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小满人生第一句话
我,林夏,曾经是个社畜,现在是一只橘猫——一只成功让人类幼崽第一句话喊“喵”的橘猫!
自从那个只会爬和流口水的小屁孩小满出生以来,这个家就进入了疯狂“语言特训”模式。苏妍和程朗像是被某种神秘力量洗脑了一样,每天抱着小满重复着同样的台词:
“叫妈妈~妈~妈~”
“叫爸爸~爸~爸~”
而我,作为这个家真正的语言大师(毕竟我能听懂人话还会喵喵叫),决定亲自出马,给小满上一堂真正的语言启蒙课。
“宝~贝~看妈妈的口型~妈~妈~”
苏妍抱着小满,脸对脸,嘴对嘴,活像两个正在准备接吻的傻瓜。她每说一次“妈妈”,嘴唇就夸张地撅起来,像是要亲上去一样。
小满睁着圆溜溜的眼睛,伸手去抓苏妍的嘴唇,然后——“噗!”——喷了她一脸口水。
“哎呀!”苏妍笑着擦脸,“小坏蛋,不是噗,是妈~妈~”
在旁边围观的我不屑地甩了甩尾巴。就这教学水平?难怪小满到现在还只会咿咿呀呀。
程朗也不甘示弱。他不知从哪里学来的“爸爸速成法”——把小满高高举过头顶,然后突然拉近:
“爸!爸!”
“爸!爸!”
每次下落时喊一声,活像个人形过山车。小满倒是笑得开心,但除了“咯咯咯”之外,半个字都没学会。
愚蠢的人类,语言教学不是杂技表演!
作为一个曾经的人类,我深知语言环境的重要性。既然这两个大人教不会,那就由我来!
我的教学计划很简单:
第一步:抢占最佳位置
每天趁小满躺在婴儿床里时,我就跳上去,趴在他耳边。
第二步:标准发音示范
“喵~”(轻柔版)
“喵!”(响亮版)
“喵呜~”(疑问版)
“喵嗷!”(愤怒版)
第三步:互动教学
当小满发出任何声音时,我都会立刻回应:
“咿~”——“喵!”
“啊~”——“喵呜~”
“噗~”——“喵嗷!”(这个不算)
苏妍有天发现我的教学现场,笑得差点把奶瓶打翻:
“天啊,小橘在教小满说猫语!”
程朗还一脸严肃地拍视频:“证据确凿,咱家猫在带坏孩子。”
呵,愚蠢的人类,这叫双语教学!
经过长达三个月的不懈努力(期间苏妍换了三种教学方法,程朗买了五本育儿书),奇迹终于发生了。
那是一个平凡的下午。苏妍照例抱着小满在客厅练习:
“妈~妈~”
“爸~爸~”
“奶~奶~”
小满突然安静下来,圆溜溜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当时我正优雅地走过客厅。
然后,在全家人的注视下,小满张开小嘴,清晰地说出了人生第一个字:
“喵!”
空气凝固了。
苏妍的手僵在半空。
程朗的下巴差点掉到地上。
布丁的狗粮从嘴里漏了出来。
而我,优雅地转过身,冲小满点了点头:“喵~”(不错,发音很标准。)
“他刚才是不是说了‘喵’?!”苏妍声音都变调了。
程朗机械地点头:“而且是对着猫说的……”
两人面面相觑,然后同时看向我。我无辜地眨眨眼,尾巴尖得意地翘了翘。
没错,正是在下的教学成果!
接下来的日子简直笑死猫了。苏妍不死心,继续“妈妈”攻势;程朗变本加厉,甚至开始教“爷爷”“奶奶”。但小满铁了心,见到我就“喵!”,见到布丁就“汪!”,见到人类就……流口水。
最搞笑的是,有天苏妍的妈妈来家里,抱着小满教了半天“外婆”,结果小满盯着她看了半天,响亮地喊:
“喵嗷!”
老太太一脸懵逼:“这孩子说啥?”
我蹲在旁边,深藏功与名。
作为前人类,我对这个现象进行了严肃分析:
发音难度:“喵”比“妈妈”更容易,只需闭口音转开口音
刺激频率:我每天在小满耳边喵的次数远超人类教“爸妈”的次数
情感联结:显然,小满觉得毛茸茸的我比两个秃毛人类更有吸引力
程朗有次偷偷跟苏妍说:“要不咱们也学着喵喵叫?”
我听到后差点从猫爬架上笑掉下来。
自从“喵语事件”后,我在家里的地位直线上升:
小满会爬着追我,嘴里喊着“喵!喵!”
苏妍给我买了顶级罐头,求我“教他说妈妈”
程朗再也不敢说“绝育”两个字
最棒的是,现在只要我对冰箱喵一声,小满就会立刻“喵喵”大叫,直到有人给我开罐头。
这才叫真正的家庭教育成功!
虽然苏妍和程朗还在垂死挣扎,但根据我的观察,小满的下一个词很可能是“罐罐”(因为我经常带他去敲罐头柜)。
至于“爸爸”“妈妈”?等他们学会喵喵叫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