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章 第二案:派对谋杀案
第9章 第二案:派对谋杀案
这天中午,闲来无事的博士,突然收到好友,周文先生的来信。
周文先生在信中,设计了一桩谋杀案,邀请博士来侦破。
其实在往年的日子里,周文先生常常设计这类故事,邀请博士来侦破,博士对此也乐在其中。
在看完信中的介绍后,博士招呼凤琳一同参与其中。
派对谋杀案
“在推理小说的历史长河中,有上百件谋杀案发生在,欢聚一堂的派对上。受从众心理的影响,或仅仅是为了创作的便捷,派对,自然而然成为不少作者笔下,凶手的谋杀圣地。我很荣幸能效仿先贤,把本篇故事的开端,发生在一场派对上。”
故事发生于1952年,6月20日,故事的主人公,名为张颂,他的身份是一名作家,准确来说,是悬疑小说家,他笔下那些捕风捉影的犯罪手法,全来源于他那生性多疑的性格,但这一性格,已经严重影响到他的生活。
张颂先生年纪60,但他身形魁梧,四肢健壮。1米85的身高,有着170斤的脂肪。他那令人郁闷的脂肪,在他常年锻炼下,手臂上有着清晰的肌肉线条。腹部堆积的内脏脂肪,在汗水的浸湿下,形成结实紧凑的腹肌。
张松先生为人孤僻,几乎没有社交,没有一位可以促膝谈心的朋友,周围的居民对他的身世也一无所知,但人们都知道,张颂先生并不是独生子女。他有2个兄弟,张颂先生是三兄弟中的老二,他们也亲眼见过这两位兄弟。
张颂先生的住所位于,青岚市,某小镇的水库附近,1920年至1927年,张颂先生在这里住了7年,但,在1927的某一天,毫无征兆地离开这里。在25年后(1952年),带着一笔不知哪来的横财,回到了这里,还盖了一间规模不小的房子,没人知道他25年里,究竟经历了什么,获得的这笔财富。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张颂先生25年前离开后,便没有人见过他的两个兄弟。
张颂先生每2个月,都会换一批家里的佣人,这么做理由是,他那病态的想象力,臆想到这些人可能会受他人之托,来谋害自己,正因如此,张颂先生没有请保镖都,因为在他看来,保镖最安全同时也最危险。
今天是张颂先生的60岁高寿生日,他出乎意料地让仆人们,邀请自己的朋友,来参加自己举办的生日派对。
仆人们对这位孤僻的主子,感到陌生。 平日里踽踽独处的张颂先生,竟然会邀请外人,来参加自己的生日派对。 面对众人的疑惑,张颂只是简单地解释说:“人多热闹嘛。”
张颂的住所约250平方米,房屋的四周是一面面围墙,围墙上是一排排防盗刺,已染上锈色。
大拦门后的鹅卵石路,笔直的通向一座欧式风格的别墅,别墅只有2层却并没有天台,屋顶的两边是不对称的三角形,中间正方形的屋间,应该是张颂的写作间,因为只有那的窗帘展开着。
水库那水光潋滟的水面,和周围绿树的映衬下,让硕大的别墅,却显得死寂沉沉,若没有欧美装修风格带来的视觉效果,和屋门口前两颗挂树的装饰,否则会给人们带来一种,走进遗址的错觉。
受邀的朋友们,在6.30分,手持自己的祝礼登门参加派对。原本寂静无声的住宅,此时洋溢着欢声笑语。
参加派对的人员(只写出,有可能参与命案人员的姓名!)
