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突转叙事:沈从文小说叙事的重要模式
沈从文是现代“文体作家”。他非常重视叙事技巧的运用,1935年在《大公报》上发表的《论技巧》一文,总结了他的叙事经验,认为:“一个作品的成立,是从技巧上着眼的”,“一个作品的成败,是决定在技巧上的”[1]。本章所说的“突转”主要表现为沈从文小说中的一种叙事特征,并成为一种叙事模式,同时渗透有作者的人生经验,既体现了沈从文小说的美学特质,也呈现出作者的文学和文化观念。早在1934年,苏雪林就敏锐地察觉到沈从文“每篇小说结束时,必有一个‘急剧转变’(a quick turn)”,赞叹其“组织力之伟大”[2]。王晓明在讨论沈从文湘西小说时,也认为他“先以歌咏田园诗般的散文笔调缓缓地展开对湘西人淳朴风情的细致描绘,最后却以一个出人意料的转折,一下子打断前面的歌咏,把你推入对人生无常的强烈预感之中:这就是沈从文个人文体的最显著的形式特征”[3]。凌宇先生也认为,从小说的情节发展看,沈从文很多小说中的“煞尾往往是一种突转”[4]。也有其他学者注意到沈从文小说结构上的“突转”特征,[5]或将其称之为“空白叙事”和“非理性叙事”[6]。可见,“突转”确实称得上沈从文小说的一种叙事模式,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