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 疑心突起
这注定是一个难眠的夜——谊心堂仟鲤池。
长华裹着大氅坐在池边,子夜打更声自三重宫墙外渗来时,千鲤池忽地活转过来。百尾彩鳞同时摆尾,将凝固的月光搅作雪色漩涡。
不知过了多久,宫灯将熄未熄时,千鲤池已沉入青瓷色的梦境。长华赤足踏过苔痕斑驳的回廊,指间金粟簌簌坠入水面,惊破满池凝脂般的月光。
百丈方塘静得能听见露珠滚落枯荷的脆响。墨玉似的锦鲤悬在琉璃水中,尾鳍舒展如玄色绡纱,鳃隙翕动间吐出细银气泡。这些前朝放生的灵物早通人性,此刻竟如泥塑木雕般悬停,唯恐鳞片相触的微响惊动这偷来的静谧。
谊心堂东廊残破的亭台上,半幅茜纱罗随风轻摆。长华倚着温凉的躺椅,看自己胭脂色裙裾倒影被游鱼衔碎——那些活了百岁的红白龙睛忽然摆尾,将水中的月轮搅作粼粼碎银。
最老的龟背竹影斜斜切过水面,惊起数尾丹顶鹤锦鲤。它们破水时竟未带起半点水声,只抖落满身琥珀色光斑,恍若前朝画师失手洒落的金箔。长华伸手欲接,却见那光斑穿透掌心,在青石板上聚成半阙《清平调》的残影。
此时周然的呼唤声,将她拉回现实,刚恍惚间,她一直在想,既然皇帝知道遗诏的事情,如此召她回宫就不单单是那所谓的欣喜,而是她手里的诏书,这封诏书可撼动他的千里江山自然重过万物。眼下这事她又不好与周然分享,周然自然不会害她,但周然是大周的嘉然帝姬,大周虽没有大楚疆域辽阔,但大周拥有近七百年的历史,雄踞一方,实力强劲,兵强马壮的南楚与北周在东边交战百年两方谁也没讨到好处,北周的公主不和亲、北周的属国不纳贡,周人思想开明现代,嘉然公主不想困于深宫更不想居于后堂,自小就励志学了一身的本事,从军她从了一年多,江湖她走了两年多,彼时的她是可以名正言顺继承大周皇位的帝姬,是这天下少有的几个,能坐在棋盘前与明崇对弈的人。周然性子野不喜权力,可一旦知道了自己也是楚皇亲封的帝姬会不会动了心思,要二人合力天下归一!!!周然的声音散进着无尽的夜里,长华又想到“蓉蓉怎么样了?”这小丫头看着文文弱弱的,其实隐忍的很,到底是世家教养出来的女儿,长华当年本想等她大些送出宫去还她自由,谁知道这小丫头第一次见血见死人都不怕,还硬生生拿自己的小命去替长华拿回了遗诏,她本欲跟随长华归隐,奈何六殿下身死湖州,她不忍丢下长华一人去那金城寺就一直陪她到了现在,文蓉心思细腻面对新皇时定会的滴水不漏,可这右眼皮跳了两下让她有些心烦。
正如长华所想,若是皇帝探查文蓉亦或是审问她,她都不会露出任何破绽,可皇帝并没有,皇帝只是无意间触碰到了文蓉最害怕的事情,恐怖的心理阴影使她不得多想,战战兢兢的睡在了皇帝的身边。
明崇自十一二岁起便养成了早起的习惯,那时候长华要偷偷起来练舞,天不亮就要跑到外宫去,明崇想偷偷跟着她,可好多次都起不来跟丢了,于是就下了决心,定要早起。好在现下他已是皇帝,早起上朝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换好朝服,魏七德出门去取皇帝的冠冕,昨日拿过来的皇帝觉得与这身朝服不符,刚唤人去取了个新的,转身时皇帝眼角扫过还在睡着缩成一个球的文蓉说:姝婷,传朕口谕,着封杨文蓉为充容,为迁居文景宫。
姝婷虽然知道这侍女的身世,可她不知陛下与长华公主的事情,还高兴这侍女得了荣宠一朝飞上了枝头。
魏七德进来送金冠。
这边姝婷也赶紧着手去收拾文景宫,文景宫住着两位昭仪、昭容,主位一直无人,几位妃子貌美却均无子嗣,本是想着各凭本事谁先生下皇嗣谁就晋升嫔位做一宫主位,那成想天上又掉下来个蓉嫔。
长华和周然梳洗回到永安宫的时候就察觉到了不对劲,宫里的伺候的人太多了,按理说皇帝去上朝了,魏七德知道她不喜欢吵,定会把人叫走啊。
大步走回屋内,文蓉将将刚醒还伸着懒腰一见长华笑着说:公主,你们回来了!