女仆的朋友:司瑶桐(女)
管家的朋友:关博瀚(男),徐昊天(男)
厨师的朋友:辞嘉颖(女)
张颂的朋友:吕凌凡(男),张愈庆(男)
圆形理石餐桌上,平日里一脸厌世的张颂先生,现在,在他那黑框眼镜后,尽显着和蔼可亲的神态,跟客人们促膝而谈。
聊着生活的琐碎。外人对此只道寻常,但对自己主子稍有了解的佣人们,只觉一反常态。
厨师跟他的朋友辞嘉颖,在厨房忙碌着,而张颂先生在众人的催促下,开始拆自己的生日礼物。
在精美的红色包装下,除了令人昕喜若狂的礼物,还有让人坐立难安的信封。
当张颂拿起第7个礼物时,垫在礼物下面的信封,随即掉落到张颂的大腿上,他看向餐桌上,仅仅剩的三个礼物时,张颂仿佛意识到了什么。
他的疑心病开始发作,随后他以工作为由,脱身离开,回到自己的写作间。
张颂将房门紧锁,拉上展开的浅蓝色纱帘,一时间,房间陷入昏暗之中,好在窗外那皎洁的月光,透过纱帘的缝隙,带来一丝微光。
借助这丝微光,张颂打开书桌的圆形台灯,然后开始阅读他生平的最后一封信。
在辞嘉颖和吕凌凡的忙碌下,厨房准备好了丰盛的九菜一汤,于是管家走上楼,让张颂先生下来用餐。
但门扉外的管家无论怎么呼喊,始终得不到回应。
眼看房门也被反锁,管家只好回到楼下寻求帮助,来访的客人们见状纷纷上楼帮忙,在门扉前商量对策。
但最后还是在厨师和管家的蛮力下,齐力撞开了房门。
紧闭的房门被撞开后,发觉昏暗的房间内,寂静无声。
在管家打开房间的吊灯后,来访者的客人们,一时间汗毛竖立。
他们发现房间里一片凌乱,书桌上的草稿和书架上的书籍散落满地。
众人在房间里找寻张颂先生的身影,却发现他倒在书桌对面的沙发和桌子中间,桌子上的红酒和一些杂物。
因桌面的倾斜散落一地,地面上的红酒瓶已是空瓶,两个红酒杯也已破碎,只剩完整的杯脚。
众人察觉房间里貌似发生了激烈的打斗。他们紧忙扶起倒地的张颂先生,待众人扶起来后发现,张颂先生的左侧腹部的衣物,大面积被血液染红。
当他们看见一旁的水果刀,和失去生命体征的张颂。结合起房间带来的种种联想,他们意识到这位身形高大的张颂先生,回到写作间不久,在这房间里,与谋害他的凶手展开激烈的打斗。
张颂先生那极具杀伤力的身躯与手臂,却在打斗中落于下风,不幸惨遭对方的死手,致命身亡。
众人在惊慌中,报了警,在警员来到现场,检查尸体后发现,在场的所有人,光是体型上来看,没有一个人能在单打独斗中,战胜张颂先生,更何况在场的人员,都有着不在场证明。
以下是警方的调查,以及所有人的不在场证明。
不在场证明:张颂先生回到写作间后,由于一楼的卫生间被司瑶桐占用,厨师曾离开过1楼,去往二楼的卫生间,7分钟左右厨师回到厨房。司瑶桐从卫生间出来后,便一直在餐桌前,与管家继续聊天。徐昊天一个人去到门口抽烟,门口有残留烟灰跟烟头。女仆在二楼的储物间停留过,据说是在整理杂物,厨师在二楼时,也看见女仆在储物间忙绿。辞嘉颖,厨师,吕凌凡,三人在厨房准备晚餐。关博瀚,张愈庆,两人在客厅讨论着张颂的作品。
张颂近期的调查与口供。
女仆:“张颂先生,每天都有午睡的习惯,在午睡前都会喝一些红酒来微醺,帮助睡眠,但在6月15日,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去给张颂先生送红酒,并且给他一封别人寄给他的信,我刚走出门口,关上门没一会,张颂便在房间,像发了疯一样大喊着:我才不束手待毙,你以为你那拙劣的小把戏,就能蒙混过关。”
管家:“在6月17日的时候,张颂先生因工作原因,带着行李箱离家出门,据说,是找某位医学博士和化学家,探讨小说的创作问题,之前他也经常这样,张颂先生在当晚便回来了,回来时,还带了一瓶红酒,张颂先生嘱咐女仆,把红酒放进冰箱,在20日午睡时拿给他喝”
厨师:“张颂先生在19日,晚上的时候,我在厨房准备晚餐,他走进来,拿了一把水果刀,我问他有什么用处,他说:有人惦记我保险柜里钱财,必要时他需要用它,来正当防卫。当然,我们都知道他保险柜有钱。”
(以上的口供,二位可以完全相信是事实)
在警方的调查中发现,案发现场的保险柜有人为损坏的痕迹,而里面的钱财已经被洗劫一空。但在附近的路人,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人员,转移钱财。
在警方的犯罪动机调查中发现,派对上的4个人有犯罪的可能。
*吕凌凡,他是张颂出版社的合作人,张颂在17日晚,突然终止合作,并且打算收回《程颂侦探》续作的版权。”
*徐昊天,同身为一名悬疑小说家,他曾向吕凌凡的出版社投稿,却被淘汰,事后得知是张颂与吕凌凡所为,不久过后徐昊天发现,张颂套用自己淘汰作品的设定,获得不小的成就。”
*女仆与厨师不止一次,变相贩卖张颂先生储物间的用品,警方怀疑女仆在储物间时,就听见张颂写作间传来的打斗声,她看见凶手后,与凶手合伙拿走保险柜里的钱财。”
以上便是故事的全部。再次感谢您用自己的宝贵时间,来阅读我的作品,期待您的推理结果。
致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