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午夜来电--剧本之外
-----------------
第5节❖剧本之外
-----------------
黎川回到住处,手上还提着那只老旧档案袋。
他没有急着打开灯,而是将屋内所有窗帘拉紧,抽出一张A3纸摊在餐桌上。
他在纸上写下三个名字:
黎川(L-09)
L.CHEN(剧本设定名)
观察者 1号(系统标记)
然后,他在三者之间划线,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写下两个字:
“镜像。”
他终于意识到:“观察者”并不是角色,而是“结构”,而“L.CHEN”——并非另一个人,而是他自己,进入另一个叙述身份后产生的**剧本人格。”
换句话说:他当初设定的剧本,已经不再属于他。
而是在剧本系统不断运行、他本人逐渐遗忘的过程中,成为一个独立系统人格,并持续生成新的行为预设。
他曾是起点,而现在,他成了变量。
他转身走向老式资料柜,从最底层抽屉里拿出一块塑封的备份芯片,那是他2015年最后一次剧本设计演练数据的全镜像备份。
他连接到老台式机上,界面跳出一串过期验证弹窗,但仍能强制运行部分离线组件。
片刻后,一个窗口缓缓浮现:
【剧本原始写入控制台】
用户编号:L.CHEN
剧目草案数:47
激活剧目:13
冻结剧目:1
黎川盯着那一行:冻结剧目 1
他从未激活的剧目是什么?又为何被冻结?
他点开。
-----------------
黎川双击“冻结剧目 1”,屏幕一闪,弹出一个提示:
【剧本编号:000】
【草案标题:无罪者杀局】
【激活状态:冻结·原因:未完成叙述链】
【创建时间:2015年6月2日】
【最后编辑人:L.CHEN】
黎川盯着那个标题。
“无罪者杀局”。
这个词像钝器一样敲在他脑中。
他缓缓点击“预览草案”。
页面弹出一段文字,格式竟然与剧本其他部分完全不同,不是行为指令,不是角色描述,而是——小说叙述体。
第一段文字跳出:
他没有杀人。
可那一夜,他梦见了那场谋杀。
梦里那人挣扎,倒下,呼吸断裂,血顺着楼梯滑落。
他从未动手,但他知道——他在梦中安排了那一切。
黎川屏息继续阅读。
第二天,他站在案发现场,阳光刺眼,警戒线拉起,记者闪光灯频闪。
没有人看他。
也没人问他。
因为他不在剧本中。
可他知道——那是他的作品,只是没有署名。
他手指微微一紧。
这不是设定,这是——告白。
某种他曾写下、却又掩埋的告白。
他滑动页面,发现最后的剧段被中止于:
【剧目终止:写入者权限冻结,原始文稿被隔离】
【原因:疑似“现实映射片段”,需再次确认创作性质】
黎川猛然坐直。
“现实映射片段?”
也就是说,当年他写下的这段文字,被系统自动判断为**“可能来源于现实事件”**,因此被强行锁档。
那就意味着——他在2015年,可能已经写下过一次“真实案件复刻”。
他不是从未卷入,而是早已完成过一场“模拟谋杀”剧本,只是当时系统自我终止了这段。
他一瞬间有些喘不过气来。
他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写下:“冻结剧本000·内容与实际案件是否存在重叠?”
他立刻回忆,2015年6月2日前后,江阳是否出现过与此文字段落相似的真实案件?
突然,他猛地想起一个地点——东城一中学老教师宿舍火灾案。
当时,警方认定是电路老化,无人员伤亡,但校内有学生私下传言:有人在火灾前梦见了现场、楼道、甚至血迹。
警方因无实证,未录入正式案件系统。
黎川立刻翻出当年内部事故调查报告。
第12页——
“宿舍门外发现红色液体痕迹,但因未找到组织残留,判定为染色液。”
他眼神倏地冷下去。
这段描述,与他刚刚在剧本000中看到的内容——几乎逐字吻合。
他缓缓站起身,脑中只剩一个声音在说:
“你曾经写下过现实中发生的谋杀。”
-----------------
当天傍晚,黎川穿着便装,独自驱车前往东城一中学老教师宿舍区——那场火灾旧址。
宿舍楼早已废弃,外墙斑驳,楼道内堆满杂物,但通往楼顶的那段旋转楼梯仍保持着当年的模样。
他一步步踏上那阶梯,踩上最后一级时,手电光扫过前方。
他停住。
楼道尽头——放着一个木质小椅子,上面摆着一只陶瓷茶杯,杯中还有半杯水,杯沿冒着轻微热气。
他猛地警觉,迅速环顾四周——无人。
可这不是最令他心悸的。
最让他发寒的是——这场景,他写过。
就在“冻结剧本000”的第五页,段落描述如下:
“他回到旧楼,楼道尽头放着那张椅子。
水还热着,仿佛那人刚刚离开,或从未离开。”
黎川握紧手电,缓步走近椅子,蹲下身看着那杯水,眉头死死皱起。
这是剧本中的一页,而现在,它正被现实呈现。
他四周搜索,没有发现摄像头或监听装置,但地面微尘被扫过,椅子下方落着一张折叠纸。
他小心取出展开。
纸上手写着一行字:
【你以为你冻结了它。可它只是——等你回忆完。】
落款是一串符号:
【R-01】
黎川盯着这个编号,脑中浮出剧本系统角色分类:
O:观察者
L:剧本角色/执行体
C:构建者
V:变量项
R:???
他从未在自己掌握的剧本系统文档中见过“R”字头编号。
R-01,是谁?
