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章 祖父悖论与蝴蝶效应
赵溪冷转过身,笑容满面,十分认可道:“我觉得、你说的对。”
在“得”与“你”之间,她停顿了好一会儿。
看起来,自己的猜测似乎是对的。但她的回答有点儿暧昧,还不确定,再问问看。张晴朗想着,皱了皱眉:
“殿下,我觉得易教消息应该不会有错,京墨女侠手中定有震石,只是不知何故,出了差错,她不晓得源石被放在了何处……你怎么看?”
赵溪冷眨眨眼:“我不确定。不过,也很有可能。毕竟,你……”
她的声音再一次消失不见,只有樱唇翕动。
张晴朗笑嘻了:
谁说我的金手指有问题的!
我的金手指分明很正常!
“殿下可听说过祖父悖论?”他试探性问道。
“……”赵溪冷先做了个WINK,旋即一本正经讲述起来。自然,她的话语仍旧听不到。
张晴朗做了个暂停手势:“我大概明白殿下为何要抹去我那十天的记忆了,那的确是自然而然之事。”
前世,张晴朗看过不少穿越时间的电影,譬如《回到未来》《蝴蝶效应》《前目的地》《信条》《十二猴子》等等,不胜枚举。
因而,他对祖父悖论还算了解。
所谓外祖父悖论,指的是某人甲回到母亲出生前,枪杀了自己的外祖父。
于是,悖论产生:
外祖父死了,甲的母亲便不会出生,母亲没出生,甲自然不会存在;而甲不存在了,外祖父就不会死;而外祖父没死,甲的母亲便会出生,母亲出生,甲也会存在,那么甲就会回去枪杀外祖父,外祖父就死了……
有关于此的解法,大体分为两派,其一为多重宇宙说,其二则是诺维科夫自洽原则。
平行宇宙自不必多说,甲穿越回去,杀死了外祖父,便是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就是说,若甲杀死外祖父后,穿越回原本的世界,会发现原世界的外祖父并未在年轻时被他杀死。
至于诺维科夫自洽原则,可以简单理解为时间穿越无法违背因果,亦即命定论,比如说,甲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杀不死外祖父,或是甲发现自己杀死外祖父的想法最终却拯救了外祖父……
张晴朗对此并不在乎。
更何况,他觉得,赵溪冷是彻底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
他之所以这么想,当然源自赵溪冷的暗示:
在她的讲解中,“残魂”在十二天前才夺舍她,而短短十二天,“残魂”显然不足以在萧瓒身边安插暗庄……换句话来说,控制、弑杀相和帝萧瓒是她早已确定的目标。
杀死自己的兄长,作为皇室而言,并非难以接受,但足以使人对她抱有警惕。
不过,张晴朗对此也不在乎。
他是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不必说这些皇室争斗,哪怕是穿越时间中蕴藏的暗示:宿命论也好,量子力学也罢,他也不是很关注。
对他而言,唯一关键的,只有自己该如何选择,才能在这复杂情况中最轻易地获得最大利益。
根据赵溪冷的态度,他推测事情可能是这样的:
在穿越以前,金手指便认识他。那个他——也许是未来的他,也许是平行世界的他——认为她并非穿越至平行宇宙,而是回到真真切切的过去,因而为她科普了祖父悖论,嘱托她千万不可破坏过去发生的一切……
然而,出乎未来自己的意料的是,赵溪冷穿越来的第二天,事情便起了变化。或者说,事情没有按照本该发生的方向发展!
结合赵溪冷的反应,合理推测,变化该是自己被嫁祸为弑杀相和帝萧瓒的凶手!
因而,她起初抹除了自己的记忆,听闻萧瓒身死后,却又表现得很惊讶,甚至告诉自己,不能潜伏易教……
这应该可以算作穿越导致的蝴蝶效应!
不过,尽管存在蝴蝶效应,大多数人的性格、某些机密信息,在短时间内,总归会保持原貌!
换而言之,他可以借此作为决策的参考!
思索片刻,张晴朗再度问道:
“既然如此,殿下,我认为眼下还是潜伏易教最合适……毕竟,易教也在寻找源石,他们势力庞大,比我独自寻找更有接近源石的可能,您以为呢?”
“如我之前所言,我不建议你如此行事。”赵溪冷冷下脸,说道。“这十分危险。”
“哦?看起来,通过朝廷的麟德卫,殿下对易教,似乎是有所了解?”
赵溪冷思索片刻,道:
“我只能说,易教除了天下第三的教主秦留仙以外,一品高手至少有四、五名。至于其他隐秘,我就无法言明了。不过嘛,我可以断言,你若想潜伏其中,想获得源石,几乎不可能。”
张晴朗沉默良久:“殿下可听说过蝴蝶效应?”
“愿闻其详。”
“巴蜀之地的蝴蝶扇一次翅膀,可能便会在京师引起一场风暴,这便是蝴蝶效应。”他说道,“这话究竟是何意思呢?我想,以殿下的聪慧,恐怕很容易便会理解。”
不出张晴朗所料,赵溪冷皱眉思忖片刻,似乎果然理解了,只见她点点头,道:
“确如你猜测一般。事情与我……猜测的进展间,的确出了些偏差。”
“既如此,殿下就该抛弃曾经的‘猜测’啦。从实际出发,不好吗?”
赵溪冷点点头:“你打算怎么做?”
“原本,我的目标是将黑锅甩到易教头上,同时摆脱自己的嫌疑。
“现在看来,这主意并不好。
“我应该做的,是将黑锅甩到易教头上的同时,加深自身弑杀皇帝的嫌疑!
“只有如此,才能一直潜伏在易教中,寻得源石!”
赵溪冷抿了抿嘴,没有说话。
……
与此同时,六百里开外,应天城皇宫,某处偏殿内,灯火通明。
角落里,宁国公主坐在椅上,闭着眼眸,仿若没听到礼部尚书王汝霖的话语。
“殿下?”一身蟒袍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殷经躬身提醒道。
“嗯。”她捏起拳头,道:
“王尚书所说乃老成谋国之言。只是,依我看,为尊者讳虽是重要,却并不是最要紧的。若派人悄悄接回皇兄与皇侄的灵柩,朝廷又该用什么名义对付那谋逆的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