“数学建模需要严谨的逻辑和充分的资料支持。我们只有三周时间准备初赛,必须制定详细的计划。“
“计划?“许奕泽挑了挑眉,“好吧,课代表大人,你说怎么计划?“
陈初楚将一份打印好的时间表推到他面前:“我已经列出了每天需要完成的内容。今天我们先讨论选题方向,然后...“
她的话戛然而止,因为许奕泽根本没有看她的时间表,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一颗薄荷糖丢进嘴里,目光飘向窗外。
“你在听吗?“陈初楚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引得附近几个学生转头看过来。
许奕泽这才收回目光,直视她的眼睛:“听着呢。选题是吧?我有个想法——我们可以研究城市流浪猫的种群动态,建立预测模型,然后...“
“这太不切实际了。“陈初楚打断他,“我们需要可量化的数据和明确的边界条件。流浪猫的数量、活动范围、繁殖率都是难以统计的变量。“
许奕泽的眼睛却亮了起来:“所以才有趣啊!我们可以用标记重捕法估算数量,用GPS项圈收集活动数据...“
“GPS项圈?“陈初楚难以置信地看着他,“你知道那要花多少钱吗?而且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做实地调查。“
“那就换个方法。“许奕泽随手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坐标系,“假设我们...“
接下来的半小时里,许奕泽天马行空的想法一个接一个被陈初楚用严谨的逻辑否决。图书馆的灯光下,陈初楚的眉头越皱越紧,而许奕泽的笑容却越来越深,仿佛在享受这场辩论。
“够了!“陈初楚终于忍不住合上笔记本,“如果你不想认真对待这个比赛,不如现在就退出。我不想浪费时间。“
许奕泽脸上的笑意褪去了。他慢慢坐直身体,眼神突然变得认真起来:“你认为什么是浪费时间,陈初楚?思考不同的可能性?尝试创新的方法?“
“我指的是毫无准备的空谈。“陈初楚收拾着桌上的资料,手指微微发抖,“数学不是儿戏。“
许奕泽沉默了片刻,突然伸手按住了她正在收拾的一叠纸:“等等。“
陈初楚抬头,看到他脸上闪过一丝她读不懂的表情。
“你说得对,我今天确实没准备好。“许奕泽的声音低沉下来,“给我一天时间,明天同样的时间地点,我会带着完整的方案来。“
陈初楚惊讶于他突然的态度转变,迟疑了一下才点头:“好,明天见。“
许奕泽起身离开,背影在图书馆的长廊里显得格外孤独。陈初楚望着他远去的身影,心中涌起一丝莫名的情绪——她本以为许奕泽只是个玩世不恭的公子哥,但刚才那一瞬间,她似乎看到了另一个不同的他。
第二天上午的数学课上,陈初楚发现许奕泽的座位是空的。李梦瑶凑过来小声说:“听说许奕泽又翘课了,班主任气得不行。“
陈初楚抿了抿嘴,没有回应。她不该对许奕泽抱有任何期待的。
午休时分,陈初楚独自在教室整理笔记。当她路过许奕泽的座位时,一阵风吹开了他半开的课桌抽屉。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随即愣住了——抽屉里塞满了各种颜色的信封和小礼物,显然是女生们送的情书和礼物,但全都原封未动,甚至有些已经积了灰尘。
“看什么呢?“李梦瑶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吓得陈初楚差点跳起来。
“没、没什么。“她匆忙走开,心跳却莫名加速。
李梦瑶顺着她的视线看去,了然一笑:“哦,那些啊。许奕泽从来不收情书,但女生们还是前赴后继地塞给他。听说他初中时就这样了。“
陈初楚皱了皱眉:“那他为什么不直接拒绝?“
“谁知道呢。“李梦瑶耸耸肩,“不过听说他初中时可不是现在这样。那时候他是个数学天才,参加各种竞赛拿奖拿到手软,后来家里出了什么事,性格就变了。“
陈初楚若有所思地看向窗外。许奕泽曾经是个数学天才?这倒是解释了他昨天在讨论中展现出的敏锐思维,尽管那些想法都太不切实际。
下午放学后,陈初楚犹豫了一下还是去了图书馆。令她意外的是,许奕泽已经在那里等候,面前摊开着几本专业参考书和一台笔记本电脑。
“你来了。“他抬头微笑,眼中闪烁着陈初楚从未见过的专注光芒,“我查了些资料,有几个选题想跟你讨论。“
陈初楚慢慢坐下,惊讶地发现许奕泽不仅准备了详细的选题列表,还为每个选题列出了优缺点和可行性分析。他的字迹潦草却有力,思路清晰得令人惊讶。
“这些...都是你今天准备的?“她忍不住问道。
许奕泽点点头:“熬了个通宵。你说得对,数学需要严谨。“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笑,“我很久没这么认真对待一件事了。“
陈初楚突然感到一丝愧疚:“我昨天态度不太好...“
“不,你是对的。“许奕泽直视她的眼睛,“我喜欢数学,但很久以来都只是玩玩而已。看到有人还这么认真地对待它...感觉不错。“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清晰的轮廓。陈初楚第一次注意到,许奕泽笑起来时,眼角会有细小的纹路,让他整个人看起来真实而温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校园风云人物。
他们花了两个小时讨论,最终确定了一个关于城市交通流量优化的选题。许奕泽的创意与陈初楚的严谨在这次讨论中意外地产生了良好的化学反应。
“时间不早了,今天就到这里吧。“陈初楚看了看手表,开始收拾东西。
许奕泽点点头,却没有立即离开的意思:“你先走吧,我再查点资料。“
陈初楚离开时,回头看了一眼。许奕泽坐在窗边的位置,低头专注地写着什么,阳光为他镀上一层金边,像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人物。
第二天一早,陈初楚提前到校,想去图书馆继续昨晚的工作。清晨的图书馆空无一人,她的脚步声在静谧的空间里格外清晰。当她走到昨天坐过的位置时,发现桌上放着一张便签纸。
便签上是许奕泽潦草的字迹:「想到你可能会来。昨天讨论的第三个模型,我找到了更简洁的解法,见背面。——Y.Z.」
陈初楚翻过便签,背面写着一行简洁的公式和推导过程。这正是他们昨天争论不休的一个难点,许奕泽给出的解法巧妙得令人惊叹。
她坐下来,仔细研究这个解法,不知不觉间,嘴角微微上扬。当她翻到《高等数学应用实例》的某一页时,一张小纸条飘落出来——是许奕泽留下的另一条笔记,指出了书中一个印刷错误的更正。
“这个家伙...“陈初楚摇摇头,却忍不住笑了。她想起李梦瑶说的话,关于许奕泽曾经是个数学天才的事。或许那个天才从未真正消失,只是暂时隐藏在了玩世不恭的表象之下。
窗外,秋日的阳光温柔地洒进来,照亮了桌上的公式和那张小小的便签。陈初楚突然意识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搭档,或许比她想象中要有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