是角色?是审查者?还是——读者?
他忽然意识到,剧本系统中也许不止有演员、导演、编剧,还有观众。
而且这些“观众”,可能不仅仅是被动阅读。
他们可能拥有一种更深的权限:
观看别人被演,同时……决定谁该继续演。
黎川缓缓起身,盯着空无一人的楼道尽头。
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孤身一人在这场剧本里穿行。
有人比他更早一步读到了剧本,有人……甚至正通过他的剧本,在构建自己的剧本。
-----------------
与此同时,林雪坐在工作室地下的加密终端前,盯着屏幕上的灰色文件路径。
她已经连续三次尝试读取系统内一个名为【剧段·无效号Z】的残段,每一次都被提示:
【剧本结构不完整,未授予阅读权限】
【该段落含删除记录,原始输入人已不可确认】
她的指尖敲着桌面,低声道:“不可确认的原始输入人……除非是手动注销,或者,写完就被剔除。”
她突然想起黎川曾提过:“剧本系统中,有一段他从未记得写,却有人读出来的内容。”
林雪猛地调出自己的本地备份,从记忆库中匹配出一段转存片段——是一段未标注时间的剧本引语:
【编号不详】
【开头】:
“你看到这段文字的瞬间,已被列入等待消失的角色。”
“系统将从你看到的下一个清晨起,冻结你身边的一切动态。”
“你将以为是世界静止,其实只是你不再被书写。”
林雪看到这行文字,心脏怦然一跳。
这不是台词,这是一份“死亡剧本”。
不是执行,不是杀人,而是:从剧本中被抹除。
她快速备份整个剧段,正准备导出,却忽然弹出一个黑框窗口:
【当前页面已由观察层维护者控制】
【你的下载权限将于倒计时30秒后清除】
【R-01留言:——该段内容未授权传播】
【建议你,选择只读】
林雪瞳孔收缩。
“R-01又出现了。”
她咬牙盯着那行提示,“R”编号现在不再只是剧本外的冷数据符号,它已经开始像“规则维护者”一样出现在系统里——
甚至可以干涉读取权限。
与此同时,黎川从宿舍楼离开,刚踏上街口,就接到了一封加密邮件提示。
发件人:UNKNOWN
附件标题:《剧本:L-09终章草案》
他立即下载打开,附件是一张格式完美的剧本文档:
字体、字号、结构、角色表、场景划分——都与“剧本系统”一致
唯一不同的是,这一页从未在他编辑的剧本中出现
文档开头赫然写着:
【剧本名称】:L-09终章草案
【场景】:东城区老宿舍楼
【行为】:角色将于4月8日清晨6:03,被确认死亡
【方式】:坠楼,疑似自杀
【备注】:剧本内定义为“自然终章”,无需介入
黎川盯着那句【无需介入】。
这不是提示,也不是预演。
这是——剧本执行宣告。
而那时间,是明天清晨6:03。
他手指渐紧,指节发白,低声说:
“你们想写我的结尾?”
他把剧本关掉,抬头望向灰蒙的天空,嘴角一挑:
“那就——换一笔试试。”
-----------------
黎川一夜未眠。
他没回住处,而是独自躲在城西废弃的广播电台大楼顶层,那里早年曾是他与韩峰查案期间的一个秘密会面点。
这里没有网络、没有信号干扰、没有摄像头,甚至连楼下保安也早早退休。
黎川打开随身携带的速写本,将老旧笔记纸展开,重新摊开之前的剧本编号与身份列表。
他在最底下加上了一个新项目:
反剧本实验编号· R-∞
在这一页空白纸上,他不再写行动路径,不再写行为推理,而是——写出一个不存在于任何剧本中的开头。
他写道:
“这页剧本不存在。”
“它不属于任何结构、角色、编号、系统。”
“它的开头未被赋值,它的结尾从不写出。”
“因为这页——属于一个从不接受编写的人。”
黎川停顿了一下,然后用力划出一句重字:
【这剧,未完。】
随后,他打开备用电源,启动曾用于模拟测试的剧本草案编辑器,在【草稿编号】一栏中填入:
编号:B.O.D.Y
提交时,系统弹出提示:
【非法编号,结构不符】
【是否强制写入?】
黎川毫不犹豫地点击“是”。
剧本系统瞬间抖动,屏幕闪烁三秒,画面上方突然浮现一行红字:
【警告:未知输入路径,触发“外写剧段”机制】
他嘴角缓缓扬起。
这正是他要的。
在所有人都被写入剧本,在所有“剧中人”都按路径行动、按预设判断的世界里,他要做那个,主动写一笔的人。
这一笔,无关剧情逻辑。
无关角色规则。
它只写下一件事:
你不能替我写完我自己。
与此同时,系统后台中,观察者账号【R-01】打开草案页面时,发现剧本系统弹出一个空白页面。
标题写着:
【反剧段入侵】
【作者:L.CHEN】
R-01在后台留言窗口留下三个字:
“开始了。”
黎川从废弃电台楼下来,天刚泛亮。
他看了眼手表——4月8日,清晨5:47。
——还有16分钟,就是剧本上为他写下的“死亡时刻”。
他站在天台边缘,望着渐亮的天幕,忽然对着风说了一句话:
“你写得很好。”
“可我还有结尾,没说。”
他转身,踏上楼道,走进那条从未设过剧情的暗道。
他知道,剧本可以写死一切。
但不能写死的,是他不愿结束的意识。
是那一页空白,是那一句:
“这剧,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