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9章 不破不立!(求追读)
孔志约将李泰。
请入孔颖达所在的寝殿。
孔老头躺在榻上,头上顶了一块白色的布帕。
这时人重病按习俗。
头上顶着赤色布帕。
就说明得的病,疑是邪祟入体。
赤色的布帕就象征着朱砂辟邪。
若顶着白帕就是模仿丧葬。
希望能欺骗病魔,躲过这劫。
这两种躲病的办法,都是上古时期巫传下来的。
“我是魏王李泰,孔祭酒身子可好多了?”
听到李泰主动询问,孔颖达这才假装刚醒过来。
口齿不清道:“托...殿下...鸿福,还死...不了。”
“孔祭酒这话,明显还是在生泰的气嘛。”
李泰说完,抖了抖衣袖,整理了下衣领。
随后又正了正幞头。
眉宇沉肃对着孔颖达深深鞠了一礼。
“孔祭酒年过六旬还奋战在朝堂上,为了大唐与天下万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为百官楷模。
泰那日就不应该得理不饶人,对孔祭酒咄咄相逼。
就算孔祭酒所言的天圆地方,有些偏颇,但经言的含义与出发点都是好的。
让帝王勤政爱民,让臣民安分守己,说到底儒学的既得利者,还是我李唐宗室。
谁都能因此批判孔祭酒,唯我李唐宗室之人不可,还请孔祭酒宽恕泰那日的鲁莽。”
李泰虽然只是对他的行为认错。
并非是对不敬先圣。
不尊儒家经学请罪。
这点让孔颖达不太满意。
但总的来说,作为亲王李泰能亲自上门,并且态度端正。
说的话孔颖达觉得也算中听。
还算是给他,给儒家留了脸面。
孔颖达心中火气已然消了大半。
摆摆手示意李泰起身。
“魏王你自小...也是由...老夫教导...到大,能有如今的...建树与学识,若我...孔颖达只作为...你的老师...而言,当为你...高兴。
可作为儒士...作为孔子...第三十一代...孙,我孔颖达...怕是...已经成为...儒家的千古...罪人了,死后...无颜面对...孔家列祖...列宗啊......”
说到这孔颖达是老泪众横,声音哽咽,再也说不出一个字来。
孔颖达这次差点中风,并不全是被李泰气的。
教化万民用了上千年的儒家经学,竟然有这么大的纰漏,还不自知。
孔颖达学习并坚守了几十年的信仰。
被李泰两个小实验就给干崩塌了。
这才是差点要了他老命的原因。
且一旦儒家的经学有了能被攻破的点,就无法再使人信服。
很快就会被儒家压制了千年的各种杂学,群起而攻之。
除非李世民力挺,就算儒学这次挺了过去,想必以后再也没有往日的荣光和地位。
这两日孔颖达病得起不来榻,主要就是因这心病导致的。
李泰起身坐到孔颖达身边。
“泰其实今日除了来看望孔师,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
“殿下...请讲吧。”
“泰与孔师虽无意间,将儒家经学撞出了裂纹。
又可知这未尝不是件好事?
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万物更替是历史的必然走向,就像一个王朝再强大,也总有衰退的那天。
一旦落后和衰退,就会被新出现的强盛王朝所替代。
不破除旧的思想与文化,新的思想与文化又如何才能将其取代?
黄河里阻碍河道的淤泥不清除出去,水流又如何能顺畅通过?
人若走错了路,就应该停下来休整观望,直到找到正确的方向,再继续向前!
而不是固执己见,墨守陈规。
正所谓破釜沉舟,不进则退!”
李泰说这话时,眼中的自信,眸光的璀璨,使得孔颖达浑身一颤。
随即孔颖达枯瘦的手指,狠狠的扣在了李泰的手背上。
力度之大,指甲深深的陷入李泰的肉里。
“魏王的意思...莫不是...莫不是要...”
李泰并未表达出不满,伸出左手重重的将孔颖达,抠着他右手背的手按住。
“不是本王要,是本王要与孔师你一同。”
“荒...谬...我孔颖达...绝对...不可能...不可能...做这等…数典忘祖...之事,自汉武帝起...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全天下...学士...都是儒生...魏王凭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说完这些,孔颖达气喘吁吁,看李泰如同看恶鬼一般。
李泰松开了孔颖达的手起身。
气势一改常态。
身上再无平时的温和与儒雅。
恍惚间,孔颖达在李泰的身上,看到了当年李世民的身影。
李泰眼中闪耀着异样的眸光。
“呵!本王有何不敢?
本王只知道,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
破釜沉舟,卧薪尝胆,百二秦关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
别人能做到的事,我李泰自然也做得到!”
“疯了...疯了...你简直就是个疯子...太可怕了,快来人...来人啊!”
孔颖达颤抖着手,想叫守在外面的孔志约孔志亮进来,将李泰驱走。
李泰也不恼,走回榻前,凑在孔颖达耳边。
“以你我二人现在处境,我退一步身后便是万丈深渊,你挑开儒家的遮羞布是儒家的千古罪人,晚节不保。
可若前进一步,还犹未可知!
孔师你猜的没错,我李泰就是要成立一个新的学说。
是一个吸取百家之所长,剔除百家之糟糠,辅以科学育人的新学说。
如今儒学大多数经言教化,本王还是认可的,所以本王欲扶持孔师,成为新一派学说的开创人!
就如孔子当年那般开宗立派!
本王即便成立新的学说,也不会抹杀儒家的存在与经学,孔师不必担忧被世人诟病数典忘祖。
孔子他老人家自白手起家,究极一生三千学徒,名扬天下,照耀古今,永垂不朽!
那孔师你呢,你儒家经学已是当世之最,身为国子监祭酒,且不说本王,这满朝官员若真论起来,又有几人没经过孔师教导?
即便如此,对于儒士来说,孔师你此生在儒家的地位,就已经走到尽头了!
本王是亲王,若真有那日,本王欲让天下万民都读书,认字识理,那时天下万民可就都是孔师你的弟子!
到时候你我共同将新的学说,发展成我大唐唯一的治国方针!
那时学子们进学堂的第一天,拜的便是孔师你的画像!
自此帝王拜圣庙,拜的就是孔师你的圣庙!
自孔师你起,万世大儒就以入你的圣庙为荣!
说到底这新的学说不还是姓孔吗?
难道孔师你就不想有朝一日,能与你的祖宗孔子他老人家并驾齐驱,重现先祖荣光吗!
回答我,孔师孔圣人!”
李泰语气铿锵有力,说的孔颖达内心热血沸腾。
孔颖达脸色涨红,嘴唇颤个不停。
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你...你叫我什么?”
李泰用一种没错就是这样,你没有听错的表情,看着孔颖达。
一字一句道:“孔圣人!”