长华疑惑问床边伺候的两个宫娥:谁让你们留下的?
宫娥规规矩矩的答道:田尚仪让奴婢们留下伺候容嫔娘娘。
周然:蓉嫔娘娘?
三人正面面相觑,姝婷正好回来:参见公主。
长华不等她起身:陛下封了文蓉做蓉嫔?
姝婷笑着回:是,公主,陛下还说让蓉嫔娘娘迁居到文景宫去。
文蓉在床上离的最远却也听得清,啊!的一声惊叫出来。
姝婷轻巧的穿过长华和周然走到床边:蓉嫔娘娘好福气,陛下今早上朝前,特命奴婢去收拾文景宫。
长华不等她祝福的话说完说:陛下说的口谕,可下了旨?
姝婷:陛下说完就去上朝了,这功夫还没下朝那。
周然拉了拉长华的衣袖:还有救。
长华:姝婷姑姑,您先去文景宫收拾吧,这里有我就好,还有,把这几个宫娥都撤了吧,文蓉不喜欢吵闹。
姝婷不知她是何意,不过蓉嫔是她的侍女,她就算临走前要交代几句也合乎情理,于是领了吩咐带着人离开了永安宫。
周然落了永安宫的门,二人围坐在床边盯着文蓉。
周然:老实交代,昨晚怎么回事,楚皇怎么就封你当了嫔?
文蓉也是一阵恍惚说:我也不知道啊,陛下昨夜不让我走,让我就睡在里侧,不许我哭,我不敢惹他不高兴,也不知怎么的就睡着了。
长华左手摸了摸右手,许是皇帝醒来不见她,只见文蓉,文蓉又给他喂药,他多心了以为自己将文蓉送给他了?
长华:那他欺负你没有?
文蓉摇头:不知道,我睡的太沉了,今早陛下起身都不知道。
周然皱眉,文蓉确实有这个毛病,早晨就是睡的沉,那现在皇帝口谕下了封了嫔,要如何收场?
长华边摇头边推翻自己的想法,要不然带着文蓉跑?不行!事情没查清,若一走了之她心有不甘况且这么走了皇帝不会放下她,更不会放过她。那还是将文蓉送走?可蓉嫔的位置谁来顶替,早年她在宫中部下的人手,这几年都遣散了,毕竟没了争抢的心,就放了她们自由。再不然去求皇帝把文蓉还给她?算了吧,皇帝正愁她不上门那!
周然直接晃了晃她的肩膀将她从神游中拉了回来,长华看着比她还懵的文蓉说:你想做陛下的妃子吗?其实蓉蓉你跟着我一生颠簸,会吃尽苦头,若是留在内宫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你的身世陛下知道,一宫主位也可保你富贵无忧。
文蓉听着公主的话眼泪直接就溢出了眼珠,跪在床上说:公主,你是不是不想要我了?
长华轻叹一口气:其实你跟着他挺好的。
文蓉晃着小脑袋:不要,我不要,陛下想要妃妾身子我就给他,可我不想跟着陛下,公主你千万不要丢下我,你不要丢下我啊!
周然扁着嘴看着长华一脸写着:都是你自己惹下的风流债。
长华见她扑了过来,环抱住她,摸着她的后背给她顺气说:我不会丢下你的,这么多年了,你不是也一直不丢下我吗!
给文蓉洗漱换上嫔妃的衣服,就算她能让皇帝收回成命,但口谕已下,在他收回之前,宫人们只能照做。
一身桃粉宫装,头戴宝饰,杨雯蓉杨家嫡小姐的气质十分出众,在一众宫娥的映衬下尤为耀眼。
长华用肩膀挤了挤周然:怎么样?看呆了吧。
周然尴尬的低了低头:再好看的容颜也有逝去的时候,看破了,看穿了,罢了。
长华将人压在永安宫不许她去文景宫,姝婷也没办法只好一切礼法都在永安宫办。
终于到了申时,长华问过了郑林立,皇帝此时无事了。
太极宫勤政殿
长华气势汹汹的走了进来,一挥手叫人都下去。
魏七德懂事的带着侍从们离开。
见皇帝不紧不慢的看着书案上的奏折,长华走进他说:陛下。
皇帝不理。
长华提高了声调:陛下。
皇帝依旧不回。
长华直接贴到书案上说:陛下,臣有事要奏。
皇帝终于放下了奏折,提笔开始批注漫不经心的说:何事要奏?
