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鸳鸯烽火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6章 徐永昌慰问二赖子 三英雄奔战北定城

行营的最高长官徐永昌主任果然来慰问二赖子。

那天是个好晴天,老院长率领医院管理层和二赖子以及姚梦琪早早在医院门前迎候。上午十时许,三辆桥车在医院门前停下,从第二辆车上下来一位五十来岁的老人。

这就是徐永昌。

徐永昌将军是个宽厚长者,见二赖子和姚梦琪虽然年轻,一个却是少年英才,一个却是巾帼须眉,心中甚是喜爱,遂与之促膝相谈。其间见二赖子谈吐不凡,询问其经历,见二赖子经历与自己有所相仿,却比自己更加离奇。如自己五岁即在粗通文墨的父亲指导下读书认字,二赖子两三岁时也在父亲教习下读书认字,自己七岁即进学堂读书,而二赖子四岁即进了学堂读书,自己13岁从军,二赖子十八岁也从军,而二赖子的经历更是坎坷离奇,幼年即离家出走,还学了一身超强武艺,遂产生了爱才之心,有心提携,便说道:“你们愿不愿意更进一步深造?”

二赖子想也没想就说:“当下正是多事之秋,我们奉师命下山打小鬼子,不想读书。”

徐永昌笑着说:“虽然是读书,但读书与读书有所不同,你们还很年轻,没有现代军事知识和技术,让你们深造,能使你们掌握更多杀小鬼子的本领,你不愿意?”

二赖子道:“如果能够更多更好地杀小鬼子,我们当然愿意。”

“那好。”徐永昌当即修书一封,交给二赖子,说道:“你们拿了这封信去长沙临时军训班找许立凡主任,这是个短训班,是各个军事单位推荐的,你们去了他会安排的。”

二赖子接过信,问:“我们什么时候去?”

“等你身体复原了再去吧。”

二赖子踊跃道:“我已经好了。”

徐永昌看了看老院长,笑道:“只要院长同意,你们就可以去。”

老院长也笑道:“身体倒是没什么问题,但还不能出院。”

“哦,这是为什么?”徐永昌问道。

“他要帮我们把制药厂办起来才可以去。”

“办制药厂?”徐永昌诧道。

“是呀。”接着老院长就将二赖子和姚梦琪两人献药方的事告诉了徐永昌。

徐永昌竖起大拇指,赞道:“你们小小年纪,竟有这种忘我无私的精神,堪为国民楷模。”

徐永昌接见了二赖子和姚梦琪后,又看望了在医院休养的伤病员,还给每人发放了一笔慰问金。

临离开时,副官交给二赖子和姚梦琪一千银元,说是嘉奖他们在涿保会战中的英勇行为。

徐永昌走后,老院长立即招募一些药工筹建了制药厂。

说是制药厂,其实就是一个非常简陋的作坊,非常时期,只能因陋就简。

为防药方泄露,老院长将药方分解成四份,派人分别四处采购,费了老大的劲,方才采购齐全。

药材一到,立即着手熬制膏丸。

那些天,二赖子和姚梦琪天天呆在制药厂,指导药工们熬制膏丸。

指导了三四天,见药工们已基本掌握了熬制要领,二赖子就准备出院,去长沙临训班学习。

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形势骤变。

七月下旬八月上旬,华北地区连降大雨,九河决口,山洪暴发,整个平原一片汪洋,致使日寇沿平汉线进攻武汉的行动无法马上开展。

洪水稍退,香月清司所部由保定出发,沿平汉线南下,猛扑石门。阎锡山即令32军军长商震北出石门,向浮沱河南岸展开,抗击小鬼子。

正当小鬼子准备进攻正定时,也正是二赖子和姚梦琪准备出院的时候。出院前一天,姚梦琪说:“哥,马上要出院了,反正没事,我们不如去街上逛一逛。”

对于姚梦琪的要求,二赖子向来是只要能满足的,一定尽量满足。因此他马上说:“好。”

自从用了二赖子和姚梦琪熬制的膏丸,李瑞祥的伤势也已经好得差不多了,逛街自然也少不了这个兄弟。

三人去找老院长请假,老院长当即就同意了。

二赖子居中,三人并排沿着马路一边浏览街景一边闲谈。

二赖子问李瑞祥:“李大哥,你出院后还回老部队么?”

