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贵州文化自信主要内涵及其表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11]文化自信这个命题正式提出是在2014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些论断表明:文化自信举足轻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的文化是一个文化系统,其内涵包括: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们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种文化。
落实到贵州文化自信这个议题上,首先贵州文化自信离不开中国文化自信这个大框架,同时贵州文化自信又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贵州有着自身的省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贵州文化是一种地域性文化,它是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混杂的文化,其文化的主体是汉文化。[12]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在贵州这片多情而又深沉的土地上居住着4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数占全省人口总数的37.85%。[13]“多元性”和“共存性”是贵州文化的特点。同时决定贵州文化特点的诸因素还包括自然环境和“土流并治”“改土归流”政策等。就自然环境而言,贵州地形复杂,为高原、山地省份,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贵州文化是一种山地文化。同时谪官王阳明留下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王阳明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期间铸就了辉煌的红色文化——以遵义会议精神为主体的长征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贵州又率先提出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文化,为乡村战略工程提供了经验。因此,贵州文化自信的内涵主要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阳明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中的“长征文化”、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文化以及优秀少数民族文化。
贵州文化自信首先表现为一种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它的意义和所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及其发展的方向。”[14]文化自觉既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又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即文化自信是建立在高度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反过来,文化自信又会促进、表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贵州文化自信充分体现在对贵州大地上孕育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阳明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中的“长征文化”、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文化以及优秀少数民族文化这四种文化的高度认可和自觉。这种文化自觉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贵州人民对阳明文化、长征文化、“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文化和优秀少数民族文化的体认传承和创造性转化;二是传承发扬文化中的精华,摒弃其糟粕,让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成为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能。
贵州文化自信其次会表现为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认同和信心。贵州曾是贫困、落后的代名词,贵州人民一度对自身缺乏信心。近些年来,贵州经济社会取得飞跃性发展,正如谌贻琴省长在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做政府工作报告讲到的:“今天的贵州不再垫底,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贵州正在撕下贫困的标签,贴上亮丽的名片。”2017年贵州五项指标增速全国第一,贵州正在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中崛起。贵州文化自信具体体现为对贵州发展模式、贵州发展道路的认同和充满信心。贵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创造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文化,坚定了贵州实践出的乡村振兴模式,坚定了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了贵州发展走新路,即“拼搏创新、后发赶超”。贵州大地上孕育出的阳明文化之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心即理等思想构成了贵州人文精神的内核,王阳明的一生就是立志的一生,阳明文化坚定了贵州发展要立志,即要“奋进、拼搏、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贵州优秀少数民族文化的基因坚定了贵州发展要团结,即“团结奋进”的新时代贵州精神;中国革命文化中的“长征文化”涉及的吃苦耐劳精神坚定了贵州发展要脚踏实地、辛勤付出,即“苦干实干”的新时代贵州精神。综览贵州的四种主要文化,这种文化自信既是新时代贵州精神的基础,也会加强人民对新时代贵州精神的认可,进而推动新时代贵州精神在贵州大地开花结果。“新时代贵州精神是贵州各族干部群众不畏艰险、奋力攀高、赶超跨越的真实写照。‘团结奋进’,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进一步激发贵州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奋斗激情,把干事创业热情落实在推动贵州改革发展的行动上。‘拼搏创新’,就要攻坚克难、敢为人先,推陈出新、敢闯新路;就要创新思路、凝聚力量、突出特色、增创优势;就是要推动贵州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当前,贵州正处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期、后发赶超的战略机遇期,唯有发扬新时代贵州精神,才能实现‘后发赶超’,实现跨越式发展。”[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