长华:陛下,臣昨日命宫娥文蓉服侍陛下,自己去了谊心堂,实乃为陛下名誉着想,没有半分怠慢陛下之意。
皇帝:阿姐的意思,是朕多事了,给杨小姐名分不该?
长华:陛下言重,臣只是表明臣没有躲避陛下,实属臣子为君多虑多思才出此策。
皇帝:那你来找朕就是要说你对朕很用心很衷心?好,朕知道了,你回吧。
皇帝嘴角压抑着笑意,他今早就想到了,既然你敢把侍女打发过来顶替你,那朕就将计就计,何况杨雯蓉本就是颖妃的妹妹,当年颖妃难产去了,朕有心照顾颖妃的家人,招进来那个也不是杨家人,不过是个义女。这小丫头样子好看,性子温顺哭唧唧的也招人怜爱,无非是少年时被人强占过,试问楚朝历代多少后妃的出身经得起推敲那?
长华知道今天不掉二斤肉休想了事:陛下,关于臣的宫娥到有一事需如实向您禀报。
皇帝:讲
长华:臣的宫娥文蓉,乃是翰林院杨掌院的女儿。
皇帝打断她的话:你说当年御林卫的事,朕知道,朕不在意。再者朕听闻你罚了宜妃?
长华微不可察的叹了一口气,那是一时冲动,宫妃不知深浅竟敢伤害皇帝自然要罚,原以为他也会这么做,没想到反是他抓人的把柄了。
皇帝见她不辩驳说:朕不是怪你,只道你罚了她,朕又从你宫里出来总要有些原因,杨家的女儿家从名门也不能一辈子给你做侍女,朕给她名分也是圆了她姐姐的遗愿。
他这个语气?似乎也不是不能商量,既然是为了我好为了蓉蓉好,那就说两句好听的试试。想来长华撑着放在书案上看着皇帝说:陛下,臣知道您是思虑万千方才做的决定,可蓉蓉自小就跟着臣长大,臣就这么一个贴心体己的人,陛下也要抢走吗?
皇帝见她眼神澄澈,竟有了那么一瞬间的恍惚,摇了摇头清醒说:什么话,什么叫朕抢了你的人,不是你命她伺候朕的吗?何况朕醒来时她在朕的床上,朕岂是不负责任之人!
长华声音柔软:陛下~蓉蓉有过那样的经历很难与人敞开心扉,您看在逝去的颖妃的面子上,也看在臣的面子上给她一点时间,若她真愿意,臣必将她双手奉上。
皇帝:她要是不愿那?皇帝问了话眼神直直盯着长华,他想知道她要怎样违逆自己。
长华却不接招:陛下,颖妃当年为皇家开枝散叶连命都附上了,臣以为即算是蓉蓉不愿,陛下就将她逐出宫去不管她死活以作惩罚就好。
皇帝听了没忍住笑了一下。好啊,她一个宫娥不愿意侍奉朕,朕不仅要随了她的愿还要把她放出宫去!还有这样的办法?
长华看他笑了续道:陛下,昨日瑛嫔刚有喜讯,此时封一个没有子嗣的小丫头为嫔位,怕是不叫瑛嫔怨怼,内六宫也尽是暗恨文蓉的人,您这是将她放在刀尖上了啊,依臣之见,不若将此事缓一缓,文蓉继续留在永安宫,臣给您教养着像朵花一样,您随时可以采走,既不用被内六宫妒忌,又给了她缓和的时间,臣相信以陛下的英姿假以时日蓉蓉定会心甘情愿的服侍陛下。
提起瑛嫔,皇帝今日被她叫了两次了,答应了晚上过去陪她才不吵闹了,皇帝自然知道阿姐说到这些,封一个来路不明的小丫头晋嫔位确实于理不合,皇帝也只是想看看阿姐会怎样来求他,哪知道这个女人一丁点都不会利用柔情的女子优势,就知道给他讲道理摆事实。
皇帝:阿姐说的有理,只是朕口谕已经传下去了,此时你的小宫娥应该已经住进了文景宫,你若早点来求朕,朕还能。。。。
长华:陛下,臣知陛下日理万机,怕此事出了事端,便擅自做主将文蓉先留在了永安宫,此时,内六宫的人还不知道文蓉封嫔的事。
皇帝停了停手中的字,将朱批笔放下说:阿姐好细致,此番阿姐做事滴水不漏,朕都有些可惜将阿姐囿于内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