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1章 卷面惊鸿,疑虑渐冰消
“叮铃铃——叮铃铃——”
刺耳的电铃声终于响彻了整个教学楼,仿佛一道赦令,瞬间解开了施加在江城重点高中高二(三)班考场上的无形咒语。
“喔!终于解放了!”
“妈呀,这数学题是谁出的?脑仁疼!”
“快快快,交卷交卷!对答案去!”
压抑了近两个小时的沉闷空气,如同被戳破的气球,瞬间被各种如释重负的呼喊、抱怨和急促的椅子拖动声所取代。学生们像是久旱逢甘霖,一个个伸着懒腰,活动着僵硬的脖颈,脸上混合着疲惫、茫然,以及考后特有的亢奋。
“哎,你们说,陆扬那小子到底怎么回事啊?”一个男生一边收拾着文具,一边忍不住扭头问旁边的人,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周围几个人听见。
立刻有人接茬:“谁知道呢?提前四十分钟交卷,要么是神仙,要么就是神经!”
“我看是装的!”赵鹏的声音再次响起,他一边收拾东西,一边不屑地撇嘴,“肯定是后面大题都不会做,干脆第一个交卷,显得自己好像很厉害,博眼球呗!等着看吧,成绩出来绝对垫底!”
“可他那样子……真不像装的。”先前那个弱弱反驳的女生又小声嘀咕了一句,但很快被淹没在嘈杂的人声里。
“胖磊!胖磊!你跟陆扬关系好,他到底怎么回事啊?受什么刺激了?”有相熟的同学围到王磊身边,好奇地打探。
王磊此刻也是一头雾水,脸上写满了疲惫和茫然。他刚刚尽力完成了考试,但陆扬那惊世骇俗的举动像块大石头压在他心头,让他整场考试都心神不宁。面对同学的追问,他只能含糊其辞:“我……我也不知道啊……可能,可能他最近真的用功了吧……”他自己说这话都觉得底气不足。
“用功?用功就能提前四十分钟交数学卷?你骗鬼呢!”有人明显不信。
“行了行了,别猜了!等成绩出来不就知道了!”一个性格比较沉稳的同学打断了大家的八卦,“赶紧走吧,下一场还考不考了?”
学生们三三两两地涌出教室,走廊里立刻充满了各种关于考试难度和陆扬“壮举”的议论声,嗡嗡作响,像是炸开了锅的蜂巢。
李建国阴沉着脸,几乎是最后一个走出教室的。他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眼中的怨毒几乎要化为实质。刚才的考试,他后半段几乎完全不在状态,几道原本有把握的题目都做得磕磕绊绊,甚至有一道大题的辅助线添了又擦,擦了又添,最后卷面都弄得有些模糊了。这一切,都是拜陆扬所赐!他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讲台上,张老师面色严肃地站在那里,看着学生们交上来的试卷在她面前堆成厚厚的一摞。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在收卷时和蔼地提醒学生们检查姓名考号,也没有对那些唉声叹气的学生给予安慰的微笑。她的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交卷的学生,尤其是那些还在低声议论的学生,用眼神制止了他们。
直到最后一个学生离开,教室里终于彻底安静下来。张老师这才长长地、不易察觉地舒了一口气。她低头看着讲桌上那摞高高的试卷,眼神复杂。那里面,混杂着期待、担忧、焦虑,当然,还有那份被陆扬搅起来的、如同乱麻般的好奇与疑虑。
她伸出手,小心翼翼地将试卷整理好,抱在怀里。那叠纸张的分量似乎比以往任何一次考试都要沉重,尤其是想到最底下那份与众不同的答卷。
从三楼的教室走到二楼的教师办公室,短短的一段路,张老师却感觉走了很久。走廊里依旧有零星的学生在追逐打闹,或是三五成群地讨论着题目,声音远远传来,带着青春特有的无忧无虑。
可张老师的心情却像是灌了铅。
“破罐子破摔……”
“哗众取宠……”
“难道真是……压力太大,精神恍惚了?”
