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这南明忠臣我不当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大明神剑!

海瑞,海南人士,华夏历史著名的清官与谏臣,一封天下第一疏几乎要了心计过人的嘉靖帝半条命。

他于嘉靖二十八年中举,本该过几年后去福建南平任教谕。然而,庚戌浩劫的发生,打乱了他在历史中的进程,得知北方沦陷、君父受难,海瑞心急难耐。

不久前他接到一封书信,写信的人请自己来京师做官,于是他便安排好了老母和妻子,赶来了京城。

虽然正好赶上恩科,但可惜未能考取功名。

得知严世蕃和元国媾和后,海瑞憋着一肚子气,守在宫门口,只可惜身份不足,无法进宫陈言,直到——

一具“尸体”被扔了出来。

听完海瑞的自述,张蕴颇为感慨。

要是当时站在朝堂上怼严世蕃的人是海瑞,以他的水平,至少能把对方喷到亲自下场,当然,下场估计和自己没啥两样。

时至午夜,大雪依旧没有减轻的意思,鹅毛般的雪花将刚踏过的脚印覆盖,看不出走路的痕迹。

傍晚前海瑞买回了些菜,令张蕴惊讶的是,他居然还买了肉!

要知道,历史上海瑞买肉,还是为了老母的寿宴,当时直接震惊全京城啊!

“刚锋兄,这肉不便宜吧?让你破费了。”张蕴面容有些苦涩,咱海大人好歹是个举人,这日子也不好过啊,可见大明目前的财政非常困难。

“哈哈,你可是我们的大英雄,伤也刚好,总不能亏待你啊。”海瑞的笑容淳朴,往灶台中加了几根他路上攒下的木柴,灶中的火势很快旺了起来。

掀开锅盖,汹涌的水汽上升,此时张蕴也帮着忙,把菜摘干洗净。

二人像生活了很久一样,分工协作,颇有默契。

张蕴看着正在捞菜的海瑞,准备好碗筷。

虽然白天发生了很多事,但事已至此,还是先吃饭吧!

很快,带着些许油点儿的“青菜火锅”就做好了,可就在两人要动筷子时,一阵“咚咚咚”的敲门声自大门外响起。

“刚峰兄,你的熟人来了?”张蕴抬头看向大门。

海瑞眼神微眯,缓缓站了起来。

“我在京城没有熟人。”

“俺也一样。”张蕴也警惕道。

二人仔细听着敲门声,虽然有响声,但很明显有压抑的意味,外面那人显然很小心。

“开门吧,应该没事。”张蕴说道。

要是朝堂的锦衣卫,怕是此时大门都被踹倒了。

要是严党派人暗杀自己,对面应该从屋顶下来。

细细品味,海瑞也这样觉得,于是抄起一根木棍,亲自走向院子,准备开门。

隔着窗户,张蕴趴在窗框上,观察着情况。

迎着院中凛冽的风雪,海瑞拿起门闩,眼看门开了,一道黑袍包裹的身影立刻窜了进来,还不等海瑞反应过来,黑袍人反手就把门闩给扣上。

“你是谁?”海瑞看着黑衣人的动作,后退几步,用木棍指着对方沉声问道。

只见黑袍人道出一句:“刚锋兄,‘岳山’来了。”

岳山二字,瞬间消除了海瑞的警惕。

之前说过,海瑞是接到了一封信,才来京师的,而写信者的落款,便是岳山!

既然对方不是坏人,海瑞便将其请进了屋内。

当黑袍人走进来看见张蕴时,明显一愣,原本藏在袖中的纸钱都不好意思拿出来了。

“嗯!你不是死了吗?”

听到这熟悉的问题,张蕴都快绷不住了,只得半哭半笑地回道。

“阎王不要嘛,我就回来了。”

“哦——原来如此,真是谢天谢地。”黑袍人沉默良久,只能把这种近乎奇迹的情况托在天地保佑上。

“说起来,你到底是谁?”张蕴心有疑惑,便问道。

此时黑袍人也不再掩饰,脱去黑袍,映入眼帘的,是一道标志性的长髯。

“鄙人——国子监祭酒,张居正!”

张太岳!

张蕴万万没想到,自己今天能连续碰到两个历史级名臣!还是评分贼高的那种!

海瑞也愣神了,请自己来京城的,居然是国子监祭酒,真是奇妙。

一间小小的陋室,集齐了大明未来首辅、大明未来神剑,还有自己这个大明未来的“忠臣”,真是蓬荜生辉啊!

所谓来者都是客,张蕴和海瑞将张居正请到桌旁。

“不知太岳兄来此,有何贵干?”海瑞开口道。

张居正叹了口气,看向张蕴的眼神带着歉意。

“这第一呢,自然是来看看张小兄弟,如今严党的势头太大,即便是内阁阁老高拱,也难以抵御,你出手弹劾严世藩时,我们那些主战派没能帮上忙,实在抱歉。”

张居正以国子监祭酒之尊,能对自己这个前状元这般客气地解释,颇为难得。

于是张蕴摆手道。

“不用道歉,令戚将军回京的命令既然能发出,就说明大势已定,主战派们早就被压下去了,而且我也没指望他们。”

张蕴没把张居正算在那群式微的“主战派”中,是因为深知历史的他,很清楚张居正是个擅长隐忍的人。

能完成蛟蛇之变的男人,可不能和普通大臣相提。

没想到张蕴会这么说,张居正显然有些惊讶,问出了他心中最大的疑惑。

“那么,为何还要出手弹劾严世蕃呢?当时你已经晋升状元,还和定国公府结了亲,未来官场之路可谓坦途,何必——”

“以卵击石、螳臂当车、自不量力?”张蕴接道。

“不不不,我没这么想。”

“我也没有。”海瑞插上一句。

“嗯,我信,你们二位不会,但其他大臣官员,包括皇帝本人,肯定是这么想的对吧?”张蕴笑着点头,随即庄严道。

“那为何,秦末时,大将章邯还要拼命呢?为何汉末时,刘备诸葛亮等人,还要兴复汉室呢?为何宋末时,陆秀夫要背着小皇帝跳海?那些朝代,当时天命已尽,可他们已经义无反顾,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一切!”张蕴缓缓起身。

“如今,山河四省沦陷,朝内奸臣遍布,朝外将士寒心,早就到了要拼命的时候了!对我张蕴来说,一个状元的名头算不得什么,若是我当时的话,能激起朝中正直之臣的热血,能为我大明乌黑的天空中带来一丝光明,死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