李瑞祥虽然家世显赫,自己大小是个上尉,可在二赖子和姚梦琪面前,却没有丝毫架子,他跟这两兄妹很投缘,况且二赖子还是他的救命恩人,自己的伤要是没有二赖子和姚梦琪,还会落下残疾,因此,虽然没有结拜,但在他心中,早已视二赖子兄妹为知己。

现在二赖子问及此事,想到这一别,不知何年何月三人才能相见,就不免神色有点黯然。

想了一想,这才回道:“这是肯定的,我若不回去,会被视为逃兵的。”

二赖子道:“哦,只是这一别,我们兄弟不知还能不能相见。”

李瑞祥说:“战乱年月,这个真的很难说。”

停了停又说:“赖子,要不你们学习完了,干脆也来我们部队吧,这样我们兄弟又能在一起。”

二赖子说:“好倒是好,就不知到时能不能如愿。”

李瑞祥想,临时培训,一般是哪来哪去,而二赖子和姚梦琪并不属于哪支部队,说不定要由训练班分配,就说:“这倒也是。”

逛街加说话,时间过得快,转眼到了午饭时期,姚梦琪说:“哥,回去吧,快到吃饭时间了。”

李瑞祥说:“我们就在街上吃吧,我请客,算我给你们践行。”

二赖子也说:“在街上吃也好,不要你请客,我们现在也有钱了,我们请你吧。”

李瑞祥说:“那不行,你们于我有恩,我也不说谢,但让我表达一下心意总可以吧。”

二赖子说:“行,我们兄弟不分彼此。”

说着,三人就进了一家名叫“遗风楼”的饭馆。

遗风楼不大,装饰却很典雅,有点亭台楼阁的意味。饭馆四周的墙壁上挂着李白诗词的牌匾,一面正墙上还有一幅李白醉酒的国画,画中还配以李白《将进酒》的一句名诗: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看得出,经营饭馆的老板应该是一位儒雅之士。

饭馆没有雅座,一色的暗红色的八仙桌、高靠椅。

在饭馆用餐的大多是穿着整洁的人,不是达官,就是财主,穷人是不敢进这样的饭馆的。

三人选了靠窗的一张饭桌坐下,就有跑堂的伙计跑了过来。

伙计竟着古人衣装,看样式,应该是唐朝的。

伙计低眉笑眼道:“三位客官想吃点什么?”

李瑞祥接过菜谱翻了翻,旋即交到姚梦琪手中,说道:“梦琪你点吧。”

姚梦琪翻了翻,见菜都很贵,说道:“我不知道点什么好,哥,还是你点吧。”就交给了二赖子。

二赖子也不客气,知道姚梦琪喜欢吃鱼,首先点了一份烩鳗鱼,又点了一份狮子头,一份卤牛肉,一份水晶肘子,还要了一小坛老白干。

一会菜上来了,李瑞祥给三人的杯子里斟满酒,端起来说道:“我敬你们一杯,祝你们兄妹春风得意,早日学成,多杀小鬼子。”说完,仰起脖子一口干尽。

二赖子也一口干尽,还亮了亮酒杯。

姚梦琪喝酒在雪峰山就已经被两个师父培养出来了。在雪峰山那时,大多喝的是红薯酒,此酒是劣质酒,很是辛辣,姚梦琪开始一喝就咳嗽,后来慢慢就锻炼出来了,一次喝半斤没有一点问题。

但她是淑女,因此,只是浅浅地抿了一口。

三人正在推杯换盏、把酒言欢之际,忽听邻座一位穿中山装的顾客对另外一位穿长衫的顾客说道:“你知道么,小鬼子要打石门了。”

二赖子一听小鬼子要打石门,立刻竖起耳朵听起来。

长衫顾客惊道:“真的,你怎么知道的?”

