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章 十二言:寻找·点滴
回到最美好的童年,在悄无声息里,我们都在尔虞我诈接受童年的煎熬。
我告诉霖霖诗人不一定都是病人,尽管有的病人可能是诗人。
抄袭就像怀孕,要么说怀了,要么说没怀,不能说只怀了一点点。
莫非你妈长得像我女朋友,你就说你妈不守妇道。
善意的想法如果没有选择正确的表达方式,他就有可能被误解成截然相反的意思。在你自己看来是完全文明的行动在别人看来可能会成为100%的暴力。而如何把握文明与暴力的尺度,最好的方法就是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沉淀下的文化作为参考标准。尽管从本质上来讲,这样的参照是不正确的,但是为了跟上时代的节奏,为了让你的行为与其他大多数的凡夫俗子的行为保持一致,虚情假意,假不正经的证明自己其实心理健康,尽管明知到病态的社会里生活的大多是病态的国民。
当两种对立的思想交锋的时候,就像是两种冷暖不同性质的气团在悄然移动中相遇,相遇之后是要变成知己还是要变成对手,那就得看他们所形成的是冷锋还是暖锋,还是准静止锋。如果说形成的是冷锋,就是说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阴暗邪恶自私自利主动向美好正义发出挑战,形成的结果是阴雨绵绵,冷锋过境,吹乱心情,也吹乱你的回忆,你有多么伤你有多么痛都会没有你明白,只能让你退隐乡间田野,以便自我疗伤。如果说形成的是暖锋,换句话说就是暖气团主动的驾驭于冷气团简单的坚信温暖的东西总会比冰冷的物体受欢迎,于是暖锋过境之后,晴空万里,诸事皆宜,所有的熙熙攘攘逐渐的归于平静。是与非,对与错。所有曾经历经千辛万苦培养的地下恋情,却因为被拿到了阳光下而烟消云散。如果说形成的是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实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那么就是一场正在上演的悲剧,在没有拿到一张用钞票换来的一文不值的白纸之前,他们之间是不会轻易罢休的,可以撕破脸皮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是同归于尽。
这样的故事就像一条条经线和纬线,总是会网成一个空间,给所有的故事一个储存的空间的。
那些感性的微风,会因为气压的变化而跌宕起伏。
那些理智的理想,会因为一次挫折的经历而在与现实擦肩而过的瞬间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于漂浮的尘埃中寻找一次短暂的驻足,那映射出的璀璨的光芒,那绚丽夺目的星云。
小时候就会有理想,那时候的理想比长大后的理想客观现实,不再会像蒙着眼睛瞄把子一样手忙脚乱的心慌意乱。那时候的理想,就是不远千里,寻找远在异地的外公外婆,因为那里有许多廉价的欢乐连同浓厚的亲情,年龄不大的孩子一喝就醉,一开始就会尽说她的美。
现在,尽管时光将我与它拉长了很大的距离,可是我依稀记得最初的留恋。那时没有任何来自大自然的压力,所以也不怕给大自然丢脸,能乐呵就会抓紧时间乐呵,好像小孩子比寿登耄耋的的老人还会懂得时间的宝贵,觉得不及早行乐就来不及了似的。那时的快乐就是和刚来自天堂的天使在尘土漫天飞扬的黄土地上聊错误的天文谈被误解的地理,聊得没有趣味了就坐下来休息,但是没有任何经历的天使总是会像暴虎冯河一样有勇无谋,有善意却没有智慧,总是冲动的想为历经沧桑的观众演绎飞蛾扑火的美丽。不懂事的年纪里总少不了伤感的画面,如同在夕阳西下余光斜射着静谧的山岗时一对情侣缱绻难分一样催人泪下:“明明,你今天可去不了你妈那儿了,要想去啊,你得叫我一声大爷,否则······”“耍无奈,你怎么这样不讲信用啊,我妈今天交代要你带我过去吃中午饭的,要是你不带我去,晚上我妈回家了我非告你不可,然后你就等着你妈给你一层一层的扒皮吧!”“这小子年龄比老子还小,怎么嘴巴却比老子的还硬呢?我今天非得教训他不可:“小子,大哥几天不教训你,你这皮子好像是耍长了!“说完就用鞭条伺候,可是这小子就是一心软弱鞭子还没落身上就大哭起来,这实在让我can’t understand.
