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章 家法伺候
亥时梆声骤起。
金陵坊内热闹非凡,几名市吏掌着竹编灯笼巡夜,不时传来胡商异域风情的叫卖声。
朱雀桥畔乌篷渐密,酒幡招展。
玉春楼的临水画舫首尾缀满绛纱宫灯,那船娘素手拨开罗帷时,露出舫内胡姬旋舞时上下翻飞的石榴裙裾。
琵琶弦动,多少风情于这一湖水月同长。
舫内,一名手扶金腰带的中年贵人,高呵着“吾乃大匠卿”之类的话语,揽着两名貌美胡姬往二层雅间去了。
精致雅间内,陆桓官帽上蒙着红纱,与胡姬嬉戏在一处,“娇娘……在哪呢?别躲呀!今夜,吾要一汉擒二胡,哈哈。”
两名胡姬娇羞闪躲着,惊叫连连间惹得陆桓欲罢不能,他找准时机,一个虎扑,将一人抱得严严实实。
陆桓一声荡笑,双手开始攀爬。
“嗯?娇娘的腰为何如此粗壮?”
“咦,一马平川?”
陆桓心头攀起一丝狐疑,待他摸在脸上时,霎时惊出一身冷汗,竟是一抹胡须!
“逆子,气煞吾也!”
陆桓一个趔趄,退了两步,不想重心不稳跌坐在舫板上,耳畔响起既威严又熟悉的训斥声。
接着,侧脸一阵抽痛,蒙住的红纱被一股外力掀飞,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羞红老脸,与一节冗长的竹节鞭,不是他爹又能是谁?
“爹,您听孩桓解释……”
啪。
竹节鞭翻飞间击中陆桓面部。
显然,他爹并不想听他解释。
陆桓吃痛哀嚎,一抹血痕于左脸勾勒,于舫板上打了个滚。
眼角余光下,他分明看到立于老爹身后的张御史和面带异笑的岳阳王!
心想,完了。
今夜,要栽在岳阳王手里了……
“你这逆子,若不是张贤弟与岳阳王,老父还被蒙在鼓里。
今夜吾便打死你这个逆子!”
啪啪啪。
又是三鞭落下,雅间内顿起数声惨嚎,不知的,还以为此间在玩什么新奇游戏呢!
“爹,莫打了,孩桓知错了……”
惨嚎中夹杂着求饶声,陆知段颤抖着手,胸脯起伏难定,想着如此这番,够严厉了罢?
于是看向岳阳王。
萧詧心中冷笑,就这种程度,摆给谁看呢?“还未问他做错何事,怎能收手?”
萧詧心中跟明镜似的。
这陆知段可谓是煞费苦心,既想保全他这逆子,又想保全陆家名节。
方才陆家大宅中,陆知段将自己塑造成严父之相,又将育子不严的责任全推给妻子。
又是心忧恩师,又是扬言要开祠堂,现在又是鞭笞训斥,无非是在惺惺作态,做给萧詧与张綰看。
在这江南,士族最看重的无非三样,一为家风,二为名望,三为传承。
可在萧詧看来,却是十分虚伪。
若是尊师,何以恩师来京,他竟后知后觉?
若是陆氏家教严明,怎会教出这种登徒浪子?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说不定背地里,两父子都一个样。
见岳阳王并未满意,陆知段只好挥起鞭子怒斥道:“逆子,可知错在何处?”
说着,手中竹节鞭左右翻飞,于陆桓肩头撕开几抹碎布,触目惊心的血痕于肩头勾勒,疼得他直哆嗦打滚。
“啊——爹,孩桓知错了,万不该沉迷酒色,败坏家风,莫再打了。”
“哎……”张綰于心不忍,微微侧过头去。
萧詧则坐到一把靠背椅上,戏谑了一句:“还有呢?”
话音方落,陆桓后背又挨一鞭,他呻吟着爬到岳阳王脚下,抚靴求道:“王爷,下官也是身不由己,下官再不敢了,求您让我爹罢手吧!”
陆桓算是看清了形式,此时此刻,东宫远在天边,自然顾不得他的死活。
想少遭些罪,全凭身前这位主。
萧詧冷笑,“有人撑腰,不是能耐么?敢抓孤的人,就该有觉悟来承当后果。
咦?陆家主怎么停了?若是不舍,孤可代劳。”
陆知段心头一颤,这节竹节鞭乃先祖所传,专笞不肖子孙,其力道厚沉。就他这细皮嫩肉的逆子,未必能再撑几鞭。
可岳阳王隔阂未消,他又怎敢消停。
陆知段闭上老眼,挥手间又是狠狠一鞭,直抽得血沫横飞,呜呼哀哉。
张綰摇了摇头,始终还是心有不忍,毕竟这陆桓再怎么不是,也是他一眼看大的,“王爷,当下之急,是去澄清冤案,他既已尝苦楚,看在老夫的面上,就饶他这次罢。
明日老夫自会在御前重重参他一本,最好将他贬得远远的,王爷也就眼不见心不烦了。”
张綰说着,躬身行了一礼。
萧詧见目的达到,忙起身扶住,要的就是老御史的面子,“既然张御史都开口求情了,孤也就大度一回,此事作罢。”
陆知段闻言,总算松了一口老气,扔下鞭子上前查看伤势。
张綰拜谢,来到陆知段身后,“令郎如何?还能去廷尉寺澄清否?”
此时,陆桓身上横七竖八的伤痕触目惊心,其中有两道笞在左脸上,血肉已然外翻。
陆知段于心不忍,来到萧詧跟前,抱拳问道:“王爷,可否让逆子先行回宅医治?”
萧詧颔首,“先让令郎写一份澄清供词,将此冤情来龙去脉书好,盖上大匠卿印章,再去医治不迟。”
萧詧借坡下驴,眼看这陆家大郎血流不止,万一命丧此间,恐怕整个吴郡陆氏都会怀恨在心,反而于己无利。
于是,陆知段让人取来笔墨纸砚。
陆桓忍着剧痛,歪歪扭扭写完,呈上。
萧詧接过一看,不悦道:“户部哪个藏令盗换的青砖?一并写上!”
陆桓点点头,颤颤巍巍的在后面又加了一段,除了东宫参与的事实,其余细节均被列出。
随后盖上大印,交给了张綰保管,也方便明天张綰弹劾之用。
萧詧这才挥手,使这对父子离去。
对于陆桓没有扯上东宫一事,萧詧觉得这人还不算蠢,还有得救。
萧詧也不希望与东宫的暗斗转为明争,这样反而对他无益。
而且稍有不慎,还有被扣上诬告东宫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