中山装顾客道:“我表兄在32军供职,是他告诉我的,小鬼子说来就来,宋肯堂将军已经带了补充2团去正定迎敌去了。”

“哎呀,这可怎么得了,我的生意完了!”长衫顾客惊慌道。

“还做什么生意,这年头,保住自己的命就不错了。”

“不做生意,一家老小吃什么?”长衫顾客不满道。

“唉,只怪我们生在多事之秋。”中山装顾客感叹道。

“这可怎么办!”长衫顾客显得有点手足无措。

“我劝你还是关了生意早做打算,小鬼子来了可是无恶不作的。”中山装顾客道。

“那我们还吃什么饭,还是回去吧。”说完,招呼伙计结了账,就急慌慌走了。

剩下中山装顾客也无心吃饭,跟着一起走了。

听了两个顾客的对话,二赖子立刻热血沸腾,心里就盘算开了。他想,自己出来是来打小鬼子的,这时候离开石门很不恰当,等于是当逃兵,还是打完了小鬼子再离开石门不迟。

于是他对李瑞祥说:“刚才那两位的对话你也听到了吧,你有什么打算?”

李瑞祥说:“我有什么打算,还不是回部队去。”

二赖子说:“我准备回去马上出院,去正定打小鬼子,你去不去?”

李瑞祥想,反正自己是在住院,暂时不回去也没什么,就陪他们兄妹去一趟正定也好。

想到这里,就说:“行,我们一起再打一次小鬼子。”

三人也赶紧吃完饭,李瑞祥一结账,这顿饭竟吃了五块银元。

三人回到医院,见医院正闹腾腾的在收捡行装,一问,才知道医院接到命令要向南转移。

三人也收拾好自己的行李。二赖子和姚梦琪本来就没什么东西,一个大包袱二赖子背着,一个小包袱姚梦琪背着,李瑞祥也没什么行李,就只一个挎包。

三人办好了出院手续,来到老院长办公室向老院长辞行,老院长诧道:“你们这是干什么,明后天同我们一起转移不好吗?”

二赖子说:“我们不转移,我们要去正定打小鬼子。”

老院长说:“能行吗?你们又不是32军的,再说打小鬼子以后有的是机会。”

二赖子说:“以后是以后的事,小鬼子没来石门便罢,既然来了,就不能不打。”

老院长见二赖子态度很坚决,也就不再勉强,只是嘱咐道:“你们三位的忠勇令人钦佩,请你们一定要多多保重。”

听说二赖子三人要去正定打小鬼子,护士长和小陈护士等医护人员和伤病员都来送行,就连那位副院长也来了。

那位副院长原本对二赖子没有好印象,但知道二赖子的事迹后肃然起敬,此时拉着二赖子的手说:“你是好样的,是一位少年英雄,我以前对你多有不敬,希望你能原谅,也希望你多多保重。”

二赖子也笑道:“不打不相识,区区小事,不必介怀,我还要感谢你这段时间来对我的关怀和照顾呢!”

众人也纷纷跟他们三人握手,护士长握着二赖子的手说:“你杀小鬼子是好样的,但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我祝你们凯旋归来。”

小陈护士握手时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睛都红了,她是被二赖子他们的壮烈行为感动得要哭了。

最后老院长握着二赖子的手说:“该说的他们都说了,我就一句,你们都要好好的活着回来。”

二赖子说:“一定!”