“峰子,你给我等着。“
“等着就等着,谁怕谁呀,有种你来咬我这儿。”我指着我的生殖器官丝毫不在乎他是传宗接代的宝贝。我就是在跟他耍流氓的脾气,还嬉皮笑脸自称是小流氓:“我们都是小流氓,无恶不赦的流氓······”我本以为这足以让他找不到法子,是制服他最好的方式,只可惜耳畔传来充满疑惑性的发问:“真的?”“真的!”我知道他没那个胆,于是顺便把裤子拉下来做好了让他咬的准备动作:“你说的?”这小子,明知道天下人都推测你不敢怎么着还那么多废话呢:“那莫非是你说的!”我还气不打一处来。“呀------”只听见一声尖叫,我就发现自己身受重伤,我对不起自己的兄弟还不说,自己就已经疼得呼天喊地惊动了整个王耳乡,差一点还惊动了党委政府,从小就受到政治的牵连。
小时候橄榄树下唱过的歌,尽管都是自己填词谱曲,可是繁忙的岁月再也不能释怀当初的快乐。童年老槐树下的伙伴,再也不像从前欢声笑语,早已被属于每个人的生命线牵着拉往四面八方,也许对曾经都念念不忘,可是时间和空间的阻隔里,谁能摆脱利益的牵连,回到最美好的童年,在悄无声息里,我们都在尔虞我诈里接受童年的煎熬。
我曾经调侃玩世不恭的建司,说人活着就应该有理想,如果你觉得理想对你而言有点不切实际,总得有点梦想来消耗时光。因为梦想是不需要付出太多代价的,只需要在脑海里一闪而过就可以了,以此来支撑得过且过的生活;但理想不一样,理想必须付出自己宝贵的精力,甚至是自己的年少张扬,在这骨感得有点像裸奔的社会里,我们还得付出金钱,所以我常告诉建司别把理想和梦想混为一谈,不要等到老了什么都说不了了的时候才模模糊糊记起先帝的教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大之后就不知不觉的迈入了青春的门槛,这样的成长历程就像一个还没有做好任何准备的队员被拉进了比赛的战场,有些尴尬但还是得逞能,因为青春的战役需要勇气参与而勇气的定义就是明知道自己不可以还让自己硬着头皮上战场。那时候我就在想,这么仓促的青春我刚买完票就被带入了青春的终点站,这不情愿也实在不可思议,假设我们当时都是一群牛,那么青春就跟一瞬间不知道怎么了就被带入了屠宰场一样,他们之间还有什么区别,完全就是一码子事儿。那时候对理想的渺茫,似那雨后的部落升起的茫茫白雾,远观就能获得惬意的审美,近看却发现找不到在云雾中的定位,只得彷徨,或者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那时候就学会了
问明天
我呼唤你很久了,在那最深的山谷里
我找寻你很长了,在那曲折的山路上
可你总是躲得没有踪迹
听路上的行人说
你在那茫茫的云雾中
你在那遥远的山顶上
你在那远方,远方
可又听别人说
你就在这附近
在那最堂皇的地方
在那最阴险的洞口
敢问明天
你在哪里?
那时候跟理想抒干瘪的情愫就像我初中时的政治老师讲课的方法一样,每次来上课都只会把该天该讲的课本内容从头到尾一字不漏的念一遍,唯恐已经是初中生的我们小学时的汉语基础没有打好,并且念得没有一点感情,字与字之间的停顿时间远远超过了句与句之间本应有的停顿时间,就像是演讲比赛时一孩子念作者“舒婷”念得比“我用残损的手掌”还抒情一样。
当时有文采的同学就打比方说,假如这政治老师是个医生,那么每一次病人去看病的时候,他保准是把办公室当成图书室,等对病人完成了简单地望闻问切之后就迅速开足马力准备苦渡题海,一页一页地翻开医科类的书籍,为他人的病痛找一个恰当的归宿,我们都觉得,如果真有这样的医生,那他保准是要轰动全国上下不过一眨眼工夫就会被笑死的,而如今的教育版块里有了这样的老师,我们觉得,是应该被笑出学校的;而那些没有文采的学生也为此打抱不平,他们觉得这政治老师的行为表现出了对我们班语文素养地完全不信任,于是怨声载道,幸好还能坚持熬过一个初一,一个初二,等初三毕业了每个人都还压抑得住那份不满的情绪,没有做出一鸣惊人的事情。
那时就像那人那事,只会用无知的言行换取那刻为理想取得的生存权力。
那时候不懂得什么叫押韵,只听说过什么是平平仄仄,就只学会了抒情,就像一个思澎湃的反复感叹:“万里长城他妈的好长啊!”