这些念头如同恼人的苍蝇,在她脑海里嗡嗡作响,挥之不去。她甚至开始有些后悔,后悔当时那么轻易就让陆扬交卷离开了。万一……万一这孩子真有点什么事,她这个班主任是有责任的。
但转念一想,陆扬当时那笃定的眼神,那清晰的回答,又实在不像是精神有问题的人。
矛盾,纠结,像两条绳索,紧紧地勒着她的心。
“张老师,刚考完?看学生们那样子,这次数学挺难吧?”隔壁班的李老师抱着一摞作业本迎面走来,笑着打招呼。
“是啊,李老师。”张老师勉强挤出一个笑容,“题目是有点深度。”
“你们班那个……叫什么来着?哦,李建国,这次怎么样?他数学底子不错。”
“还……行吧。”张老师含糊地应了一句,不想在这个时候多谈论班级里的具体情况,尤其是那个让她心烦意乱的“变数”。
匆匆告别了李老师,她加快脚步,走进了高二年纪的数学组办公室。
办公室里,其他的数学老师也陆陆续续回来了,大家一边整理试卷,一边交流着监考时的情况和对试卷难度的看法。
“哎呀,这次后面的大题可不简单,我估计平均分得降不少。”
“可不是嘛,尤其是最后那道解析几何,拐了好几个弯,计算量也大,能完整做出来的估计不多。”
“我监考的那个班,好几个学生抓耳挠腮,脸都皱成苦瓜了。”
张老师默默地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将怀里的试卷轻轻放下。办公室里的谈话声,她仿佛充耳不闻。此刻,她的全部注意力,都被眼前这叠试卷所吸引,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被压在最下面的那一份试卷所吸引。
她坐了下来,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着,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那叠试卷。
其他的老师已经开始拿出红笔,准备批改选择题和填空题了。办公室里响起了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偶尔因为某个学生的奇葩答案而发出的低笑或叹息。
张老师却迟迟没有动手。
她在犹豫。
她在害怕。
害怕亲手揭开那个可能让她失望透顶,或者……更加匪夷所思的答案。
“怎么了,张老师?累了?”对桌的王老师是个刚毕业不久的年轻老师,比较细心,注意到了张老师的异常。
“哦,没……没什么。”张老师回过神,勉强笑了笑,“就是觉得,这帮孩子,唉……”
她没有再说下去。她总不能告诉同事,自己班上一个常年成绩下游的学生,今天提前四十分钟交了数学卷,而她现在正对着那份试卷,心里七上八下,连动手的勇气都快没了。这话说出去,恐怕别人也会觉得她是不是太敏感了。
不行!该面对的总是要面对。
她深吸了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伸出手,动作略显僵硬地将压在上面的一份份试卷挪开。
很快,那份属于“陆扬”的试卷,终于完整地暴露在她的眼前。
与她之前脑海中预演过无数次的潦草、空白、胡乱涂鸦的景象截然不同,眼前这张试卷……
工整。
干净。
满满当当。
张老师的呼吸猛地一滞,眼睛下意识地睁大了几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卷头那手写上去的名字——“陆扬”。两个字,笔画清晰,算不上多么漂亮,但绝对是认真书写的,没有丝毫敷衍。
再往下看,整个卷面,从选择题的填涂区,到填空题的横线,再到后面解答题的大片空白处,几乎都被蓝黑色的钢笔字迹所填满。字迹的大小适中,排列整齐,虽然因为答题速度快而略显锋利,但绝不潦草,更没有大面积的涂改痕迹。
这……这根本就不像是一个“放弃治疗”的学生会交上来的卷子!倒像是一个学霸精心誊写过的笔记!
张老师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从整体的卷面印象,转移到具体的内容上。
她先看向选择题部分。一共十二道选择题,后面的填涂区都用2B铅笔涂得饱满均匀,没有一个空缺。她飞快地在心里默念着标准答案——这是她刚刚在走廊里和其他老师对过的。
A……C……B……D……
她的目光一行行扫过,心里的震惊如同投入石子的水面,一圈圈地扩散开来。
好像……好像都对?
至少她粗略看过去的七八道题,似乎都和标准答案吻合!
怎么可能?!
张老师感觉自己的喉咙有些发干。她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将目光移向旁边的填空题。
一共四道填空题,每道题后面的横线上,都清晰地写着一个数字或表达式。
第一题……根号三……对。
第二题……负二分之一……对。
第三题……十五……好像也对!
第四题……
当看到第四道填空题的答案时,张老师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这道题有些难度,她估计班上能做对的学生不会超过三分之一。而陆扬写在上面的答案,赫然与标准答案一模一样!
她的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起来。
这……这绝对不是巧合!瞎蒙,能蒙对这么多选择填空?尤其后面几道题难度还不低!
难道……他真的……
一个让她自己都觉得荒谬的念头,开始不受控制地在她心底滋生、蔓延。
她猛地抬起头,深吸了一口气,目光越过选择题和填空题,投向了后面占据了卷面大部分空间的解答题。
一共六道大题,每一道题的空白处,都被解题步骤填得满满当当。
她没有立刻去核对最终的答案,而是先快速浏览了一下解题的过程。
引入变量……列出方程……运用公式……逻辑推导……
步骤清晰,条理分明。
即使只是粗略地扫视,她也能看出,这绝对不是胡乱写上去凑字数的。那些数学符号和公式的运用,看起来……竟然是那么的合乎逻辑,那么的……流畅自然!
尤其是那道她印象深刻的、难倒了不少学生的解析几何压轴题。陆扬的解法步骤,洋洋洒洒写了将近半页纸,从建立坐标系,到联立方程,再到运用韦达定理和弦长公式,每一步都显得……有理有据!
张老师只觉得自己的大脑有些缺氧,心脏砰砰直跳,几乎要冲破胸膛。
她看着眼前这份字迹工整、内容饱满、逻辑看似严谨的试卷,再回想起陆扬交卷时那平静笃定的眼神,以及那句斩钉截铁的“我检查过了,确定完成了”。
一个巨大的问号,重重地砸在她的心头。
之前的种种猜测——破罐子破摔、哗众取宠、精神恍惚——在眼前这份“铁证如山”的试卷面前,似乎都变得那么苍白无力。
难道……这个一直以来让她头疼不已的“差生”,真的在一夜之间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个隐藏的数学高手?
这个想法太过疯狂,太过颠覆,以至于张老师一时间竟有些难以接受。
她拿着试卷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微微泛白。目光死死地钉在那份试卷上,仿佛要把它看穿。
办公室里依旧是其他老师批改试卷的沙沙声,窗外传来学生们的喧闹声,一切都和往常一样。
但张老师知道,有什么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她心中那座由长久以来的经验和对陆扬的固有印象筑成的、名为“怀疑”的冰山,在眼前这份令人难以置信的试卷面前,开始发出了细微的、碎裂的声音。
虽然距离彻底“冰消”还有很远,但那第一道裂缝,已经清晰地出现了。
她需要……仔细看看。
仔仔细细地,一个字一个字地,把这份试卷从头到尾,彻底地审阅一遍!
她拿起红笔,笔尖悬在试卷上方,却迟迟没有落下,眼神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和……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隐秘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