走远了,二赖子回头,还看见老院长他们在招手。

石门离正定不远,也就一二十里,三人紧赶慢赶,未及中午就到了正定。

正定位于河北西南部,古称安乐垒、常山、真定,曾与北平、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是百岁帝王赵佗、常胜将军赵子龙的故里。

一路走来,姚梦琪指着一处佛寺说:“哥,你发现没有,这里的寺庙很多呃。”

二赖子心里想着早一点赶到补充2团,根本没有注意街景,此时听姚梦琪一说,见不远处就有三处寺庙,虽然心中大感奇怪,但还是说:“也许这里的人信佛的多吧。”

此时正定的民众,虽然有的已经出城南逃,但大部分人故土难离,仍捐钱献物,准备协助补充2团守城。

二赖子三人询问着来到补充2团团部,见是一高门大户,门前蹲着两只高大的石狮子,石狮子前有五个卫兵在站岗,就走向前去。

还未走近门口,就听卫兵大声呵斥:“走开,闲人不得靠近!”

二赖子没有听,还是走近前去,大声说道:“我们是来投军打小鬼子的!”

卫兵中一个上尉见一个也是身穿上尉军服的军官却跟在两个年少老百姓打扮的人身后,又听二赖子说是来投军打小鬼子的,不禁大感奇怪,心想,许多人听说小鬼子来了都盘算着如何逃命,却未见有赶着来投军打小鬼子的,就说:“你们是什么人?”

李瑞祥掏出军官证递给那上尉,说:“我是31师3团的,我们在明顶山打小鬼子负了伤在石门修养,小鬼子现在来打石门,我们特地赶来参加打小鬼子。”

那上尉接过军官证看了看,见确凿无疑,便还给了李瑞祥,说:“你们来打小鬼子是好事,但你们来得不巧,师长、旅长和团长他们正在开军事会议,没时间接见你们。”

二赖子说:“不要紧,我们可以等。”

上尉说:“不好意思,那你们只能在这里等。”

二赖子说:“无妨。”就招呼李瑞祥和姚梦琪在一旁的台阶上坐下来,一边休息一边等候。

姚梦琪说:“哥,我肚子饿了。”

李瑞祥说:“街上的大小铺子都关门了,只怕买不到饭吃。”

二赖子说:“马上就要打仗了,谁还会做生意,还是忍一忍,看等下部队有不有饭吃。”

姚梦琪说:“好吧。”

二赖子等得心急火燎时,宋肯堂正在补充2团团部召开紧急军事会议,部署正定保卫战的作战任务。

这次补充2团的军事会议却是由宋肯堂主持的,除了补充2团团长、副团长外,还有两个旅长。宋肯堂来守正定,虽说只带了补充2团,但他却带来了两个能征善战的旅长。

他是怀着必死的决心来守正定的,宋肯堂是河北晋县人,读书却在正定中学。对于宋肯堂这个军人来说,保卫正定就是保卫家乡,他守土有责,责无旁贷。

会议已经召开了有一段时间,此时他神色冷峻,看着一众军官,一字一顿道:“诸位,据侦察报告,这次小鬼子犯境,一共有三个师团,担任主攻的是小鬼子的精锐部队土肥原贤二的14师团,辖有两个旅团、四个步兵联队,还配属有独立野战重炮兵第8联队、独立山炮兵第1联队、迫击炮兵第5大队、独立气球第1中队、高射炮2队、独立轻装甲车1中队,还有飞机的火力支援,而我们呢,却只有补充2团一个团的兵力,外加六门火炮,十二门迫击炮,补充2团是新成立的一个团,装备差,兵员战斗力低,力量对比十分悬殊,我们怎么办?”

一个旅长站起来大声说:“那又怎么样?我们有满腔热血,我们有血肉之躯,城存我存,城亡我亡,我们决心以死抗争,只要我们活着,就不能让小鬼子前进一步!”

所有军官都齐刷刷地站了起来,大声道:“对,以死抗争,城存我存,城亡我亡,决不让小鬼子前进一步!”