理想总是五彩斑斓的,但现实总喜欢为有梦的人偷换着色彩,也许是觉得一个没有过去的人是没有资格去谈自己的将来的。于是在一次次受尽无厘头的伤害之时,用小手老手双手捂住伤口,一样微笑着书写自己的那段故事。
尽管那时我在幻想禁锢的终点站美丽的情景,可是,其实我对自己的世界是否还能春暖花开,满满的都是疑惑。因为伤害我的心穿着蛊惑人心的衣裳在人群中花枝招展,引人注目,以此让众人忽略他的台词里装的都是呛人的毒药,可是我依旧向往一个快乐的生活,我要挥动自己的钢笔写下以梦为马的故事:
以梦为马
单薄风衣飘散在
凛冽的寒风院
我心发凉
却忘不了睁一睁眼
凝视没有一朵白云的蓝天
心海一时涌现
这梦里虚无缥缈却又温暖人心的梦想
如此美满
以至于晃觉这是难圆的谎言
注定是骗取一时的意乱心慌
我于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行中不忘放映梦的影幻
斜视夜空下
那闪闪的星光
哭诉着拭擦
双眸里残留的泪光
用少年的笔调坚定的写下
心里那美满而又可以企及的梦想
我把蓝色作为旅程的远方
我把分红当成旅程的记忆
我把白色作为爱马的容颜
在青春与梦想交织的霎那
耳畔回响的
不仅是我对你所有的爱
也残留着你对我所有的祝福
如同粉红那般浪漫人心
如同白光那样简单自在
如同蓝色让人心缠绵
穿过落叶霏霏的古桥
拾起一段被岁月剪断的时光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于窗旁月光海
拼拼凑凑凑齐一句旅程的哀伤
在晕黄的灯光下
在闪着光芒的泪水里
为雨里褪色心里疲惫的梦画
画上远飞的翅膀
吟一句哀伤叙一段缠绵,最能模糊掉一曲伤痛。
那些所谓理想总是在迷茫的青春里起起伏伏,谁也不知道船的航行能否会受到海风的左右。
在理想的道路上,总是想让所有的伤痛化为创作的源泉。但当所有故事的编造者都失去良心的时候,悲伤就会逆流成河。霖霖就曾说我写下的很多是都是骂人的,我告诉她不是,我的话是来骂事的,事情的事不是世界的世,她听懂后就立即回复:“对事不对人。”那时我觉得她最懂我心,后来才发现那是我自作多情一作就是几年。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我的情总是会远远的驾奴于形式,把那些癞蛤蟆和白天鹅演出来的故事借文字用诗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尽管那几个整天在酒吧里混来混取的朋友说诗人清贫但我们要富裕,诗人忧郁但我们要逍遥,我就会趁酒兴教训建司他们几个小子说,在我看来诗人可以是百万富翁,也可以是贫困潦倒的乞丐,我们只是用自己心里特有的角度去观察生活的细节,以诗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我告诉霖霖诗人不一定都是病人,尽管有的病人可能是诗人。
生活中的很多人缺少表达的能力,总是让情感与表达之间发生不可调节的冲突,与其这样,还不如用春风秋叶过眼烟云之类的传递自己的想法,还能欣赏彼岸花开,修剪繁枝落叶,从此一笑不振
“有啊,像你这样的色狼我可以教你一招,免得在外败坏我名声,XX别人的人总会记得硬着头皮塞点钱给那女人,哪怕就是一块钱你也要加把二三地塞给他,这样一来的话,那被你XX的就没有胆诬告你,明知道他是觉得XX出名快,风尘女子想出来露露风头,借此打打免费广告,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你却会拿她没有办法,一旦给了钱,那你就可以在法庭上反告她当婊子,要是她不想出风头,只想赚点贱钱,要想敲诈勒索你的时候,你也可以借此警告警告她,她就不敢再跟你怎么样了,只会觉得遇到对手了。”
“哇,霖霖,你一个女的怎么懂得男的那么多事儿啊,是不是·····”
“别说了,我怎么会亲身经历呢,我这是见多识广,没见我在官场上混得游刃有余吗?”
“在下是甘拜下风,不过老师教过我要德才兼备,德字在先······”
“废话,人这角度有时候是不同的,没见那些警察穿着制服的时候见到点什么违规乱纪的屁事儿都要狗拿耗子,没穿制服的时候还违背良心的凑热闹撮合别人打架闹事呢!”
