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提案的冲突
第二天一大早,林悦就来到公司,又仔细梳理了一遍昨晚准备的策划思路。小组会议开始,同事们围坐在会议桌旁,依次阐述自己对广告策划案的想法。
轮到林悦发言,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有条不紊地说道:“我认为这次的广告可以从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需求入手,用一系列富有创意的短视频形式呈现,突出产品对年轻人追求自由、实现梦想的陪伴和助力,还能吸引他们互动分享。”她边说边展示自己准备的草图和示例视频,眼神中满是期待。
然而,苏然听完后,微微皱起了眉头,毫不留情地指出:“想法过于理想化,执行难度太大。短视频制作成本高,周期长,以我们目前的预算和时间,根本无法实现预期效果。而且,这样的内容太注重情感表达,反而会削弱产品的核心卖点。”
林悦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她本以为自己的方案足够新颖独特,没想到被苏然批得一无是处。她咬了咬嘴唇,鼓起勇气反驳道:“可是现在的年轻人就喜欢这种情感共鸣式的营销,过于强调产品功能反而会让广告显得生硬。只要合理规划,成本和周期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两人各执一词,争论越来越激烈,会议气氛变得有些紧张。其他同事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主管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他们的争论,脸上没有太多表情。
会议结束后,林悦心情低落地回到座位,觉得自己的努力被苏然完全否定,十分委屈。苏然看着林悦失落的样子,本想过去安慰几句,但又觉得自己说的都是实话,便转身去忙其他工作了。
接下来的几天,林悦和苏然几乎没有交流,各自按照自己的思路完善方案。林悦为了证明自己,每天都加班到很晚,不断优化细节,还向其他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她走访了很多年轻消费者,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喜好,重新调整了视频的拍摄风格和内容框架。
苏然也没有闲着,他对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广告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合作商讨价还价,争取降低成本。他发现林悦虽然想法大胆,但有些细节确实很有创意,不禁对这个新人多了几分关注。
就在提交方案的截止日期前一天,主管把林悦和苏然叫到了办公室,说:“你们俩都是很有潜力的员工,这次的争论不是坏事。我希望你们能放下成见,互相借鉴,整合出一个更完美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