宋肯堂的眼睛湿润了,有如此多的热血男儿甘愿与他甘冒矢石,以死抗争,并肩战斗,他心中甚是欣慰,便抬起双手朝下压了压,说道:“诸位请坐下。”

待大家坐下,他才又说:“虽然形势严峻,对我们十分不利,但我们是军人,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现在就是我们以身报国的时候了,我命令!”

众人又齐刷刷地站了起来,看着宋肯堂,宋肯堂大声道:“1营守新安车站,2营各派一个连守岸下村、牛家庄、小临济,另派侦察连守朱河村,3营随我守在城内设防,各部必须死守!”

众人齐声道:“是!”

宋肯堂身子一挺,神色凝重地向大家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高声道:“我拜托大家了!”

众人也神色凝重,齐刷刷地地向宋肯堂敬了一个军礼,大声道:“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待大家放下手,宋肯堂环视了一眼众军官,道:“大家速去准备吧。”

众军官走出团部,宋肯堂走到军用地图前,审视着。

审视了一会,正准备去城头,就听门外有人喊报告,宋肯堂说:“进来。”

那上尉进来敬了一个军礼,说道:“报告师座,有人说要投军参加打小鬼子。”

宋肯堂心想,这时候要来投军,是什么人呢?就说:“叫他们进来。”

二赖子三人走进团部,李瑞祥刷地敬了一个军礼,大声道:“26集团军31师3团作战参谋李瑞祥前来报到!”

宋肯堂诧异道:“你调来补充2团了?”

李瑞祥说:“不是。”

宋肯堂说:“那你怎么说是来报到?”

李瑞祥说:“我们因伤在石门休养,听说师座在正定守城,特地赶来打小鬼子的。”

宋肯堂又看着二赖子和姚梦琪,疑惑道:“他们也是?”

二赖子笑嘻嘻道:“是的,打小鬼子怎么能少得了我们。”

宋肯堂也笑道:“你们是老百姓,而且还是孩子,就回去吧。”

二赖子脸色一凝:“宋师长,你看不起我们?”

宋肯堂说:“你们有勇气杀小鬼子,我怎么会看不起你们?但你们毕竟还是个孩子,又不是军人,枪炮无眼,我不能看着你们去送死。”

二赖子瘪了瘪嘴:“送死?谁死还不一定呢!告诉你吧,我们杀的小鬼子够得上个把连的了。”

“哦!”宋肯堂惊诧了,这个看起来还是个毛孩子的小子,竟然大言不惭地说他杀了个把连的小鬼子,这是什么情况?

宋肯堂眯着眼睛笑看着二赖子,说道:“我却不信。”

李瑞祥在一边说道:“师座,他虽然小,可也有十八岁了,你千万别小看他,他杀起小鬼子来,就是我这个职业军人也不如他,明顶山一战中,他就杀了十好几个小鬼子,还炸趴了三辆装甲车。”停了停,又指着姚梦琪道:“还有她,今年才十六岁,虽然是个女孩子,可杀起小鬼子来,我们男人都不如,他们两人都是武艺高强的能人。”

“啊!”宋肯堂大吃一惊,没想到世间还有如此奇才,要不是军情危急,他定要好好结识一下这两个孩子。

可惜现在没有时间,他凝神想了一想,就说:“那好吧,你们跟着我去城头,让我看看你们杀小鬼子的本事。”

二赖子说:“你还是不相信我们,这样吧,师座,你看哪里最重要,你就派我们去哪里。”

宋肯堂笑道:“我不是不相信你们,但你们是杀小鬼子的好手,自然要特别爱护,跟着我,多少能关照一下你们。”

二赖子大声道:“我们是来杀小鬼子的,我们不要你关照,你只管派我们去最重要最危险的地方。”

宋肯堂一挥手,一边往外走一边说:“不必说了,你们要是愿意就跟着我走,要是不愿意你们就回去。”

二赖子很不满意,这个师长也太霸道了,根本就是不讲道理嘛!

但没办法,这是人家的地盘,他只好向姚梦琪和李瑞祥使了一个眼色,跟在了宋肯堂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