“哦,我懂了。“
“懂了啊?“
“有人说有的人犯错是因为不明白,而有的人犯错是因为太明白,我终于搞懂了许多监狱里呆着的犯人有的是不明白,一味遭受欲望的操纵而失去了最初的理智,而那些地沟油三聚氰胺事件的缔造者是太明白而想瞒天过海······“
“近猪者赤,近我者黑。”我们共同篡改的。
“黑吃黑!“
“得了呗,你。“转眼就已经到了门口,一进房间,我让霖霖脱下我的外套,独自走进房间:
紫陌红尘
陌上花开
艳如莲花的开绽
絮柳纷扬
拂尽前世的忧伤
律动的琴弦荡漾
尘封的记忆
漫天飞扬的曲谱
诉尽望穿春水后的哀怨
滚滚红尘里
谁还能驻足
一赏
陌上花开
游尽了灯红酒绿的雾霭
什么颜色都唤不醒
眼里蓄满的眼泪
什么光芒都唤不醒
心海沉睡的时光
误入一片花的殿堂
采撷一缕清香
哪怕那香
残留着过客蓝色的泪光
哪怕那香
化身于绽放的季节
紫色云烟
笼罩缠绵誓言
如南飞落雁
似年少轻狂
又似弹落落花
约定的远航
紧此一声
一路顺风
一度渲染
情的苍白无力
紫陌红尘
摇曳于悠扬的舞池
游离的眼神
看不透
这醉人的浮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就像狗改不了吃屎的习惯。
习惯了思念,习惯了暗恋后再分开。
虽然和霖霖在一起,可是我的脑海里时常闪现着一个模糊的背影,是她让我学会了如何去爱,是她教会了我一点点坚强,也是她,让我学会了抒情,以诗歌的形式发泄自己腐朽的嗜好。
记得离开前,还是改不了痴情的习惯。
你若还在
一杯茶
是你我的距离
可近可远
可回可味
你的矫情
你的幻想
致使离开前
没有道别的勇气
不是绝情
更不是不爱你
只恨没能留下一句请等我
热情空落一段
好时辰
也许在数年之后
我已忘记你的容颜
可是你若还在
我会嗅寻
属于你的花香
有一次考试,我就把这首诗歌填了上去,以此表示我对林林的暗恋之情,后来那语文老师竟然先给我打了30分之后再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是不是抄来的,在她看来我的写作水平也不过如此,语文素养更是值得怀疑,说真的我当时就气不打一处来!
“写是写得好,就是害怕是抄来的你,也许你听说过台湾有一个作家李敖,他对抄袭的定义是,抄袭就像怀孕,要么说怀了,要么说没怀,不能说只怀了一点点。”
“懈老师,你他妈活了几十年在哪里见过我这篇文章啊,你以前在全班征集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文章的时候,我就写了一篇科幻文,当时你就说我写得很像《阿凡达》,拜托在那之前我只知道有部电影的名字就叫《阿凡达》,还没有见过《阿凡达》是长什么样子的,照你这样一说,我干脆不用在这儿读书了,直接去好莱坞当明星当导演去算了,你还她妈给我批了一句‘科幻作品,用来参赛不’,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想,那你也不用当老师了,干脆直接去申请当全国新概念大赛的评委得了。还有懈老,别用那李敖的话来给我装博识深沉。我告诉你莫非你妈长得像我女朋友,你就说你妈不守妇道,七老八十的还有外遇吗。”那女的我忍了她很久了,次次表现得不尽如意,我只得像火山喷发一样发泄自己储存已久的不满情绪。办公室里的老师都只得用一种很看到的眼神望着我,那懈老更是被我冷水泼得试图给我泼开水,但是她再怎么泼,那盆子就是没水,她能怎么着。
接着我就径直离开了办公室就去教室抱着书走人。
后来我把这事告诉了我一铁杆哥们儿,他说我不但有那个实力而且表演得也很好,因为当时我从A校走出去之后就直接进了B校校长的办公室,分把钟就把解决给解决了,顺理成章地把我分进了高一三班,可能是因为觉得像我这样的文艺青年都是“一般一般世界第三”的。
当时B校那一语文老师又让我们学着去写一写诗,我只得不客气的小秀了一把: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山路是曲折的
一个人的山路是痛苦的
没有一缕炊烟
没有一个身影
一个人的所有恐惧与孤寂
只能寄托在下一个不存在的村庄
所有的苦一个人受
所有的事一个人扛
姗姗来迟的问候看见
如花的容颜
憔悴似焉谢的玫瑰
我悄悄地走近,走近
直到你用纤细的手
轻轻地把我搂进怀里
用明媚的眼光示意我
与死神擦肩而过后的恐惧
我却只能哭着
用36度的体温温暖你受伤的心灵
有些爱无能为力
是爱氤氲出康复的你
是爱氤氲了秋天湖畔的约定
你柔美的身影倒影于
澄澈的湖畔
一道年轻的光芒邂逅于
惬意的微笑
你满怀希望走来
走进我满心的期待里
却在擦肩的霎那
你朝我来时的方向走去
我朝你来时的方向拾起记忆
我们的路原来
只能一个人走
——读《目送》有感
后来那语文老师夸我说我有很厚的文学功底,一下子就弥补了我在A校留下的忧伤,又开始了自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