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系与东北铁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金冲及

东北铁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占有十分引人注目的地位。许多重大事件,特别是中国近代对外关系中不少问题同它直接有关。

可以回顾一下,从19世纪末起,它便成为日、俄(苏)、英、美竭力争夺的重要焦点。以后,日本军国主义者更把中国东北看作它的“生命线”,以南满铁路(简称满铁)作为侵略东北的重要基地。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关东军”原来便是驻扎在南满铁路和旅大租借地的。他们还掌握着从沈阳通向中朝边境西侧的安奉铁路,控制着吉长等多条铁路,威胁要修建从吉林通向中朝边境东侧的吉会铁路,为夺占整个中国东北地区做准备。局势一天比一天险恶,这是大家都熟悉的事实。

当时,东北地方当局(也就是奉系)考虑到挽回利权和发展东北社会经济这两个因素,在对日本做了不少让步的同时,先后自主兴建以沈阳为中心的东西两条干线,这是积极的尝试。日本军国主义者不满他们提出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炸死了张作霖。年轻的张学良有着强烈的爱国心和较多的新知识,在力图实现东北铁路自主化方面跨出更大的步子,着手兴建葫芦岛海港,策划推进东北路港一体化。这个计划由于九一八事变而被迫中断。

奉系的张氏父子和先后主持东北交通工作的王永江、常荫槐特别是高纪毅,在当时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对自主经营东北铁路还是做出不少成绩。1918~1931年,由东北当局投资或官商合办、民办的自主修建铁路近1600公里,居全国之首。是则是,非则非。奉系在这方面做出的贡献,是值得肯定而不应忘却的。

但是,在很长时间内,人们对这些情况了解很少,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很薄弱。这大概有几个原因,第一,东北铁路兴修和控制的主导权终究还掌握在外国侵略者手中,东北自主经营铁路的规模和作用毕竟有限。但即便有限,在当时的条件下已属不易,何况从全国范围来说,它的规模还很不小。第二,有关东北铁路的中日文资料,保存下来的为数惊人,包括满铁档案、东北多地档案馆所藏资料、中外报刊、个人信札和回忆录等。这些原始资料浩如烟海,每每使人望洋兴叹,或者望而却步,不敢轻易下决心全力投入。但谁都知道,资料如此丰富,而且十分重要,正说明它是令人羡慕的“富矿”,只待有心人分工合作,一定可以取得前人没有达到的丰硕成果。第三,当时的地方当局,包括张氏父子所属的奉系在内,本是旧中国北洋军阀的组成部分,谈到他们做过的对国家民族有益的事,不免存在顾忌。其实,对真心的唯物主义者来说,一切都应该根据事实来做判断,对复杂的事物做具体分析,不能一说好就一切都好,没有半点不好,说不好就一切都不好,没有一件是好的。这是实事求是应有的态度。

前面讲到对东北铁路的研究过去有不够的地方,应该说,现在的情况已经有很大改变,尤其是东北学者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成果。

本书的作者易丙兰曾长期在东北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北京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时,又选择“奉系与东北铁路”这个相当重要而现有研究还不足的题目,以别人看来有点“费劲”的功夫,在好几年时间里全力以赴地投入这项研究工作。她大量阅读卷帙浩繁、不少还相当枯燥散落的中日文原始资料,经过细心综合梳理,化为条理分明、令人一目了然的系统论述。对一些相当复杂的问题,又经过反复思考,力求做到持论公允。特别是对奉系在艰难处境下为推行东北铁路自主化所做的努力,用事实说话,既不拔高,也不含糊其辞。此中经历的甘苦,读者可以想见。虽不能说全书百无一失,但对奉系与东北铁路这事涉全局而以往研究不足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清楚的论述,并且有所创见,是值得关心这个问题的读者一读的。

2018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