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科学分析与演绎方法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巨大,是人们以一定的反映客观规律的理论认识为依据,从该认识的已知部分推知事物的未知部分的思维方法。
科学研究首先是假设和演绎,一般先有一个假说,然后按照演绎推导,得出一连串的命题,这就构成了一个理论或理论体系,也就是逻辑构造性的命题系统,当然这个理论或理论体系后续还需要得到检验和验证。
科学分析的关键是要掌握分析性推理(analytical reasoning),其关注重点在于演绎逻辑。演绎推理是必然性推理,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要根据已知的人物、地点、事件和项目中的关系进行演绎与分析,必然性地得出确定的结论。
科学分析的核心在于演绎推理,其根本特征是保真推理,即只要前提正确,结论必定正确的一种推理形式。关于演绎推理,有以下特征。
第一,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第二,演绎推理是从前提已知事实必然得出具体结论的推理,即是用已知的一般原理考察某一特殊的对象,推演出有关这个对象的结论。
第三,它是结论在普遍性上不大于前提的推理。演绎推理之所以是必然性推理,是因为演绎推理的结论不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
第四,它是前提蕴涵结论的推理。一个演绎推理的前提真而结论假是不可能的。
第五,它是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必然联系的推理。任何一个演绎推理都或者有效或者无效:如果前提之真确实能够决定其结论为真,那么,这个推理就是有效的,否则就是无效的。总之,一个演绎推理只要前提真实并且推理形式正确,那么,其结论就必然真实。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以及概念分析、逻辑定义、直言推理、三段论、复合推理、等值推理、混合推理、模态推理、关系推理、分析推理,并附录了科学分析测试,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的特点。
作为“科学逻辑”丛书之一,本书以科学研究中的演绎逻辑为范畴,详细论述演绎推理方法和分析性思维的原理与技法,旨在提升读者的科学分析技能。
著者
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