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我要造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4章 摩托车制造基地开工

羊城。

中华摩托车制造基地。

今天迎来了开工仪式,区领导、市领导、省领导都亲自出席了此次开工仪式。

现场,还有保卫人员。

10点整,车队来了。

看到那一辆车,就是省领导,都不自禁打起精神来,用自己最佳的状态,来迎接这一重要的时刻。

当车停下来,从车上下来一个个老人,每一个老人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是注定要记载进入华夏近现代史的。

甚至语文课本、近现代史课本上,已经有着他们的故事、介绍。

陈凯此时也非常激动,他都没有想到,摩托车制造基地会引来领导们的关注,甚至亲自前来参加开工仪式。

昨天得到通知后,昨晚陈凯激动、紧张得一晚上没睡。

现在看到这些传奇,陈凯更加激动,心脏好像要跳出来似的。

“英雄出少年啊,看到陈凯同志,我就看到未来华夏充满着希望!”领导缓缓地开口,脸上都是笑容,夸赞着陈凯。

在京城的时候,领导就不止一次听到陈凯的名字,早就想要见一见这位少年英才了!

毕业没有选择国家分配工作,而是下海经商,依靠着技术,短短一年时间,就创下了偌大的基业。

改革开放后,华夏首家私营企业,民营企业的提出者,敢于说‘民营企业不是洪水猛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发展市场经济’等等,这些都是惊世骇俗的言论,但是又极其有警醒意义。

一年时间,陈凯都是在实践自己说的话,而陈凯也做到了。

到现在为止,陈凯成为了全国第一位百万富翁、第一位千万富翁、第一位亿万富翁!

报纸上,早已称陈凯是‘华夏自行车大王’!

现在的华夏自行车,已经成为华夏自行车年产量最大的企业!

而且陈凯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竟然敢跑去香江收购香江自行车厂、香江摩托车厂,从而转而以港资身份投资羊城,投资建设摩托车生产基地。

这种急智,值得欣赏。

陈凯在香江摩托车厂生产的摩托车销售情况,已经通过新华社香江分社,出现在他桌上,他很了解情况。

整个摩托车生产基地,投资100亿人民币!

这是华夏目前为止,招商引资最大的成果!

一旦摩托车生产基地建成,年产250万辆自行车、300万台发动机,年产值超过100亿人民币!

这足以让他,亲自前来走一趟。

这也是一种信号,那就是改革开放将会坚定不移的进行,毫不动摇。

“领导好!”陈凯激动得浑身都在颤抖,说话都结结巴巴的,显得特别紧张。

“陈凯同志,放轻松,我只是一个和蔼的老人,不是吃人的老虎。”领导笑呵呵的,握着陈凯的手。

其他领导,也一个个和陈凯握手。

随队的央视拍摄团队以及新华社、人民日报的记者团队,都在拍照,这些都会上新闻。

领导们抵达,开工仪式便开始了。

领导们一个个发表致辞,表达了态度。

“陈凯同志,你有什么要求,可以跟我们提一提,只要不过分,我们都可以答应你!”领导跟陈凯说的时候,笑呵呵地说道。

“领导,真的可以提么?”陈凯心中一动。

“提,尽管提!”领导笑了笑。

“领导,我想申请,让我们的企业可以在内地高校招生,现在我们只能在香江招引人才,可是香江那边薪酬很高,一个大学毕业生至少2500港元/月,技术型的得是5000港元/月起步,薪酬高一些也就算了,我们也能给得起,可是我们内地和香江还是有区别,还是我们内地的大学生用起来顺手。”陈凯提出一个要求。

香江的技术人才可以作为师傅教导内地的大学生,从而培养内地的技术人才。

这才是陈凯的目的。

香江有技术人才,但是香江的工业本来就是重点在于轻工业。

从人才的量上,肯定是内地的人才更多。

“这个我可以答应你,不过人得你们去招,大学生愿不愿意来你们这里,这得看你们的本事。”领导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现在大学生毕业是包分配的,随着77级、78级、79级大学生毕业,华夏迫切需要人才的局面缓解了很多。

多一个陈凯去招聘大学生,并不算什么。

毕竟陈凯需要的大学生数量有限。

“谢谢领导,谢谢领导!”陈凯连忙道谢。

“还有么?”领导问道。

陈凯思考一下,“那我再贪心一下,想请领导留一副墨宝,鼓励我们!”

“哈哈~~”领导笑得很开心,“你这个要求,我答应了!”

领导当即让人准备笔墨纸砚,一刻钟后,领导提起毛笔,在上面写下:制造业兴国

短短五个字,铿锵有力,也寄托着领导的期盼。

陈凯很激动,他没有想到,领导会这么爽快地答应。

制造业兴国,这幅墨宝,足以作为中华摩托车制造基地的镇厂之宝了。

以后哪个二代或者三代,想要打中华摩托车制造基地的主意,可就要掂量掂量了。

领导对着区、市、省的领导说道:“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步子快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小小脚女人一样......”

粤省是改革前沿阵地,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上面的领导对于粤省的改革开放是寄予厚望的。

而粤省的发展也很快,GDP相比1978年翻了一倍还要多。

中华自行车制造有限公司的出口,为国家带来了大量美元,也成了一个民营企业的试点。

上面很关注粤省这里,希望粤省摸着石头过河,能够总结出经验,让其他省市有经验可以借鉴。

像陈凯这样,要成立摩托车制造公司,就可以答应。

结果就因为市、省的领导有顾虑,搞得陈凯跑去香江收购摩托车,然后曲线回内地投资,这不就是有点南辕北辙么。

领导希望粤省这里改革开放更坚定,胆子更大一些、步子走得更快一些。

羊城市领导、粤省领导自然知道领导的意思。

他们一个个都心中反思自己,毕竟在陈凯搞摩托车制造公司这事上面,他们确实是太过于小心谨慎了。

陈凯都有一家民营企业,中华自行车制造有限公司,现在多一家中华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又有什么。

结果搞得现在,陈凯还得给港府交一些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