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章 战后筹谋御新危
东陵国联合三国的首次进攻被西楚国成功击退,战场上硝烟渐散,但西楚国上下并未有丝毫放松,因为他们深知,更大的危机还在后头。
在这场战役之后,萧战与齐扬、萧沐雪立刻在营帐中召开紧急会议,商讨下一步应对之策。萧战面色凝重,率先开口道:“此次虽击退联军,但我们也伤亡不少,东陵国必定不会轻易放弃,定会卷土重来,而且攻势恐怕更加猛烈,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法。”
齐扬微微点头,目光落在军事地图上,沉思片刻后说道:“太子殿下所言极是。经此一战,我们也摸清楚了一些联军的战术。他们此次以侧翼佯攻、正面突袭为主,下次可能会变换策略。我们一方面要加强防御工事的修复与加固,另一方面,需重新调整兵力部署。”
萧沐雪秀眉微蹙,担忧地说道:“如今国内为了应对战争,已经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百姓的负担也日益加重。若战争持续下去,恐怕会影响国内的稳定。我们在加强军事防御的同时,也需想办法减轻百姓的负担,稳定民心。”
齐扬与萧战听后,均陷入沉思。的确,战争对国家经济和百姓生活的影响巨大,若不能妥善处理,国内恐生变故。
“公主所言甚是。”齐扬缓缓说道,“我们可以在国内推行一些临时的经济政策,比如减免受灾地区的赋税,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同时,加大对商业的扶持,促进贸易往来,以此来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
萧战点头表示赞同:“齐扬说得对。另外,我们还需加强对军队的训练,提升士兵的战斗素质。只有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才能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占据主动。”
三人商议完毕,立刻分工行动。萧战负责统筹军队的训练与部署,齐扬则着手制定并推行经济政策,萧沐雪继续深入民间,安抚百姓,同时监督各项政策的执行情况。
在军队训练方面,萧战亲自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训练计划。他增加了士兵们的实战演练次数,模拟各种战场场景,让士兵们熟悉不同的战斗环境。同时,他还邀请军中经验丰富的将领,为士兵们传授战斗技巧和战术知识。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下次敌军再来,我们要让他们有来无回!”萧战在训练场上大声喊道。士兵们士气高昂,齐声回应:“有来无回!有来无回!”
齐扬回到都城后,立刻与朝中大臣们商讨经济政策的实施细节。他提出的减免受灾地区赋税的政策得到了大臣们的一致认可,但在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和扶持商业方面,却遇到了一些阻力。
“齐侍郎,开垦荒地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短期内难以见到成效。如今国家正处于战争时期,是否应该将重点放在军事防御上?”一位大臣提出质疑。
齐扬耐心解释道:“大人,虽然开垦荒地短期内难以带来明显收益,但从长远来看,这不仅能增加国家的粮食产量,还能安置因战争流离失所的百姓,稳定民心。至于扶持商业,商业繁荣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为战争提供更多的物资支持。这两项举措看似与军事防御无关,实则相辅相成。”
经过齐扬的一番解释,大臣们最终理解并支持了他的提议。于是,一系列经济政策开始在国内推行。
萧沐雪则奔波于各个郡县之间,她深入百姓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在得知一些百姓因战争失去了生计后,萧沐雪积极组织当地官员,为他们提供农具和种子,帮助他们开垦荒地。同时,她还鼓励各地的商人扩大经营,为他们提供一些优惠政策,促进商业的发展。
“大家放心,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萧沐雪的话给百姓们带来了信心和希望,百姓们纷纷响应朝廷的号召,积极参与到各项建设中来。
而在东陵国,太子李轩因首战失利而恼羞成怒。
“崔崴,此次进攻竟然失利,你不是谋划周全吗?怎么会出现粮草被袭这种事情?”李轩愤怒地看着崔崴。
崔崴心中也颇为自责,但他很快镇定下来,说道:“殿下,此次失利是我们疏忽了后方防御。不过,西楚国虽暂时击退我们,但他们也损失惨重。我们可借此机会,联合更多的国家,组成更强大的联军,再次进攻西楚国。”
李轩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好,就依你之计。你立刻去联络其他国家,我要让西楚国为他们的抵抗付出惨痛的代价!”
崔崴领命后,再次踏上了联络各国的道路。他凭借着自己的智谋和三寸不烂之舌,四处游说,企图说服更多的国家加入对西楚国的战争。
与此同时,西楚国的探子将东陵国的动向及时传回国内。萧战、齐扬和萧沐雪得知消息后,深知西楚国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
“看来东陵国这次是铁了心要灭掉我们。我们必须加快准备,不仅要加强军事和经济建设,还要寻求更多的外部支持。”齐扬说道。
萧战点头道:“我会加强与周边友好国家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援助。齐扬,你继续完善国内的防御和经济政策。公主,还需你多在民间走动,稳定民心。我们一定要在东陵国再次进攻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人再次分工明确,各自为即将到来的更大危机做着最后的准备。西楚国上下众志成城,一场更加激烈的战争即将爆发,而西楚国能否在这场生死较量中存活下来,并实现国家的振兴,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在西楚国紧锣密鼓筹备应对东陵国再次进攻之时,萧战派遣的使者也纷纷抵达周边友好国家。这些使者向各国君主详细阐述了东陵国的野心,表明若西楚国沦陷,东陵国下一个目标极有可能是他们,唇亡齿寒,唯有共同抵御东陵国,方能保各国平安。
其中,北越国的君主对使者所言深以为然。北越国与西楚国接壤,一直以来忌惮东陵国的扩张。北越国君主当即表示,愿意向西楚国提供一定数量的粮草和兵器,并派遣一万精兵协助防御。使者带着这个好消息匆匆返回西楚国。
与此同时,齐扬在国内推行的经济政策初见成效。百姓们在减免赋税的鼓励下,积极开垦荒地,一片片荒芜之地逐渐焕发生机。商业方面,各地的集市重新热闹起来,商人们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扩大了贸易往来,国家财政收入有所增加。
萧沐雪在民间的安抚工作也进展顺利,百姓们看到朝廷为他们着想,纷纷表示愿意全力支持朝廷抗战。她还组织了一批民间的能工巧匠,为军队打造更为精良的兵器。
而在东陵国,崔崴成功说服了另外两个小国加入联军,这两个小国,一个是南桑国,一个是西沼国。东陵国联合常国、庸国、芜国、南桑国和西沼国,组成了更为庞大的联军,兵力扩充至三十万。
李轩得意洋洋地对崔崴说:“此次,我看西楚国如何抵挡我们的三十万大军!”崔崴却不敢大意,他说道:“殿下,西楚国经上次一战,必定有所防备,我们不可轻敌。此次进攻,需制定更为周密的计划。”
李轩点头称是,两人开始谋划新一轮的进攻策略。他们打算兵分四路,从不同方向对西楚国发起攻击,让西楚国首尾不能相顾。
西楚国这边,萧战等人得知东陵国联合更多国家组成联军,且兵力大增的消息后,并没有慌乱。
萧战看着军事地图,与齐扬商讨道:“敌军虽兵力众多,但四路进攻,兵力必然分散。我们可集中优势兵力,先击破其中一路,挫其锐气。”
齐扬表示赞同,一场应对联军四路进攻的战略部署,在西楚国的营帐中悄然展开,两国之间的又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